刘玉洁临证心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
读经典 勤临床 跟名师
刘玉洁临证心悟
主 编 刘玉洁 张 军 王清贤
副 主 编 闫 昕 段红莉 赵 卫
编写人员 孙辰莹 邵 银 曹 洋
孟 洁 冀照俊 梁军霞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刘玉洁临证心悟/刘玉洁,张军,王清贤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6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
ISBN 978-7-5132-3076-6
Ⅰ.①刘… Ⅱ.①刘… ②张… ③王…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0618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9 字数 226千字
2016年6月第1版 2016年6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076-6
*
定价 30.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gzyycbs.tmall.com
目 录
序
前 言
上篇 读经典
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感
读《素问·异法方宜论》有感
读《素问·咳论》有感
读《素问·举痛论》有感
读《素问·疏五过论》有感
读《灵枢·邪客》有感
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有感
肾气丸临证心得
旋覆花汤临证心得
小青龙加石膏汤临证心得
泽泻汤临证心得
桂枝汤临证心得
五苓散临证心得
小陷胸汤临证心得
小柴胡汤临证心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心得
建中汤系列方临证心得
猪苓汤临证心得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心得
孙思邈定志小丸临证心得
孙思邈定心汤临证心得
严用和论惊悸
严用和论“补脾不如补肾”在久泻中的应用
刘完素论治热病
刘完素论芍药汤
刘完素论心痛
刘完素论中风
李东垣论甘温除热
李东垣论九窍之病从脾论治
李东垣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李东垣论升阳益气祛暑
李东垣升阳益气祛风治面瘫
李东垣用药宜禁论
李东垣论咳嗽证
李东垣论甘草
李东垣论生姜及干姜
张子和论吐法治眩晕
张子和论药邪
朱丹溪论痛风
朱丹溪祛湿方药的配伍应用
朱丹溪论六郁
朱丹溪论气病
朱丹溪论调摄痿证
朱丹溪论治痰证
朱丹溪论惊悸怔忡
张景岳论中风病
张景岳论脾胃
张景岳论怔忡惊恐
张景岳论喘证
张景岳论泄泻
张景岳论治头痛
喻昌大气论
叶天士论胸痹
叶天士论虚劳
叶天士论中风
吴鞠通论三仁汤
王清任论通窍活血汤
张锡纯治心病方
张锡纯升陷汤
张锡纯论赭石
张锡纯论固冲汤
经典指导临床治疗心悸体会
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中篇 勤临床
胸痹心痛辨治经验
心悸辨治经验
心衰病辨治经验
眩晕辨治经验
不寐辨治经验
痞满胃痛辨治经验
泄泻辨治经验
经断前后诸症辨治经验
郁证辨治经验
下篇 跟名师
恩师促我展岐黄——记王国三教授治学从医之道
王国三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王国三教授遣方用药经验与体会
王国三教授验案举隅
郝万山教授经方验案
出版前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简称“国家优才”项目)是我国最高层次的中医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以“读经典、勤临床、跟名师”为模式,以“基础层级高、研修要求高、验收标准高”为特点,旨在培养继承创新的中医临床领军人才,深得业界领导和专家好评。研修项目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符合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传承的特点,在研修项目的引领下,全国掀起了“读经典、勤临床、跟名师”的学术风气。目前,研修项目已开展三批,近千名来自临床一线的主任医师(教授)入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他们通过3年的经典学习、临床实践和参师襄诊,定将成为社会和群众认可的新一代名中医。
纵观中医药学术发展史,则知中医药学正是通过历代名医的不断继承和创新而不断发展的。两千余年来,历朝历代政府或个人采用书写、刻印、铅印等形式尽可能地保存了先贤的临证思辨精华,并将其汇集为中医药文献,为当代及后世中医药研究与开发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和发展的空间。我们作为中医药出版人,有义务和责任记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心得和感悟,因此推出这套《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以期为中医药同道参悟经典著作和提高临证水平提供帮助和参考。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年5月
序
每当人们发现,中医队伍在萎缩,中医疗效在滑坡,中医名医在减少,中医创新不增多的时候,去追溯一下其原因,你就会发现,这明显与其前的特殊历史阶段,取消或者削弱了中医经典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人们在研究了历史上中医临床家培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一致认为:熟读经典,多临证,问道名师,有悟性,这才是中医临床家成才的必由之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3年启动了“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项目重点是进行中医经典著作及其临床应用的学习和研修,历时3年。刘玉洁大夫是此项目第一批的研修学员,我则是研修项目主讲《伤寒论理论与应用》的教师,由此相识。
这样的研修项目,对培养中医临床人才效果如何?我们来看看刘玉洁在研修前后工作情况的对比,就可以略知大概。刘玉洁日门诊量由2003年的30余人,增加到2007年的90余人。对原来没有治疗思路的顽固疾病,通过中医经典的研修,有了思路;对原来疗效不理想的难治病症,通过运用经方,疗效显著。这就使她在临证处理疑难病症的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由唐山地区的一个普通医生,成了有很高群众威望的知名中医。
《刘玉洁临证心悟》上篇记录了刘玉洁读经典的体会和感悟;中篇收录了典型医案1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刘玉洁临证心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