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断张问陶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mb。
书籍内容:

  大清神断张问陶
  作者:河边

  第 1 部分

  皇室秘案(一)

  乾隆六十年二月初五的时候,直隶省宣化府同知张问陶接到一封奇怪的请贴。
  请贴上写着:“即请宣化府同知张问陶大人,驾临清远街文昌楼三十九号房,番酌一叙。兄弟专程从京中赶来,因慕大人断案之名,特不揣冒昧来向大人请教,不知是否可行!勿却为幸!此请台安。”末了一行是年,月,日。小注几个小字:刑部直隶清吏司郎中陆寿亮。
  宣化府同知张问陶与陆寿亮素不相识,见这封请贴来的突兀,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笑着对自己的副手、好友、从九品司狱司司狱的沐清一道:“京中有人好办事。所以从来只有做外官的请京官吃饭,送冰敬、炭敬甚至暗送礼金。让京官在朝中多多担带,多透些朝中的消息,以便这外官的位子坐的稳些,升的快些。却从没有过京官请外官的例子,这一回真是有意思的很;而且我与此人没一点交情,他怎么会从京中跑到二三百里外的宣化请客。不如咱们去上一趟,看看会有什么新鲜事。”
  张问陶在宣化做了一年同知,文昌楼是较熟的。但伙计听了房间号,却不是领到先前的楼上,而是径直将他和沐清一领到后面偏院里。张问陶随伙计走到偏院中,见这院子十分宽敞幽静,却又十分老旧,墙山很厚,漫着一层苔藓,青砖铺地,砖缝里冒着几丛刚刚泛青的小草。
  正打量着,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官员从正屋里走出来,中等个子,红脸膛,穿着八蟒五爪袍子白鹇补服,朝着张问陶行礼道:“仲冶兄来了?快快请进来!在下陆寿亮便是。”(张问陶字仲冶)
  张问陶回个礼道:“陆郎中几时到的这里?不知大驾光临,简慢了。”
  二人寒暄着进屋,见台面上已经有一个人了。那人年约三十,穿一件灰市布老羊皮袍,小羔黑绸子套扣坎肩。见了张问陶只是笑笑却坐着不动。张问陶正奇怪此人何以这么大的架子,却见陆寿亮对那人打个千道:“十七爷,这位就是断案如神的张问陶。”转了头又对张问陶道:“这位是我的旗主子。”
  那人仍不站起来,只坐在椅子上略一躬身,将手一让道:“久仰您的大名,前年您破获了宫中大盗案--鬼工球之案,震动京城,另人刮目。所以我这里带过来一件糊涂案,还需请您见教。”
  “不敢当见教二字。二位不辞劳苦,匆忙赶来宣化寻张某解案,实在是高看我了。请尽管将此案讲说明白,本府当尽力为之。”张问陶一边揣测着这个人的身份,一边坐了下来。
  十七爷开门见山道:“我有一个朋友,叫做李成鹏,其祖四十年前从北京迁去江西。上个月李成鹏从江西回到故乡扫墓祭祖,但其族中一个叫做李柘的长者以李成鹏不是李族直亲为由不许他祭祖。二人相争不下,诉到官府。顺天府尹亲自问的案子。他查问过所有李族中人,或不知或各有所袒。只好又命他们交上族谱以作证据。
  没想到李成鹏和李柘不但都有族谱,而且族谱竟然不尽相同。据李成鹏的族谱所记,明万历年间的几世祖母邱氏生有二子,一子名松,一子名柏。李成鹏自称就是李柏的后人。而据李柘交上来的族谱所记,明万历年间也有邱氏是几世祖母,但只有一个儿子名松。李柘说既然李松无弟,所以不可能会有李柏和他的后人。因此李成鹏不是该族中人。
  二人争执不下,各有证据。顺天府尹于是让李氏族人中凡是有族谱者,都送来互相验证。这事可真邪了门啦!结果送来的所有族谱中,也有和李成鹏的族谱一样的,也有和李柘的族谱一样的。我已经将这些族谱看过,皆为万历十二年修,它们的纸色、墨迹、印鉴都不象是新造伪作的。”
  沐清一插话道:“然各类族谱彼此参差,两不相同,必有一真一假。”
  “对。但府尹将此案转阅数人,都不能得其弊而查之,经月不能定案。”十七爷让陆寿亮把两本族谱取来,递给张问陶道:“还请老弟明查。”
  张问陶细细看了一刻钟,微微笑道:“从新旧上的确看不出来。但两个族谱中,邱字不尽相同,你可注意?”
  “这个我是知道的,但有什么说法吗?”
  “说法大了。”张问陶指着族谱道:“族谱中说只有一个儿子的,所写的‘邱’字都有偏旁;说有两个儿子的,‘丘’字都没有偏旁。弊在此矣!李成鹏确实是李族中人,李柏的后人。李柘和那些附和他的人所交族谱都是假的。”
  “何以见得?”
  “李柘所交的族谱中,为什么‘邱’字会有偏旁?可见是为了恭避先皇世宗的名讳。雍正元年,世宗下诏谕‘丘’字加偏旁成带耳之‘邱’。但这个族谱却是万历十二年修订的,难道一百多年前修订族谱的人预先就知道世宗的名讳,提前加以避讳吗?”
  “断的好!”十七爷一拍大腿赞道:“盛誉之下无虚士,果真是名不虚传!实话跟你说了吧,我是皇十七子。此次不请自来,名为族谱之案,实际上是请您去京城破一个大案子。”
  张问陶听十七爷露了身份,急忙拜下去,口里道:“不知贝勒爷驾到,失敬的很。容我大礼参拜。”
  皇十七子永一把搀起张问陶道:“你我一见如故,莫由此生分了。今后便是知交!”
  “岂敢!不知贝勒爷到此,是为了一件什么样的大案子?”
  永脸色立时阴郁了下来,用手帕擦一擦汗道:“是我十二阿哥在大婚之夜暴亡的事情,恐怕你也知道了。但并非像邸报上说的那样,是暴病而亡。其实他是被人杀死的!”
  “啊!”张问陶不由得一惊,乾隆的十二儿子竟是被人暗害的,这事要是传出去,可是轰动朝野的大事啊!正在心神不定间,却永璇道:“那晚恰巧我也在。不过,虽是亲历了这件事,却仍是理不出头绪来。”接着他便将这件惊天的皇族秘案讲了出来……
  十几天前,乾隆六十年一月下旬。十二阿哥永基的婚礼在乾隆赏赐的府院中举行。
  十二阿哥永基的这个婚姻其实是一直受到其父皇乾隆反对的。
  新娘的父亲哈达那拉不过是一个固山额真的哈哈珠子,(哈哈珠子是满语男孩的意思,皇族以此称自己的幼仆。这此幼仆中有些本事的长大后往往被放出去做官。)身份卑微。而且哈达那拉的军功是从商筹粮得来的,他的贡生是捐得的,乾隆向来讨厌商家,认为商家之女必无德行,因此坚决反对二人的婚姻。
  永基的身份也十分特殊。他的母亲是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乾隆三十年与乾隆第四次南巡驻跸杭州时,因与乾隆争吵愤而断发,欲出家为尼。按照满族习俗,只有丧夫立志不再改嫁的女子才剪发,乌拉那拉氏此举自然被视为大忌,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清神断张问陶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