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夏兰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夏兰主著.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
ISBN 978-7-5044-7998-3
Ⅰ.品…Ⅱ.夏…Ⅲ.管仲(?~前面645)—领导思想—研究Ⅳ.B226.15 C933.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78939号
书 名: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作 者:夏 兰
责任编辑:朱晋平 王 毅
版式设计:李 灵
责任校队:王 巍
责任印制:宋二硕
出 版 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电 话:(010)62805800(办公室) (01062805818)(发行部)
邮 编:100091
网 址:www.dxcbs.net
经 销:新华书店经销
印 刷:北京国防印刷厂印刷
版 次:2009年1月第1版 2009年1月第1次印刷
开 本:1000毫米×1400毫米 1/16
印 张:16.5
字 数:254千字
印 数:1-400册
定 价:33.00元
(凡印装错误可向发行部调换,联系电话:010-58572104)
目录
扉页
版权信息
管子卷第一
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
做官为政要讲究实实在在
官者要讲究“为官之道”
顺天道者生,逆天道者亡
官者要能够自我检讨、知错必改
赏罚分明才会天下安定
人才为本事半功倍
管理百姓要从小处着手
赏和罚都要众人心服
用人以德为先
凡事以身作则才能管理好人民
管子卷第二
为官做事要讲究方法
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
政令严明、公私分明才算英明
管子卷第三
处理政事要顾全大局
官者要以民为本
管子卷第四
树立自身权威才能政令通行
上行下效为民众树立榜样
刚柔相济才无懈可击
管子卷第五
欲取于民则先施于民
深谋远虑才能把握时机
不拘一格用人才
团结才能强大,孤立就会弱小
行权得当则天下归顺、太平
管子卷第六
君臣得位能相得益彰
知人善任者“明”
管子卷第七
君“倒”则臣乱
明察秋毫防止奸人作乱
有美行才能赢得美名
能够听取批评为明智
亲近贤者而远离奸邪小人
管子卷第八
不听信谗言、法纪严明以正君威
明辨是非、依法度行事才是治国之本
民富才能国强
管子卷第九
用人之所长、避其之所短
得民心才能天下归顺
造福天下者得天下
奉天行道者“大”
善借众人之力、虚心纳谏者明
管子卷第十
恩威并施方能统驭民众
管子卷第一
牧民第一
[原文]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以上摘自《管子》“牧民第一”
[译文]
以治家的要求治乡,乡不可能治好;以治乡的要求治国,国不可能治好;以治国的要求治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要以治家的要求治家,以治乡的要求治乡,以治国的要求治国,以治天下的要求治天下。
不能因为不同姓就不听取外姓人的意见,不能因为不同乡就不采纳外乡人的办法,不能因为不同国就不听从外国人的主张。应该像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什么偏私偏爱。要像日月普照一切,才叫做有君主的气度。
[实例应用与分析]
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
“《管子》第一”中的上文部分表述了管子“治国、治乡、治天下”的谋略和方式,“以治家的要求治乡,乡不可能治好;以治乡的要求治国,国不可能治好;以治国的要求治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要以治家的要求治家,以治乡的要求治乡,以治国的要求治国,以治天下的要求治天下”,并且说明“应该像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什么偏私偏爱。要像日月普照一切,才叫做有君主的气度”。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
管子的为政、治理之道为天下人所颂扬。“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自古至今许许多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胸襟狭窄的人不可能做出豪放之举,胸怀大志的人才有气吞山河的大气。
到了关键时刻,真正能够脱颖而出成大事的,往往都是那些有眼界和大气量的人。
一个有远见的人,往往能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也便成就了别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他们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觉隐含的“财富”,这就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左宗棠就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眼力之远,甚至超过了曾国藩。左宗棠的远见卓识让他认清,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在国内而在国外,因此他坚决主张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左宗棠亲率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同时全力发展本国的军事工业,成为中国军事工业领域伟大的奠基者。
左宗棠的这一主张很快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一年后,福州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左宗棠认为,中国东南部的安危,完全取决于海防是否安全。自鸦片战争一来,西方列强之所以横行于中国沿海,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
左宗棠还深谋远虑地指出:“西方国家以及俄罗斯、美利坚,一直很讲究轮船的性能优劣,并相互借鉴改造,制造方法日趋成熟。东洋日本开始是买轮船,拆开研究后想仿造未能成功,近来又派人前往英吉利学习语言,以研究那些造船数据,这都是为仿造做准备。想必不久后,日本必然也能造船。而单单因为我们因军事繁忙,没顾得上研究。从长远来看,一旦日本造出船来,我们与之隔海相望,他们若来要挟我们,我们该如何反抗呢?”
左宗棠能认识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局势的发展,真可称得上是高瞻远瞩,在当时实属难得。当时,中日两国的造船都处在起步阶段,左宗棠设厂造船的主张及行动,使中国的海防暂时没有落伍于日本。左宗棠的未雨绸缪,使他成为中国海防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左宗棠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敏锐的眼光,他站在智慧的高山上,所以也就眼界开阔、目光长远。他以常人难及的气量,别开生面、勇于创新,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由此可见,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