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文白对照全译本——儒家传世之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
(鄂)新登字08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传习录/(明)王阳明著;李问渠编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3
ISBN 978-7-5430-8125-3
Ⅰ.①传… Ⅱ.①王… ②李… Ⅲ.①心学-中国-明代 ②《传习录》-研究 Ⅳ.①B248.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03645号
传习录
原著:(明)王阳明
编译:李问渠
本书策划:李异鸣 周乔蒙
责任编辑:朱纪新
封面设计:上尚
出版:武汉出版社
社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490号 邮编:430015
电话:(027)85606403 85600625
http://www.whcbs.com E-mail:zbs@whcbs.com
前言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同时也是“心学”的提出者。王阳明年少的时候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来因为体弱多病,接触了佛、道思想,并且在家乡“阳明洞”中修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而他的心学更是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髓,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曾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但发现了一切人都可以作为圣人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同时还给人们指引了一条成圣的途径。正如他曾说过的:“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现如今,王阳明文化已经传遍了世界各地,崇尚王阳明的人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名人俊杰。我国著名文学家余秋雨曾说过:“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晨星。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综合创建上毕竟未能俯视历史;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有谁呢?宋代的辛弃疾算得上一个,但总还不能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由此可见,王阳明在当今社会拥有多大的影响力。
其实,王阳明文化不应该仅仅是精英文化,他更应该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虽然明朝距今已经500余年,社会日新月异,经济突飞猛进,但是王阳明的很多思想和学说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仍然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莫大的启发与指导,对当代人心灵塑造和人格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和了解一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关于他的作品,而《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与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又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而本书,就是以王阳明的理论为基础,让读者在了解王阳明理念的时候,又可以结合一些案例和理论产生思考。
当你在午休的时候,不妨抽出这本书,随意翻到哪一节,通过轻松阅读,就能够收获不少知识,平复自己的心态,或许你在下午的时间就可以用上这些知识。
当你遇到烦恼时,不妨看看这本书,或许就能从中获得一丝感悟。
总而言之,希望本书能够对你的生活产生一些改变,对你的人生产生一点不一样的影响,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目录
版权
前言
卷上
徐爱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陆澄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薛侃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卷中
答顾东桥书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答周道通书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答陆原静书(一)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答陆原静书(二)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答欧阳崇一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答罗整庵少宰书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答聂文蔚(一)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答聂文蔚(二)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卷下
门人陈九川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门人黄直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门人黄修易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门人黄省曾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门人黄以方录
【原典重读】
【读典心得】
卷上
徐爱录
徐爱(1487—1518)明代哲学家、官员,字曰仁,号横山,浙江省余姚马堰人,为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据说也是王守仁的妹夫(娶其妹王守让)。明朝正德三年(1508),进士及第。曾任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员外郎,南京工部郎中等职务。正德十一年(1516),回家乡省亲,不料第二年5月17日就在家乡去世了,终年三十一岁。
【原典重读】
【1】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咳,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注译】
先生对于《大学》中有关“格物”的一些说法,都是旧本,也就是说以之前文人所说的误本为标准。我刚听说的时候觉得十分意外,然后开始怀疑,继而我经过考虑及对照分析,就正于先生。于是发现,先生的主张就如同水、火的特性,几百年之后的圣人们也不会产生疑问。
先生聪明睿智,为人和蔼及对人坦诚,平常不修边幅。先生年少时豪迈洒脱,热衷于诗词歌赋,同时对佛道两家的经典做深入研究。所以,世人听到他的论述,都觉得是异端邪说,都不去深 ............

书籍插图:
书籍《传习录:文白对照全译本——儒家传世之作》 - 插图1
书籍《传习录:文白对照全译本——儒家传世之作》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传习录:文白对照全译本——儒家传世之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