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1卷,1919~1949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1卷,1919~1949
作者:丁俊萍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ISBN:9787300215587
本书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对本书有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任何对本书籍的修改、加工、传播自负法律后果。 本书由“行行”整理,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或者想获得更多免费电子书请加小编微信或QQ:2338856113 小编也和结交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 或者关注小编个人微信公众号名称:幸福的味道 为了方便书友朋友找书和看书,小编自己做了一个电子书下载网站,网站的名称为:周读 网址:www.ireadweek.com
出版说明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时代变迁呼唤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当代中国的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想适应时代要求乃至引领思想潮流,就必须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丛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论库,该套丛书计划在若干年内集中推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端学术著作,通过大批马克思主义研究性著作的出版,回应时代变化提出的新挑战,抓住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推进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促进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我们希望“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的出版,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为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总序
顾海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过程中,总结中国的实际经验,把这些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使从中国实际中得出的新的思想、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形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和新形式。这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后者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前者主要是理论指导和运用的过程,后者主要是理论概括和升华的过程。这两个方面交互作用、结为一体,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研究包含了上述两个方面及其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凸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昭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这些基本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四卷本研究的主题和要旨。
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及其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分作四卷:第一卷: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第二卷: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第三卷: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到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根本原则和主要方法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就其理论体系而言,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特征就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相对于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而言,基本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概括,具有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注:习近平:《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载《学习时报》,2011-06-28。)。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构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石。没有基本原理,就没有这一理论体系;不坚持和发展基本原理,就不能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中,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毛泽东指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7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破除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个别结论或外国现成经验的有害的做法和错误的思想观念,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光辉旗帜,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时就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1卷,1919~1949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