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共产主义农庄真相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转帖]以色列“共产主义”农庄真相
文章提交者:poitzero 加贴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www.openelib.org

身为犹太人的马克思可能没有想到,近百年来,在以色列,有一种叫基布兹的集体农庄组织一直在忠实地实践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理想。《青年参考》特约记者专程采访了多家基布兹农庄。记者发现,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一种集体农庄形式,基布兹也正在时代大潮中经历着痛苦的蜕变和改革。

引子

  神奇的死海之滨,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这片绿洲称为最成功的“人间奇迹”。这,就是以色列的恩盖迪基布兹。

  查理老人是恩盖迪基布兹的创业元老。他是个标准的犹太人人:大胡子,黑中带黄,美髯公也。他套个汗衫,走路风风火火,是孩子们围绕的对象。

  “当时我们曾在这儿驻军,建国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我就留了下来,我们发誓要用我们的双手在沙漠里建一个绿洲。”回忆当时往事,老人不胜感慨。

  “你今天看这里,非常漂亮,但当时确实非常艰苦,尤其夏天,45摄氏度,你汗都来不及擦。”老人说。

  对于那个年代,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回忆,整个以色列国家,空白一片,有时就指望一艘货轮上的面粉度日。以色列的政治家们,则到世界各地化缘,依靠犹太巨商的资助度过艰难的日子。

  “有时,我们几近断粮,尤其是缺水,但即使没有喝的,我们也优先保证植物的生长。我们也用了包括滴灌在内的大量先进技术,合理规划,你就看到现在这个美丽花园。”老人说。

  今天的恩盖迪基布兹,已被称为“植物园”,基布兹内种植了1000多种热带植物,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当人们走进这片花草葱郁的绿洲,抬头看周围苍茫一片的荒漠,无不为犹太人改造山河的精神所感动。

人人平等的基布兹

  恩盖迪的日子过得不错,能发展到现在,除了人民的勤劳外,还有制度的优越,那就是基布兹。

  所谓基布兹,就是一个公有社会,是一种受社会主义思潮而起的公有运动,有些类似于中国以前的“人民公社”。显然,基布兹能存在近百年,比人民公社要成功得多。

  在基布兹内部,“共产主义”思想和“人人平等”概念深入人心。成员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实现内部民主和平等。外部人员加入基布兹,必须充公其财产,基布兹成员外出打工,收入也归基布兹所有。

  基布兹社会的平等,从恩盖迪基布兹秘书长盖尔帕格家中就可见一斑。虽然是基布兹最高行政长官,他的房屋与邻居的毫无二致,简单的小楼,不宽敞的房间。惟一的不同,他楼阳台上养了许多花,姹紫嫣红,开得轰轰烈烈。

“官员”:为人民服务

  曾经有一两个基布兹的朋友向我抱怨,现在的基布兹上层腐败盛行,许多官员乘机中饱私囊。我就拿这个问题问盖尔帕格。

  “我不是官,我们这里也没有官,都是为大家服务。” 盖尔帕格如是回答。他说,至少在恩盖迪,还完全奉行民主集中制,“我只有处理小事的权力,或者协调工作了。如果我违反了规定,大家马上就会把我换了。”

  他介绍,像碰到大事,比如现在基布兹主张发展高效农业等问题,都必须召开社员大会,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辩论,然后举手表决,一人一票,“我也只有一票”。

由于相对比较富裕,以前总有人申请加入基布兹。“这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我们必须召开基布兹社员大会,大家参与讨论,然后投票表决。”

生活:像个大家庭

  “如果(基布兹)人员要到外面打工,也必须经过批准,然后他必须上缴所有收入,当然,基布兹也提供他所有必须的分配,和所有社员一样……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改革。”

  至于社员要离开基布兹呢?那对不起,就必须放弃所有东西:住房、车辆,以及包括衣服、家具等所有物品,“这是一种规定,谁都无法违反”。

  但现在人员流动频繁吗?在恩盖迪采访时,我随即问了一些社员和非社员。作为元老的查理老人就觉得基布兹非常好,“我们生活就像一个家庭”。

  但也有人对基布兹生活颇不以为然。鲍察科尔女士就告诉记者,她作为基布兹一所中学的老师,她只愿意住在这里,而不愿意加入该基布兹。原因,“因为这意味着失去太多的自由,你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空间。”

危机:现代"伊甸园"面临破产

  以色列能在中东虎狼之地巩固、发展、壮大,奉行集体主义的基布兹曾作过不可替代的贡献,基布兹也因其创造力一直属于以色列的上流社会。

  但现在,时代大潮的涌动下,集体主义日渐黯淡,现代“伊甸园”的基布兹内部凝聚力下降,走到了一个无奈的历史十字路口。

  据以色列议员维兰统计,除少数经营状况较好的基布兹以外,200个基布兹拖欠政府债务,其中65个已资不抵债,135个也只能勉强支付到期欠款。不久前,已成立62年的麦祖巴基布兹更成为基布兹运动近百年来第一次破产的农庄。

  麦祖巴基布兹成员、77岁的科恩太太无限感慨说:“我们创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曾认为这种方式将永久持续下去……但现在发生了什么?就在我们眼前,一切崩溃了。”

反思:意识形态也需要钱

  在挑战面前,以色列社会也在反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譬如,我一家是六七口人,但我的邻居是一个寡妇,我们在吃穿用、劳动量上怎么可能平等。需要变了,环境变了,基布兹必须改变。但基本的理念不会改变。”恩盖迪基布兹秘书长盖尔帕格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他认为,基布兹现在的困境,有经济经营上的问题,也有国际大环境(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的缘故。但归根到底,基布兹是一种意识形态,当初创业者更多的是一种建设国家的激情,但随着国家日益的定型,激情逐渐为物质形态所代替,意识形态就遭遇到了危机。

  盖尔帕格的结论是:意识形态也需要钱。

改革:“包产到户”

  不改革,基布兹肯定死路一条。以前基布兹孩子都由幼儿园集体抚养,现在则早已回归家庭。但这远远不够,现在,基布兹房屋开始私有化,田地也逐渐"包产到户"。

  以恩盖迪基布兹为例,据盖尔帕格介绍,他们已将一部分田地分配给基布兹成员,让他们自己耕作,自己收益。

  食堂也不再免费。恩盖迪从一年前开始也向每个用餐者收取伙食费,这大大减少了浪费现象。同时,许多家庭开始在家里自己做饭。盖尔帕格的妻子告诉本报记者,许多人家都对原来家里的小厨房进行了改造,“像我们家,以前都是没有厨房的。”大食堂,这种最具集体色彩的方式正在从基布兹生活中淡化。

  另外,对于在外工作的基布兹社员,他们可以保留20%-30%的工资归自己支配,这样他们工作也更有积极性,更愿意去创造经济效益。

尾声

  说话间,盖尔帕格的妻子端来了咖啡。盖尔帕格说:“像以前,我们都无法在家里招待客人,但现在,我们和外面的家庭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顺便问盖尔帕格上中学的儿子:“你会留在基布兹吗?”小伙子沉默不语。

  盖尔帕格说:“从感情上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呆在基布兹,但我也知道,他们很可能最终会离开这里。基布兹要生存下去,还有大量的路要走,大量的改革要做。”

链接:基布兹简介

  "基布兹"在希伯莱语中是"团体"的意思。1909年,一批年轻的拓荒者在加利利湖边哈代拉附近的沼泽地竭泽而居,这就是"基布兹"的雏形。目前以色列的"基布兹"数目大约有300个,总人口超过13万。

  在"基布兹"里,大家过着一种完全平均的生活,共同劳动,所有财富、产品和利润也是大家共享。马克思所描绘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图景,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基布兹"曾经非常辉煌,上世纪70年代时,"基布兹"的农业产量曾占以色列全国总量的40%还多。以色列许多精英人士也都来自"基布兹",包括以色列"建国之父"大卫・本・古里安等4位政府总理。

《青年参考》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以色列共产主义农庄真相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