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全3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全3册 上卷 伦理学纲要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全3册 中卷 认识论纲要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全3册 下卷 存在论纲要
作者简介
李泽厚
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原创性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193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权威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
主要论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伦理学纲要》《哲学纲要》《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伦理学纲要续篇》等;结集有《李泽厚十年集》《李泽厚论著集》《李泽厚集》《李泽厚对话集》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全3册/李泽厚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ISBN 978-7-02-012331-5
Ⅰ.①人… Ⅱ.①李… Ⅲ.①本体论—研究 Ⅳ.①B01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29051号
责任编辑 李磊
装帧设计 刘静
责任印制 徐冉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网 址 http://www.rw-cn.com
印 刷 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 数 470千字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 27.25 插页6
印 数 1—5000
版 次 2019年6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19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978-7-02-012331-5
定 价 149.00元(全三册)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前记(2018)
本书原名《哲学纲要》,2011年1月初版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同年7月改正众多错漏后第2次印行。2015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2O16年6月增添若干新篇旧作由青岛出版社更名出版。更名实乃恢复,因《哲学纲要》主要由《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初版,同年8月再版,2010年3月三版)拆拼重组而成,当年为八十自祭自寿以纪念研读哲学,交北大出版;不料转瞬又活多年,而殒殁毕竟邻近,乃恢复本名出青岛版,留存“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作自己的独特记念。此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应出版社要求,书分三册,有所增删。此书多次行印,变相屡售,似有愧于读者,却已无可如何,惊岁月如流更应奋力求索,奈身心疲惫那堪书案折磨,思意未尽,发表难能,此为最后一版欤?不可知也矣。谨记。
2018年88岁于异域波城
序
内在自然人化说(1999)
自由意志的绝对性
相对伦理塑建绝对
两种道德论(2001)
经验变先验
(一)宗教性道德
(二)“礼”源于“俗”
现代社会性道德
(一)形式公正和普遍性
(二)自由主义的问题
西体中用
(一)善恶与对错分家
(二)“天、地、国、亲、师”
关于情本体(2004)
心、性为本还是情为本
(一)道德律令与理性凝聚
(二)宋明理学追求超验的失败
(三)道德的人是“最终目的”?
什么样的情
(一)Abraham的杀子与中国的“孝-仁”
(二)“未知死,焉知生”与“未知生,焉知死”
情本体、两种道德与“立命”(2006)
人性能力
权利与善谁优先
“道始于情”
立命:上帝拯救还是自己拯救
谈“恻隐之心”(2007)
道德心理与社会生物学
“共同人性”的三方面
再谈理性与本能(2008)
动物本能与人类理性
能力、情感与观念
幸福是否伦理学命题?
新一轮“儒法互用”(2009)
善是什么
和谐高于公正
伦理学答问补(2012、2016)
要点在三个区分
自由意志乃人性能力
接着Wittgenstein走
情本体与女性主义伦理学
为什么说孔夫子加Kant(2014)
“学而第一”与“不知的共同根源”
“尔安乎”与绝对律令
意志、观念、情感和“最高境界”
人是目的与关系主义
事实、价值不二分
历史进入形上
“上帝死了”之后
关于“伦理学总览表”的说明(2018)
情境、情绪和情感
关于“两德论”
自由意志和孟子的伟大贡献
尾声
序
本卷《伦理学纲要》是从我著作中有关论议伦理学的部分摘取汇编而成,它们分别写于世纪交替以来的不同时日,这次汇集因年老体衰,未能改动以求统一。
这些属于不同岁月的文字合成本书,形式结构上便自无系统条理之可言,且有不少重叠雷同、反复陈说的地方,但内在脉络和论证说法倒相当一贯。总的说来,就是继承中国传统,在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视角下,从“人之所以为人”出发,将道德、伦理作内外二分,道德又外作传统宗教性与现代社会性二分,内作能力(意志)、情感、观念三分,并以此为基点,讨论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而不断有所明确、补充和扩展。如确认道德心理和行为中,理性为动力,情感乃助力;人性能力在道德领域乃(自由)意志,等等。此外,拙著《回应桑德尔及其他》(2014)、《什么是道德?》(2015)两书亦均属伦理学范围,亦有重要确认和增补,如《回应》书中的伦理学整体图表(“总览表”的说明)、《什么是道德?》书中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回答,等等。
我曾为突出特色而片面地说过,中国哲学是“生存的智慧”(如“度”的艺术),西方哲学是“思辨的智慧”(如Being的追寻);十多亿人口和五千年未断的历史是前者的见证,迅猛发展的高科技和现代自由生活是后者的见证,各有优长和缺失。我所想探究的,正是中国传统的优长待传和缺失待补,以及如何传如何补,我以为“转化性创造”是关键。这对我来说,就是以孔老夫子来消化Kant、Marx和Heidegger,并希望这个方向对人类未来有所献益。作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全3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