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
——实践三十八法
夏雨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推荐语
序一
序二
序三
自序
1 辩证规划
2 五行协调
3 换位算账
4 以网招商
5 靠山吃山
6 巧选产业
7 无中生有
8 先兵后礼
9 有机嵌入
10 星火燎原
11 曲线借力
12 四体联动
13 金融助推
14 泡桐改良
15 外请“和尚”
16 文化拓荒
17 “擦边”赢球
18 尊重首创
19 低开高走
20 “分散”布局
21 “做”而论道
22 举旗戴帽
23 体验带动
24 化繁为简
25 科学决策
26 发现引领
27 多巢引凤
28 釜底抽薪
29 借地建绿
30 指数引导
31 次佳选择
32 合作双赢
33 分类调整
34 平台提升
35 借轨转型
36 五色节能
37 虚实结合
38 提升关注
案例
1300℃的热情和活力
从“远东第一棉库”到“一号创新带”
智慧湾:开源创新之水,构筑智慧之光
“聚焦三创、四区融合”
淞南:一个让梦想比回忆多的小镇
后记
推荐语
看了本书,我为夏雨同志的创新求索和成功实践点赞。
没有产业就没有城市,没有产业的转型就没有城市的更新。但如何转型,特别是产城相融地转型更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件备受煎熬的事。我们可能会在论坛上听到很多的侃侃而谈,听起来很全面、很系统又很辩证,当时会感到兴奋而跃跃欲试,事后却感到是无用的正确。问题在于他们是理论脱离实践的专家,而不是理论相融实践的专家。
夏雨同志是一位实践相融理论的专家,三十八法就是他对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经验之谈,蕴含着他对宝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哲学的思考,逻辑的思维,实践的示范,值得一读。
——中铝集团董事长 葛洪林
这是一部研究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的著作。作者以上海为例,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视角,深刻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价值导向和节点突破。力求在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优化的双重维度下,构建一个研究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实操型应用体系,并对当前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配合融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实施对策。书中所介绍的“实践三十八法”源自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的鲜活案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五矿董事长 何文波
转型升级城市再造企业是宝市场居功当无愧,政府助力方法创新上海得道著书立论有凭据。
——御风资本董事长 冯仑
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是工业化、城市化深度发展的必经之路,上海从老工业城市到国际化大都市,在中国最早遇到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难题,也率先作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量探索。
作为上海二十年转型实践的亲历者,本书作者从市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到区政府的实际操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现在呈现给我们的这“实践三十八法”,充满了辩证的观点、独到的眼光、创新的方法和成功的案例,“做”而论道,知行合一,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是认识论,更是实践论。尤为可贵的是,身为政府官员的作者对于企业、市场和社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在转型实践中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机制和社会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得出神入化。尽管各时各地情况各异,但本书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全国各地正在或将要经历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都极具启迪和借鉴。
——上海仪电集团总裁 蔡小庆
这是一本趣味性、实战性很强的书,对于从事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同志来说是难得的好书,我拜读时有种拿起来不想放下的感觉。
从各国城市发展历程看,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始终是持续赢得竞争力的核心,哪个城市或地区这项工作做得好,就能在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但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是许多城市苦苦寻觅,但又难以真正落地见效的工作。
夏雨同志长期从事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工作,本书提出的三十八法,既有理论方法、辩证思维,又结合国情、市情、区情,是创新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感谢夏雨同志将四十余年在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经验智慧和创新实践,归纳形成三十八法,以飨读者。
——百联集团总裁 徐子瑛
序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不断调整升级的过程。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从原来以轻纺工业为主向六大支柱产业提升,进而再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共同发展,最后,确立以建设“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为战略目标的融合发展格局。与此相适应,上海的产业布局也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一大批重大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系统工程,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因果联动关系。20多年来,在上海市委领导下,上海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坚韧不拔、不畏困难、勇于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着手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方法和经验,使大量艰巨的调整、转型和更新工作落到了实处。
夏雨同志的《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梳理、反映了这些创新和探索的一个侧面。夏雨同志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市经委和宝山区不同的岗位上,亲历了不少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他积极投入工作,用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深入基层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具体的操作中,能够把国家和上海的战略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运用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原理,在工作中探索出了很多好的方法和举措。特别是在宝山区工作的十年里,在宝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推动上海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硬变软”的转型过程中,他与同事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创新,积累了一批成功的案例。
作者在书中归纳了三十八种方法,都是在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梳理出来的,这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提升。这样的归纳总结不仅能使工作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也会给更多的人提供可贵的参考和借鉴,可以更全面正确地把市委提出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工作落到实处。这也是《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一书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很好的启示。
上海市原政协主席 蒋以任 ............

书籍插图:
书籍《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 - 插图1
书籍《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践三十八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