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戴从容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ISBN 978-7-5617-9604-7
I.①乔…II.①戴…III.①英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 IV.①I561.0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28557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企划人 倪为国
本书著作权、版式和装帧设计受世界版权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
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
著者 戴从容
责任编辑 古冈
封面设计 何珈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 200062
网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 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门市(邮购)电话 021-62869887
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店 http://hdsdcbs.tmall.com
印刷者 上海景条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 890×1240 1/32
插页 1
印张 8.25
字数 170千字
版次 2012年6月第1版
印次 2012年6月第1次
书号 ISBN 978-7-5617-9604-7/I·911
定价 29.80 元
出版人 朱杰人
(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客服中心调换或者电话021-62865537联系)
前言
1993年,我追随南京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的杨正润先生开始了外国文学研究的生涯。杨先生的导师张月超先生是文革结束后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专门从武汉大学外文系高薪挖来的教授,同时挖来的另一位教授是古典文学名家程千帆先生。两人那时的月薪是150元,而当时教授的一般工资还不到50元。
解放前张先生曾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任秘书,1949年国共和谈时做了国民党代表团的秘书,这之前还曾给美国特使马歇尔做过翻译。这段特殊的经历和身份不但让他在文革期间历尽坎坷,也束缚了他研究外国文学的手脚。直到退休后张先生才被证明曾在和谈期间向共产党透露过国民党的真实意图,并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下把全家从台湾接到香港。只是这份证明来得太晚,不久之后张先生就离开了人世。
张先生虽然只留下了《西欧经典作家与作品》和《欧洲文学论集》两部专著,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却通过杨正润先生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莫大的影响。1993年我跟随杨先生做本科毕业论文时,杨先生就正告我如果研究一位作家,就必须熟读作家的原文著述,反对我做那种以中译本为基础的研究。那时比较文学起步不久,简单地找两部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还有一定的市场,我也豪情满怀地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杨先生同样告诉我这不是做学术的方式,学术必须严谨扎实。杨先生的这两次当头棒喝让我终身受益,也正是谨遵杨先生的教诲,我始终把自己的研究放在英语文学领域,虽然选修过法语、拉丁语等四门外语,其中法语还反复选修了不止一次,却从不敢在语言功底不厚时写其他领域的文章。一晃快20年了,检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现自己无心栽柳,却在不知不觉间做的全是英语文学和理论的研究。
这其中自然有我的懒惰,但事实上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结束的。越做下去我越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还有很多书要读,也就越没有余暇抽身旁顾。于是沉醉于英语文学的天地,越走越远。这本文集,是想对自己过去近20年的研究做个总结,也希望能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
虚无主义的两副面孔——《尤利西斯》中的现代反抗策略
乔伊斯与爱尔兰民间诙谐文化
形式音符里的交响乐——乔伊斯的文学革新
世俗批评家和流亡知识分子——萨伊德的知识分子观
从《东方学》到《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伊德的后殖民理论
民族主义之后——从谢默斯·希尼看后殖民时代的爱尔兰民族
诗人的目光——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陈示式叙述
从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看都市生活的含义
真我在别处——保罗·奥斯特初探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读托马斯·品钦的《V.》
在后大屠杀时代写作——读雷蒙德·菲德曼的《要就要,不要拉倒》
个人化批评带来的启示
形式音符里的交响乐——乔伊斯的文学革新
世俗批评家和流亡知识分子——萨伊德的知识分子观
从《东方学》到《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伊德的后殖民理论
民族主义之后——从谢默斯·希尼看后殖民时代的爱尔兰民族
诗人的目光——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陈示式叙述
从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看都市生活的含义
真我在别处——保罗·奥斯特初探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读托马斯·品钦的《V.》
在后大屠杀时代写作——读雷蒙德·菲德曼的《要就要,不要拉倒》
个人化批评带来的启示
虚无主义的两副面孔——《尤利西斯》中的现代反抗策略
斯蒂芬·迪达勒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的主人公之一,对于这个人物,候维瑞先生将其定义为“虚无主义”者,并称其为“精神空虚的骚客”
[1]

,后来袁可嘉先生借用了这一说法
[2]

,直到今天,斯蒂芬仍被我国许多研究者视为一个负面角色
[3]

。不同于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积极抗争和锐意进取,斯蒂芬在1904年6月16日整整一天对身边事物的阴郁看法和刻薄嘲弄,使他确实容易被视为现代人的反面漫画。然而,斯蒂芬真的是古代英雄在当代的退化吗?他面对“篡夺者”
[4]

穆利根放弃还击,选择了“转身离去”,难道只是现代人退化成懦夫的体现?在一个英雄们不再在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时代,现代英雄该如何抗争?

《尤利西斯》虽然写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之后,乔伊斯却并没有继续描写该书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完成精神的化蝶之后振翅高飞的壮举,相反,在《尤利西斯》中,他把斯蒂芬放在了马特卢炮塔玩世不恭的爱尔兰人穆利根和白天稳重夜晚疯癫的海恩斯中间。显然,对乔伊斯来说,振翅高飞并非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优美的海边顿悟那样,只是一个简单优雅的告别手势,而是更像斯蒂芬顿悟之后在大学里的一次次遭遇所显示的,飞翔之前,首先需 ............

书籍插图:
书籍《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 - 插图1
书籍《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