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本_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的年谱与家谱/来新夏.徐建华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7
(中国读本)
ISBN 978-7-5078-3174-4
Ⅰ.①中… Ⅱ.①来… ②徐… Ⅲ.①年谱-中国-古代-通俗读物②家谱-中国-古代-通俗读物 Ⅳ.①K820.2 ②K8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30768号
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编  者 来新夏 徐建华
责任编辑 刘川民
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大街2号(国家厂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
网  址 www.chir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厂内印刷厂
开  本 640×940 1/16
字  数 110千字
印  张 13.25
版  次 2010年7月 北京第一版
印  次 2010年7月 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78-3147-4K·161
定  价 22.00元
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目 录
第一章 年 谱
一 缘起与发展
二 谱主
(一)官僚军阀
(二)文学家
(三)学术家
(四)艺术家
(五)工商业者
(六)和尚
(七)妇女
(八)遗民
(九)其他
三 编者
(一)自撰类
(二)家属所撰类
(三)友生所撰类
(四)后人补撰类
四 体裁
(一)文谱
(二)表谱
(三)诗谱
(四)图谱
五 体例
六 刊行与流传
(一)稿本
(二)抄本
(三)油印本
(四)刊印本
七 史料价值
(一)年谱记事琐碎平庸,人与事都不足述
(二)年谱记载的资料可与其他记载相互印证、补订
(三)年谱所记资料为他书所未及,有助于论证问题使其更加全面、更为有力,有的甚至还能解决存疑的问题
(四)有些史料在一些正式史籍中没有记载,但又对了解社会有重要关系
八 实用效应
(一)一人两载之误例
(二)名号缺误例
(三)得年、生卒年缺误例
(四)籍贯缺误例
(五)出处、编者、书名缺误例
(六)排次颠倒例
九 编纂工作
(一)确定主旨
(二)最佳撰者
(三)资料的搜集与考辨
(四)知人论世
(五)附录
十 工具书
(一)《年谱考略》梁廷灿编
(二)《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历代名人年谱集目》汪訚编
(三)《共读楼所藏年谱目》陈乃乾编
(四)《中国历代名人年谱目录》李士涛编
(五)《上海图书馆馆藏年谱目》上海图书馆编
(六)《中国历代人物年谱集目》杭州大学图书馆资料组编
(七)《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杨殿珣编
(八)《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来新夏编著
(九)《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谢巍编撰
第二章 家 谱
一 起源
二 发展与演变
三 名称与类型
四 内容与结构
五 字辈与堂号
六 避讳与谱禁
七 价值与利用
八 流传与收藏
九 记录和整理
十 纂修
十一 特殊家谱——玉牒
十二 少数民族家谱
第一章 年 谱
一 缘起与发展
年谱是史籍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人物传记体裁,但和一般的传记有所不同。一般的传记主要纪传主的生平大要,而年谱则是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比较全面、细致地叙述谱主的一生事迹。所谓“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纤悉无遗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朱士嘉《中国历代名人年谱序》)。它杂糅了纪传与编年二体,并从谱牒、年表、宗谱、传记、行状等体逐渐发展演变而自成一体(清章学诚《刘忠介公年谱序》)。
“年谱”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术数略下历谱家类目中著录有汉代阙名所编《古来帝王年谱》五卷。此书久佚,我们无从得见,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并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年谱,至多只是一种极简略的编年体史传或人物大事系年。
《汉书》
年谱作为一种专门体裁究竟创始于何时何代,一直有着不同说法。有人认为始于秦简《喜之谱》,但它类似于后世墓文,不足为据。有人认为始于唐代,理由之一是初唐时刘仁轨自撰有《刘氏行年记》20卷,《旧唐书》本传与《新唐书·艺文志》均有记载;理由之二是传说中唐写本《长庆前后集》末附有白居易自编年谱。此二说均难以为凭,一是因为刘仁轨所撰《刘氏行年记》早佚,我们无从得知此书的具体内容,《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等又作《河洛行年记》,此书的内容到底是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年谱,抑或是刘氏群传,不得而知,只能顾名思义,发挥想象,姑且存疑;二是白氏自编年谱,清人袁翼在《钱辛楣年谱序》中已明确说到此编“久已散佚”,但我们再考察现存最早的影宋本《白氏文集》,亦未见到此谱,这说明白氏即使编过此谱,宋代也已不存,白氏是否真的编过此谱,只能留待后人去考证了。
还有人认为最早的年谱是五代时后唐赵风、张昭远所编《唐懿祖纪年录》一卷、《唐献祖纪年录》一卷及赵风编《太祖纪年录》20卷,理由是三人均仕唐为将,后被子孙追谥为帝,而此三书都是按年叙述其个人史事,应归于年谱。不过,这个问题早在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中已有定论,三书均被归入了实录类。即或是三人活着时未称帝,然此三书也还是按实录体编写的,实录与年谱虽然同是以年系事,但彼此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实录一般只记起居、言行,没有背景资料等相关资料,而年谱则不然,一般不收或少收起居、言行,而注重谱主事迹及其他各种相关资料。
学术界通常认为年谱始于宋代,或者说,现存最早的年谱存在于宋代。据作者不完全统计,现存及见于过去目录与其他著作记载的宋人所编年谱大约有165部,其中为前代人所编年谱59部,其余是为本朝人所编。在为前代人所编年谱之中,唐人年谱占了很大部分,唐代著名文人大多都有宋人为之编谱,有的还不止一部,如杜甫就有12部、韩愈7部、白居易7部、柳宗元2部,其余如王通、李白、颜真卿、元稹、李德裕等,也都有谱,有些还被刻入本人诗文集中,得以留传下来。在宋人为前代人所编谱中,比较典型的还有孔子谱9种,从这个数量亦可看出宋代儒家思想的地位。此外,为陶渊明编的谱也有5种,为太上老君和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编谱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读本_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 插图1
书籍《中国读本_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读本_中国的年谱与家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