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作者:陈思和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1
ISBN:978-7-301-21650-7
价格:45.00元
目录
CONTENTS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一讲 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
一、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二、细读文本与文学元素
三、文本细读的几种方法
四、简短的结语
第二讲 中国新文学第一部先锋之作:《狂人日记》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
二、吃人意象的演变
三、《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第三讲 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
一、为什么要选讲《知堂文集》?
二、几篇散文的解读
三、对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艺术的感受
第四讲 现实战斗精神的绝望与抗争:《电》
一、为什么要讲巴金的《电》?
二、解读《电》的几个问题
三、《电》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立场
第五讲 新文学由启蒙向民间转向:《边城》
一、理想化的翠翠和理想化的“边城”
二、人性的悲剧
三、由启蒙到民间
第六讲 人性的沉沦与挣扎:《雷雨》
一、说不清楚的《雷雨》
二、《雷雨》解读中的几个问题
第七讲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
一、德语文学春风吹拂下的萧萧玉树
二、《十四行集》的解读
第八讲 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
一、民间和启蒙的汇集与冲撞
二、《生死场》的文本解读
第九讲 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骆驼祥子》
一、市民文学的代表
二、《骆驼祥子》的文本解读
第十讲 浪漫·海派·左翼:《子夜》
一、《子夜》中两个艺术元素:浪漫和颓废
二、《子夜》解读中的两个问题
三、海派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左翼立场
四、《子夜》的创作思维模式
第十一讲 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
一、张爱玲与都市民间的关系
二、《倾城之恋》的文本解读
三、人生的飞扬与安稳
第十二讲 怀旧传奇与左翼叙事:《长恨歌》
一、《长恨歌》成书前后的怀旧热
二、《长恨歌》的结构与叙事
三、王安忆的上海叙事与当代都市生活
第十三讲 “文革”书写与恶魔性因素:《坚硬如水》
一、文学创作中的恶魔性因素
二、《坚硬如水》的文本解读
三、当代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与恶魔性因素
第十四讲 法自然与重返民间:《秦腔》
一、法自然的现实主义:细节的展示、时代信息
二、精神性:疯子引生作为叙事者的意义
三、艺术手法:细节铺展与直观性的表达
四、秦腔:文化衰落与重返民间的想象
第十五讲 站在诺贝尔讲坛上的报告:《讲故事的人》
一、莫言的创作与诺贝尔文学奖
二、文本解读:在讲故事的背后
修订版后记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第一、二批近50种将在2004年内出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出任这套书系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来自全国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各书的撰写。到目前为止,这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
本书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多数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都已经规定和设计了通识课(通选课)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之外,选修一定比例的外专业课程,包括供全校选修的通识课(通选课)。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学校虽然在努力建设通识课,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少统一的规划,到底应当有哪些基本的通识课,可能通盘考虑不够;课程不正规,往往因人设课;课量不足,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少有真正适合通识课教学的教材,有时只好用专业课教材替代,影响了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这方面情况稍好,其他普通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医、农类学校因为相对缺少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加上很少有可供选择的教材,开设通识课的困难就更大。
这些年来,各地也陆续出版过一些面向素质教育的丛书或教材,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到底应当如何建设好通识课,使之能真正纳入正常的教学系统,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许多学校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由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起,联合了本校和一些兄弟院校的老师,经过广泛的调查,并征求许多院校通识课主讲教师的意见,提出要策划一套大型的多学科的青年普及读物,同时又是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这项建议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的支持,并由他牵头,组成了一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相当影响力的编审委员会,实际上也就是有效地联合了许多重点大学,协力同心来做成这套大型的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历来以出版高质量的大学教科书闻名,由北大出版社承担这样一套多学科的大型书系的出版任务,也顺理成章。
编写出版这套书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国各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本书系的编写、出版和推广,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通识课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中,使这一类课程的学科搭配结构更合理,更正规,更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从而也更方便全国各大学设计和安排这一类课程。
2001年年底,本书系的第一批课题确定。选题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知识结构的需要,也参考了一些重点大学的相关课程安排。课题的酝酿和作者的聘请反复征求过各学科专家以及教育部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并直接得到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第一批选题的作者当中,有一部分就是由各大学推荐的,他们已经在所属学校成功地开设过相关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