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使用手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再版序言
首版序言
前言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
第一章 基本的理念
和谐绝非讨好
看开而非看破
圆通绝非圆滑
尊重而不盲从
第二章 工作的原则
流汗不流血
做事不坐牢
卖力不卖命
争气不争功
第三章 沟通的现象
先说往往先死
不说也是会死
最好说到不死
行动胜过语言
第四章 沟通的真谛
三大特色
上下界限
要用看的
不说好话
第五章 人我的分寸
弄清楚对方是谁
小心才不会上当
凡事求自己合理
当心“程咬金”系统
第六章 两可的拿捏
错的骂,对的也要骂
听的骂,不听的也骂
不让不好,让也不好
自己应该合理坚持
第七章 是非的判断
是非很难分辨
怎么说都有理
让制度背黑锅
圆满中分是非
第八章 凌乱的秩序
乱中才能看出理来
凌乱正是情的交流
不明言启发有心人
部属应该适时请示
第九章 会商的技巧
会而不议
议而不决
决而不行
由情入理
第十章 合理的兼顾
好不好都犯忌
听不听都可以
找不找都不行
罚不罚都有理
结语 中国人的包装哲学
·曾仕强教授
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培训大师。研究中国管理哲学近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曾任大学校长、教授多年,并长期担任企业经营顾问、高级培训师。现任时代光华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被誉为中国式管理大师、最受企业界欢迎的十大名嘴之一。
重要著作有:《中国式团队》、《圆通的人际关系》、《在中国如何当领导》、《管理的真相》、《从管人到安人》、《中道管理》等。
中国式管理
使用手册 曾仕强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式管理使用手册/曾仕强著.—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1
Ⅰ.①中… Ⅱ.①曾… Ⅲ.①管理学—研究—中国 Ⅳ.①C9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14399号
出版发行 广东经济出版社(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11~12楼)
广东经济出版社常年法律顾问:何剑桥律师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再版序言
自从《管理思维》一书推出以来,看过的朋友,都在热烈讨论一分法、二分法和三分法的思虑方式。愈有实际经验的人士,愈讨论得深入而有趣。初步的结论是“用三分法来思考、用二分法做决定、用一分法来执行”,果然深得其中的奥妙。
三分法看起来简单,应用起来却相当困难。很多人到了紧要关头,好像都跳不出二分法的陷阱。一不小心,就陷入二分法,弄得自己懊恼、后悔不已。
思维的表现,其实是管理行为。有什么样的想法,自然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我们透过哈佛大学研究出来的个案研讨法,把常见的管理行为加以分析和探讨,整理成这一本书。大家以此为镜,再和实际的情况配合起来,对照调整,反应普遍十分良好,认为很有帮助。
我们的管理行为,由于用之日久,反而不容易觉察。加上人在庐山,往往不知庐山真面目,因而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增加很多沟通、协调的困难。对这些管理行为,经过深入分析和比较之后,脑海里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旦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很快就能抓住要害和关键,可以轻松愉快地加以化解。
管理行为,如果牵连到管理者的性格,那就很不容易改变。但是,经过长期的考察,我们发现,就算不一样的性格,只要细心比较,明白其利害得失,大多会自动调整,表现出合适的管理行为。
把这一本书装在自己的脑海里,好像把水装在蓄水池里面一样。只要遇见类似的状况,把水龙头打开,水就自然流出来,可以及时应用。
广东经济出版社和时代光华公司联合推出本书的新版珍藏本,在封面和编排方面都十分费心,特此敬申谢忱,并请各界先进朋友,持续不吝指教为幸。
序于厦门市鼓浪湾
首版序言
个案研究是学习管理的有效方法,但是在中国社会推行起来相当困难,因为我们自己的个案很难建立。由于我们的习惯,通常“报喜不报忧”,个案已经失真,研讨的结果势必大受影响。如果据实编写,则难免有好有坏,于是有些人不高兴,有些人会受害,甚至有些人会因而提出抗议,当然后患无穷。不得已退而求其次,拿外国的个案来研讨,就算殚精竭虑,费尽心思,结果大都不能切合国情,顶多收到脑力激荡的效果,对实际管理的用处并不大。
行为科学以科学方法对人类行为做有系统的研究,自1950年以来,对管理的助益,十分显著。不过,专门拿西方人的行为来研究,只能够明白西方人的行为,却很难了解中国人的所言所行,毕竟没有太大的用处。
本书尝试以中国人的行为,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以期从中国人的行为来看我们自己的管理。我们不采取完整的个案,以免涉入太深,引发很多后遗症。我们采取片段的事实来加以分析和说明,应该比较贴切。由于范围不够广泛,内容不够深入,仅能勉强分成基本的理念、工作的原则、沟通的现象、沟通的真谛、人我的分寸、两可的拿捏、是非的判断、凌乱的秩序、会商的技巧以及合理的兼顾等十个项目,分别予以探讨。
许多朋友都承认,我们不需要刻意强调中国式管理,但是中国的风土人情,却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国人的管理,丝毫不容忽视。大家异口同声:“运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解决中国人的问题,的确事半功倍。”
有些人则认为:人的行为大同小异,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行为,说起来也差不多。这种看法很对,只是站在管理实务的立场,刚好和理论界重视“大同”部分相反,必须注重“小异”的部分。所以我们常常指称中国人如何如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人如此,西洋人相反”,而是“中国人和西洋人在这些方面有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而是“多”或“少”,才不至陷入“二分法”的不利困境。
还有一种常见的问题:“究竟中国人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的态度,秉持文化的立场:“凡是接受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依据而言行的人,不论其血统、出生地、国籍为何,都是中国人。”如果根本不重视中华文化,甚或鄙视中华文化,不依中华文化而行的人,在我们眼中,都已经不算是中国人。
中国人当然可能产生若干偏差行为,违背中华文化。但是,这些人明白正道以后,若能回归原点,产生正当的行为,便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有些人对中国人怀有成见,以致一辈子不了解中国人的行为,因而也不明白中国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式管理使用手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