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2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邵学清,1945年生,湖北孝感市人。大校军衔,副研究员。196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1970年3月入伍。调北京工作后,曾出任驻外使馆武官。
孙金城,1946年生,河南西平县人,大校军衔,副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系,1970年5月入伍。曾任某军区空军情报处长。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2册/邵学清,孙金城编著.—北京:现代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143-6398-2
Ⅰ.①中… Ⅱ.①邵…②孙… Ⅲ.①兵法—中国—古代 Ⅳ.①E89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05442号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2册
编  著:
邵学清 孙金城
责任编辑:
曾雪梅
出版发行:
现代出版社
通信地址:
北京市安定门外安华里504号
邮政编码:
100011
电  话:
010-64267325 64245264(传真)
网  址:
www.1980xd.com
电子邮箱:
xiandai@vip.sina.com
印  刷:
三河市金泰源印务有限公司
字  数:
825千
开  本:
710mm×1000mm 1/16
印  张:
47.75
版  次:
2017年10月第1版
印  次:
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43-6398-2
定  价:
108.00元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988年初版聂荣臻元帅题词
1988年初版原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题签
前言
在人类历史长河当中,战争的影子从未断绝过。人类的文明史,说到底是一部人类战争史。
古老文明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我国历史上战争频繁,我国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国古代不但战争频繁,军事斗争经验更是十分丰富,甚至将战争升华成了一种战争艺术。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媒介,就是中国古代战争的文化产物——兵法。
在我国古代,论兵之作卷帙浩繁,内容博大精深,气势恢宏豁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兵书”著作对我国军事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兵”字的含义在古代比较宽泛,具有士卒、军队、军事家、战争、军事、兵器、战斗、战法等多种意思。“兵”,就是军事的总称。因此,古人把研究军事方面的书籍称为“兵书”。《辞海》也把兵书定义为“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
兵书的产生,在商周之前。由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制度的发展,在西周前,我国历史上就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例如,约公元前1600年夏商之间的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之战,成汤采取设伏诱敌战术,引夏军就范而歼之。公元前1122年商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之战,周武王运用井亩阵法,正面佯攻,侧翼迂回,大败商军。显然,这些大规模战争已经运用了自觉的编制形式和战略战术。这说明,周代以前已经有了产生兵书的社会需求。同时,甲骨、青铜等文字的出现,为兵法的记录创造了条件。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西周以前一部完整的兵书了,但是有许多证据证明当时确实已经有兵书存在。例如,《武经七书》之一的《六韬》,虽然成书在春秋或战国时代,但所记的方略、兵器和军队编制形式有许多确实是西周时期的。春秋时期的孙武如果没有对前人的借鉴和学习,就能独立总结出从战略决定到战术运用的系统经验也是不可思议的。事实上,现存《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就引用了春秋以前的《军政》中的一段文字:“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想见,故为旌旗。”又如,《左传》等书多次援引春秋以前的《军志》和《军政》的文字,这些文字,也多是讲兵法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社会的发展和思想领域的开放给战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战争规模扩大,方式发生变化。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和军事著作,如孙武、吴起、孙膑、卫鞅、尉缭子、司马穰苴等。西汉初年,张良、韩信整理兵法,共得182家。经过删取,选定了38家。宋代官方选定的《武经七书》中,《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和《司马兵法》四篇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53家、790篇、图43卷。特别是被国内外称为“兵学鼻祖”的《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13篇,7000余字,在唯物论战争观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应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论断,成为两千多年间的至理名言。同其他兵法相比,《孙子兵法》视野更广,论述更深,实用性更强。因此,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孙子兵法》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享有盛名,对日本、欧洲等军事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的《孙膑兵法》,堪称“《孙子兵法》第二”。《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孙膑系孙武裔孙,大约与商鞅、孟轲同时期。《孙膑兵法》在《孙子兵法》和《吴子》等兵书的基础上,对先秦军事思想进一步发展。据载,《孙膑兵法》原书98篇,图4卷,但失传了1000余年。银雀山汉墓中发现的《孙膑兵法》,整理后为11000余字,30篇。
西汉末年,两汉之间,战争频起,出现了中国战争史上一系列著名人物,如刘秀、吴汉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中国再次陷入军阀割据局面,战争的次数和激烈程度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因此,曹操、诸葛亮等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应运而生。曹操在政治上雄才大略,在军事上也有许多创见。史载他曾著兵书多种,《曹公新书》受到唐太宗、李靖等名人的推崇。宋定《武经七书》时,只用曹操的《孙子注》。诸葛亮既是大政治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以“用兵如神”著称,在阵图和军事运输工具方面的创造对后世影响很大。陈寿的《蜀书》记载诸葛亮撰书目录,大多数是兵书,可见他的兵法著作也是很多的,可惜现在大多已不见流传了。
隋末的农民战争持续13年之久,隋后唐王朝统一和征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一直不断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2册》 - 插图1
书籍《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2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2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