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开放史——日中现代化的源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关于本书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东亚开放史/郑彭年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
ISBN 978-7-308-10541-5
Ⅰ.(1)东…Ⅱ.(1)郑…Ⅲ.(1)文化史-研究-东亚-近现代 Ⅳ.(1)K31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07066号
东亚开放史
郑彭年 著
责任编辑胡 畔
封面设计黄晓意
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07)
(网址:
http://www.zjupress.com)
排  版杭州大漠照排印刷有限公司
印  刷杭州杭新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710mm×1000mm 1/16
印  张17.75
字  数298千
版 印 次2012年10月第1版 2012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308-10541-5
定  价48.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571)88925591
关于本书
封面
图书信息
序言
导论:东西方新航路的开通与葡萄牙人东来
前编 西方文化初传日本
第一章 “东方使徒”沙勿略——天主教初传时代(1549—1552年)
1 少年时代
2 巴黎大学求学时代
3 耶稣会的创建
4 到印度传教
5 对日本的憧憬
6 启程赴日本
7 鹿儿岛登陆
8 从平户到山口
9 希望落空
10 重到山口
11 会见大友宗麟与返回印度
12 沙勿略的传教方针及其播下的种子
第二章 教会的发展——布教公认时代(1552—1587年)
1 时代背景
2 布教线的伸延
3 织田信长与天主教
4 两条不同的路线
5 神社寺院的破坏
6 巡察使范礼安赴日
7 教会改革和布教方针改变
8 有马镇纯的受洗
9 长崎开港与割让
10 教会与贸易
第三章 教会的繁荣——布教默认时代(1587—1614年)
1 从织田信长到丰臣秀吉
2 丰臣秀吉与天主教
3 托钵修道会士的来日
4 南蛮热
5 从丰臣秀吉到德川家康
6 教会最盛期
7 天主教大名
8 天主教在日本迅速传播的原因
第四章 教会的衰落——布教迫害时代(1614—1640年)
1 “圣腓力”号事件
2 庆长大殉教
3 德川幕府的禁教
4 平山常陈事件与元和大殉教
5 殉教与弃教
6 反抗与潜伏
第五章 开放与锁国
1 天正遣欧使节团的派遣
2 三浦按针的欧洲科学文化介绍
3 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4 庆长遣欧使节团的派遣
5 岛原起义与锁国
第六章 日欧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1 沙勿略及其后继者的日欧文化融合论
2 范礼安的日欧文化融合论和日本人观
3 弗洛伊斯的日欧比较文化论
4 南蛮文化的定义
5 南蛮文化的内容
6 南蛮文化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 耶稣教及其文化的传入
1 耶稣教初传日本
2 教会兴隆
3 基督教和日本文化
后编 西方文化初传中国
第八章 打破千年冰封
1 开教鼻祖之死
2 沙勿略的后继者们
3 中国传教的决策人范礼安
4 打破千年冰封
5 利玛窦的成功
6 圣保禄大教堂
7 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的建立
8 传教基地澳门
9 培养中国人传教士与派遣留学生
10 两名耶稣会士的东行记
第九章 基督教的接受与冲突
1 利玛窦的东西方文化融合论
2 耶稣会的科学传教
3 中国人对天主教的认识与接受
4 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
5 一个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赏识与接受
6 南京教案与“历狱案”
7 礼仪之争
8 一名为礼仪之争而死的皇家使者
9 反教言论与禁教
10 禁教余风袭击澳门
第十章 西方学术的接受与融合
1 天文历学
2 数学物理学
3 地理地图学
4 军事技术
5 医药生理学
6 建筑
7 绘画
8 音乐
9 哲学
10 科学图书著作
第十一章 轰开国门与基督教长驱直入
1 闭关自守
2 制造纠纷与武装挑衅
3 英国侵略政策的确立
4 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传教权利的确立
5 耶稣教的传入
6 天主教的再兴
7 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文教事业
8 传教士对西学传播所作出的贡献
书后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关于本书
 序言 
16世纪中叶西风东渐,西方科学文化以基督教(旧教)为载体,经由传教士之手,一路从澳门东传日本,形成“南蛮文化”;一路从澳门北传中国大陆,形成“天主教文化”。这两种文化对东方文化影响深远,成为东方现代化的源泉,促进了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在日、中两国现代化取得成功的今天,饮水思源、回顾历史,就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对当前科学文化的自主创新有所裨益。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由全人类共享。从本书可以证实,根据本民族的国情来引进并接受外来文化绝对是正确的道路选择。
这是一部学术著作,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出版决非易事。幸而浙江大学出版社鼎力相助,方得以问世。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桐乡 郑彭年谨识  
2011年10月   
关于本书
 导论:东西方新航路的开通与葡萄牙人东来 
14至15世纪,迅猛发展的欧洲工业及与之相适应的贸易,都要求有更多的货币作为交换手段,出产白银的德国无法提供。随着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欧洲社会的上层阶级追求豪华和积累财宝的欲望不断增大,不论贵族、市民、僧侣和国王,人人都渴望发财,个个成了财迷。然而财宝到哪里去找呢?他们从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中知道,印度、中国和日本是富有黄金和宝石的国家。虽然马可·波罗的记述有些夸大,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确实是依靠与东方贸易而兴盛起来的。东方的香料(胡椒、丁香、肉桂、生姜、豆蔻等)成了富家喜爱的调味品,阿拉伯的化妆品和神香、印度的珠宝、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都成了欧洲人喜爱的抢手货,许多人因经营东方贸易而发了大财。
怎样到东方去呢?600年前的欧洲,北方是天寒地冻的不毛之地,根本无法到东方。而走南方的传统商路呢?不行,强悍的阿拉伯人控制了君士坦丁堡,扼阻着东西方贸易要道。西方虽有可航行的大西洋,但因船只简陋和航海术不高,广阔的大西洋成了恐怖的深渊。14世纪末,正当欧洲人苦思冥想地要打开通往东方的航路之时 ............

书籍插图:
书籍《东亚开放史——日中现代化的源泉》 - 插图1
书籍《东亚开放史——日中现代化的源泉》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东亚开放史——日中现代化的源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