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正午时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正午时分/江晓原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ISBN 978-7-313-14275-7
Ⅰ.①中… Ⅱ.①江… Ⅲ.①科学技术-技术史-中国 Ⅳ.①N0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01087号
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正午时分
主 编:江晓原
出版发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地 址: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邮政编码:200030
电 话:021-64071208
出版人:韩建民
印 制:山东鸿君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787mm×1092mm 1/16
印 张:39
字 数:465千字
版 次:2015年12月第1版
印 次: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313-14275-7/N
定 价:470.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告读者:如发现本书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质量科联系
联系电话:0533-8510898
内容提要
本书是第一部既有高度学术价值、又能雅俗共赏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本书汇聚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全国一流学者,撰写各自领域研究最精深的专题,以百科全书“大条目”的形式串联起来,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历史全貌。全书上自远古,下迄当代,按照大致时间顺序分为五卷:《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每卷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思想。全书共300多万字,包含天学、地学、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等中国科技史所有学科,同时配备“名词简释”、“中西对照大事年表”,各卷末附全书总目录,方便检索使用。
《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总序
江晓原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通史类著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缺乏合适读物。这种著作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学术性的,编纂之初就没有打算提供给广大公众阅读,而是只供学术界使用的。另一类则面向较多读者,试图做到雅俗共赏。
第一类型中比较重要的,首先当数由李约瑟主持、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从1954年开始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因写作计划不断扩充,达到七卷共数十分册,在李约瑟去世之后该计划虽仍继续,但完工之日遥遥无期。该书在20世纪70年代曾出版过若干中文选译本,至1990年起由科学出版社(最初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出版完备的中译本,但进展更为缓慢。
进入21世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持了一个与上述李约瑟巨著类似的项目,书名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由卢嘉锡总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凡3大类29卷,虽成于众手,但克竟全功。
第二类型中比较重要的,很长时间只有两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杜石然等六人编著,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此书虽不无少量讹误,且行文朴实平淡,但篇幅适中,提纲挈领,适合广大公众及初学中国科学技术史者阅读。
至2001年,始有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五卷本《中华科学文明史》,该书系李约瑟生前委托科林·罗南(Colin A. Ronan)将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已出各卷及分册改编而成的简编本,意在提供给更多的读者阅读。在李氏和罗南俱归道山之后,上海人民出版社从剑桥大学出版社购得中译版权,笔者组织了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师生为主的队伍完成翻译。后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将五卷本合并为两卷本,于2010年、2014年两次重印。但此书中译本只有130余万字,且受制于李氏原书之远未完成,内容难免有所失衡,故对于一般公众而言,仍非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理想读物。
笔者受命主编此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之初,与诸同仁反复商议,咸以为前贤上述各书珠玉在前,新作如能在两大类型之间寻求一折衷兼顾之法,既有学术价值,亦能雅俗共赏,则庶几近于理想矣。有鉴于此,我们在本书编撰中做了一些大胆尝试,力求接近上述理想。择要言之,有如下数端:
其一,在作者队伍上,力求“阵容豪华”——尽可能约请各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著名专家撰写。此举目的是确保各章节的学术水准,为此不惜容忍写作风格有所差异。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两位前任所长刘钝教授(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现任主席)和廖育群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理事长),以身垂范,率先为本书撰写他们最擅长的研究内容,群作者见贤思齐,无不认真从事,完成各自的写作任务。
其二,在内容上,本书不再追求面面俱到。事实上,如果全面贯彻措施一,必然导致某些内容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作者。所以本书呈现的结构,是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疏密不等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点,而这些点都是术业有专攻的名家之作。
其三,在结构上,借鉴百科全书的“大条目”方式。全书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分为五卷:I《源远流长》,II《经天纬地》,III《正午时分》,IV《技进于道》,V《旧命维新》。每卷中也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
其四,全书设置了“名词简释”和“中西对照大事年表”,凡未能列入专题而又为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史所需的有关情况及事件,可在这两部分中得到了解。
本书虽不能称卷帙浩繁,但全书达300余万字,篇幅介于上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之间。在功能和读者对象方面,也力求将上述两大类型同时兼顾。
或曰:既然公众阅读130余万字的《中华科学文明史》尚且有篇幅过大之感,本书篇幅近其三倍,公众如何承受?这就要谈到“大条目”方式的优点了,公众如欲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某个事件或概念,只需选择阅读本书相应专题即可,并不需要通读全书。而借助全书目录及“名词简释”和“大事年表”,在其中查找相应专题却较篇幅仅为本书三分之一的《中华科学文明史》更为便捷。
同时,“大条目”方式还使本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百科全书”,由于条目皆出名家手笔,采纳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各个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的学术价值显而易见。即使是专业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正午时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