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智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llected Works of Carl Gustav Jung
Simplified Chinese language edition arranged through Stiftung
der Werke von C.G.Jung c/o Paul & Peter Fritz AG, Literary Agency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9 by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12-30号
书  名 东方的智慧
作  者 【瑞士】C. G.荣格
译  者 朱彩方
责任编辑 刘静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79333
关注我们的微博: @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编委会
出版说明
导读 道心惟微,精义入神

《西藏大解脱书》的心理学阐释
《西藏度亡经》的心理学阐释

瑜伽与西方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序言
东方禅修的心理学
印度的圣人

《易经》序言
译名对照表
注释
编委会
顾问 Murray Stein Thomas Kirsch John Beebe Paul Kugler Joe Cambray
主编 申荷永
副主编 杨韶刚 冯川 王浩威 高岚
主编助理 徐维东 张敏 陈侃 杨登乐
编委 成穷 吴和鸣 朱彩方 范红霞 李孟潮 蔡成后
出版说明
“荣格精选集”简体中文版由瑞士苏黎世荣格作品基金会授权译林出版社出版。译本以20卷的瓦尔特出版社德文版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英文版为底本,由申荷永教授精选其中关键篇目,并组织专业译者进行译介,意在向广大读者介绍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要旨。书中边码为原书段落码,方便读者检索。书中保留荣格原注、英译注、英编注,并增补了部分中译注,详细的参考文献可见http://www.yilin.com/Book/BookView?BookID=9283,希望有助于读者研读查考。《东方的智慧》节选自Jung,C.G.Psychology and Religion:West and Ea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8,pp.471-608。
译林出版社
导读 道心惟微,精义入神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与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刻渊源。他本人曾研习汉字,熟读《易经》和儒家经典,对于道家和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及其象征,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与发挥。他也曾访问印度,研习瑜伽,深受曼荼罗的吸引。荣格为卫礼贤翻译的《易经》作序,为《太乙金华宗旨》撰写评论(《金花的秘密》),为《西藏度亡经》和《西藏大解脱书》做专门介绍,也曾有“瑜伽与西方”、“东方禅修的心理学”和《昆达利尼瑜伽心理学》等专著……这些特殊的著述至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东方的智慧》由《荣格全集》第11卷《心理学与宗教:西方与东方》中的第二部分组成,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荣格对于东方文化、宗教与哲学的观点与思想。
1939年,六十四岁的荣格撰写了关于《西藏大解脱书》的心理学评论,在其“《西藏度亡经》的心理学阐释”(1935)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了佛教的心理学意义,表达了他从藏传佛教中所受到的启示。
《西藏大解脱书》,顾名思义,乃涉及生死轮回之终极解脱。荣格将其称为“自性解脱”。我们将荣格的“自性”,赋予其汉字本来所具有的,以及为中国文化所注入的基本内涵,其中已有“心之本性”在。而心与心性,也正是荣格梳理《西藏大解脱书》要义的关键线索。在荣格看来,其分析心理学的方法,如超越性功能和积极想象,“也许会让我们找到通向《西藏大解脱书》所指的‘心’的捷径。这是一颗创造意象的心,是让统觉独具特色的所有那些模式的母体。这些模式在无意识的‘心’里与生俱来,是它的结构性成分;这些模式本身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神话的主题更普遍或不那么普遍,甚至能解释在哪里传播性的迁徙尤其不可能。梦、幻想和精神病所表现出的意象与神话的主题是一致的……”于是,荣格认为,因为无意识就是本初之心,所以创造力的品质也就与此有关。在《西藏大解脱书》的评论中,荣格坦诚“向心的本性致敬”,认为出离意识状态的心便是“真心”,这也是其分析心理学所追求的自性。
在研究《西藏大解脱书》之前,1935年,荣格写下影响深远的“《西藏度亡经》的心理学阐释”。在荣格看来,《西藏度亡经》蕴含着“巨大悲悯和关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刻洞见”。他称自己一直将其作为随身伴侣,并且坦言,“不但我个人的许多思想和发现受到其启发,我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极深远的洞见”。其中的启发,依然是生死解脱,对话灵魂。
在荣格看来,“(《西藏度亡经》)包括了佛教心理评论的精华;正因为如此,我们真的可以说它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借助《西藏度亡经》的思想,荣格认定,以“心灵(灵魂)对话”为主题的《西藏度亡经》,呈现出“伟大的心理学真理”;它并不仅是为葬礼而作,而是用以引导死者的亡灵,实际上,更是为了生者与往生。于是,在荣格看来,《西藏度亡经》所传达的秘意,便是要恢复人已失落的“灵魂”,灵魂中的神性,以及所需要的通过仪礼。而这种“通过仪礼”中所叙述的方法,对于西方的精神分析或无意识心理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荣格自己在其《红书》中的描述,与“灵魂对话”,以及“重获灵魂”,本来正是其分析心理学的方法与目的;其《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也曾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
“瑜伽与西方”是荣格1936年撰写的专论。荣格明确表示,他将瑜伽视为一种东方的身心与心性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创造某种精神性质,使得超越意识的直觉得以呈现。于是,荣格认为,“显而易见,瑜伽是一种完美、恰当的方法,它能使身、心合一,形成一个确定无疑的整体。由此,修炼者可以获得一种心理气质,这种气质能产生超越意识的直觉”。对荣格来说,瑜伽追求宇宙万物合一的努力,也是东方智慧的象征,也正是西方人所需要 ............

书籍插图:
书籍《东方的智慧》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东方的智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