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的库藏记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一个演员的库藏记忆
作者:李立群
品牌方:九久读书人
目录
版权信息
序
Chapter1 演员的库藏记忆
回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赖声川·“二十年一觉飘花梦”
情绪领导感官
感官记忆
欧阳锋是这样演的
一朵山花,还会开
没有“规矩”,才天真
松·开
如何让你笑
新闻变成连续剧
戏梦人生
说谎的艺术
演员要怎么干一辈子
演员,老了
上海一九七六
姚老就像一盏灯
难忘老演员
春去春又回
莎士比亚来了
最近老是不出汗
我与世界
没什么不快乐
我被莎士比亚杀了
Chapter2 幕后人生
老师,真有意思
练拳,是一辈子的事
另一种黄昏
把这篇念给“她”听
大姐的苹果
登陆艇中的海军回忆
愈活愈回去
上一代的眼神
台风算什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海上花絮(上)
海上花絮(下)
Chapter3 单口相声
喜马拉雅之旅
贺兰山下
回味啊,人生
台湾怪谭
春暖花自开
“疯”与“半疯”
枫树的春天
原来我是一个“塔利班”
我的馄饨摊
好酒
附录《南方人物周刊》专访
我是不是观众叫不出名字的演员?
序
这本书,说起来是一本“演员的库藏记忆”,其实就是一本“闲书”,如果被你闲来翻翻,也就顺便知道点“闲事”,天下的闲书,不胜枚举,太多了,能翻着的,就算“有缘”,算“神交”了,谢谢。
有学问的人写书,像安安静静的聊天,却“掷地有声”,我写的书,不用人告诉我,我早就知道,是属于没学问这一边的,属于“囫囵吞枣”型,翻完了,就翻不出什么来了。那我还出书干吗?到今天我也没明白,人家建议我出,我就出了,就像演戏,经常是人家要我演,我就演了,不挑戏,不等戏,“戏”来“戏”去,百味杂陈,等一切都过去了,才知道哪些是“陈芝麻,烂谷子”,哪些是“挑战”或“混战”。大多是初具腹稿的即兴表演,收放太自如,自由得……自由得都被拘束了。
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坚强”只不过是心里头飘过的一个词,或者是由人的手写出来的文字而已。包括“浪漫”,何尝又不是如此,“虚无缥缈”还是“白纸黑字”。走进还是待在外头?自己明白。在很多领域里,真的在瞎逛、瞎溜达的人,其实也不多。
这本闲书里,如果还能感受到什么高明的词儿,跟“思想”又沾边儿的,都不是我写的,是我多年来深爱的两本书,叫《静思手札》,叫《省思杂记》,听这名字,好像比我这本书还闲,其实不然!它们是有学问的人多年来慢慢存出来的、长出来的“话”,被我直接、或者引申、延伸地用了,它们的作者叫“黑野”,其实他又白又胖,这是笔名,真名应该是台大中文系资深教授柯庆明,他写了一堆书,多半我看不懂,就这两本,深得我心,深受影响,像老朋友、老师、老哥儿们,特别谢谢他。
2007年7月10日于温哥华
Chapter1 演员的库藏记忆
回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九八四年吧!我还在靠全省“走透透”的到处作西餐厅秀为生,同一年认识了从美国学戏剧回来的赖声川,大家一见投缘。
本来,赖声川曾经和兰陵剧坊的金士杰、李国修讨论过一个想法,他觉得“相声”这个文化在台湾好像消失了,或者说“死了”,当时那个十年左右,确实在媒体里,已经极少听得到相声的表演,上一辈精彩的相声演员,去演电影的演电影,开集邮社的开集邮社,到美国移民的移民,其他的相声演员也多半因为生活所迫,为了糊口,能改行也就自然地改行了,所以各种北方相声、南方滑稽、说说唱唱等节目,渐渐地真听不到了,而且有十几年的光景,没了!
我在刚出道的那几年中,二十八岁那年吧!参加一部电影的演出,巧遇了小时候的相声偶像演员,魏龙豪先生。我去跟魏叔打招呼,表示敬爱之意,魏叔也知道我这个新演员,不见外地聊起天来。我当然也像现在有许多人问我一样的问题,我也很关心很期盼地问魏先生:“为什么这些年在收音机里都听不到你们精彩的相声表演了?”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魏先生百感交集的表情……重点就是说,环境不行了,新段子难产,老段子听多了,收入过于微薄,社会地位偏低云云。同时也很感慨地说,许多好友也劝过、鼓励过他们继续坚持下去,包括葛小宝先生也曾三番五次地激励过他。但是,他还是不后悔不再讲相声了,所以他们那几位也就各奔东西各自生活去了。
话说当年赖声川与李国修、金士杰在兰陵剧坊相识,合作过,彼此都颇为信任,本来是他们三个人要做一个相声剧,主题是“文化”这个东西,会因为一个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但是不再被需要的时候,“文化”这个东西就会自然地、悄悄地跟我们说再见了,“文建会”也好,“文化部”也好,花再多钱想去复兴它,或者挽留它,也未必有用。这个主题不错,换句话说,他们想用一次“相声剧”的演出,来表示对相声在台湾消失作一个哀悼,就是替相声写一个祭文吧!这就更好玩儿了。
可是金士杰当年得到一个基金会的赞助,到美国游学去了,声川和国修就找上了我,一聊,我说好哇!相声我从小就爱听啊!可是爱听不表示就能讲啊!更别提怎么编写、怎么创作啦!于是,三个人把当时海峡两岸所有出名的相声演员的录音带,收集了个差不多,开始听,听了又听,记下笔记,讨论,我和声川又去听过一次魏龙豪先生的演讲,谈相声的结构法,最主要的还是三个人听了很多的录音带,而且还有心有意地去里面找方法,找为什么。
表演工作坊初创时,三人拍《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宣传照
找了一段时间以后,也不管是否有三年拜师,五年出师,或者什么“说”“学”“逗”“唱”“捧”等相声的基本动作一定要纯熟啦等等条件,就凭着赖声川,一个让我们俩信得过的舞台创作导演,还有国修编、写、演过电视短剧,我也演过不少短剧和两千场左右的西餐厅秀的经验,再加上我们对相声的热爱,就不论成败,也没什么压力的,便开始替相声写起“祭”文来了。
说起祭文这个意思,让人觉得生命这个东西“生与死”的关系,往往透过某一种仪式性的东西,或者说,一篇有感情的祭文,或者说,重新演义出死与生的关系,或者说,就当他还没死,还在活着。这是种虚中带实、实里又带着几分诡异,然后手法上又是寓传统于现代的,以相声的方式说出来的语言戏剧。在我们三人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心态下,该做历史调查的去做历史调查,有感而发就别憋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个演员的库藏记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