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马家军阀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起家于清末之际
第一节 溯根源早期概要
第二章 发展于民国时期
第一节 马福祥南京供职
第二节 马鸿宾甘宁主政
第三节 马鸿逵宁夏称王
第四节 马麒雄踞青海
第五节 马麟继承兄业
第六节 马步青由官而富
第七节 马步芳称霸西北
第八节 马仲英四省纵横
第三章 终结于解放战争
第一节 打内战出兵助蒋
第二节 争权利联合告吹
第三节 马继援惨败出走
第四节 马鸿宾光荣起义
第五节 马鸿逵先走后败
第六节 缠官司结局堪悲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
  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仲保
  新中国建立以前,出现于河州回族的马家军阀对甘、宁、青以至大西北政局影响之大,延续时间之长,是其他任何统治者都不可比拟的。他们主要是三大家族:一是马占鳌家族。马占鳌率众起义反清又降清,于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
年被清廷改编为河州镇马队三旗,马占鳌为督带兼中旗旗官,得六品军功顶戴,官至补用总兵。这是他们成为正式官兵、掌握军权之始。马占鳌去世后,其子马安良继统其众。马安良入民国后为国民党甘肃支部长、甘肃提督,一度左右甘肃政局。其三子马廷勷为凉州总兵,后改镇守使;四子马廷贤占据天水,称雄陇南。二是马千龄家族。马千龄是马占鳌起义反清又降清中的重要人物。其子马福禄为光绪年间的武进士。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中,他募兵成立安宁营,随董福祥镇压起义的回民,为记名总兵。又随董福祥入京畿,任简练军统领,其弟马福祥为帮统。八国联军入侵之际,马福禄部及其他各部与义和团一起,将侵略军阻击于廊坊,被史家称之为“庚子第一场恶战”。后马福禄部调守正阳门,攻东交民巷使馆区,马福禄及从弟等战殁,清廷追授马福禄振威将军。马福祥继统其众,随董福祥守卫北京城,与八国联军鏖战。城陷后退出,又奉命扈驾至西安。后任靖远协副将、西宁镇总兵。入民国为宁夏镇总兵,为其家族主政宁夏之始。后晋升为上将衔,又为绥远都统、西北边防会办。
1928
年起到南京,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先后为青岛市长、安徽省政府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禄之子马鸿宾,历任宁夏镇守使、师长、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甘肃省政府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其子马惇靖为军长。马福禄之子马鸿逵历任总统侍从武官,旅、师、军长,第十五路总指挥,宁夏省政府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其长子马敦厚为骑兵旅长,次子马敦静为师、军长,宁夏兵团总指挥,代理宁夏省政府主席。三是马海晏家族。马海晏为马占鳌起义反清的一员战将。庚子前夕随董军入京为旗官,参加抗击侵略军之战,因劳累过度逝于宣化之行军途中。其子马麒继统其众,扈驾至西安,回甘后隶属于马安良,为副将、参将;入民国为西宁镇守使,是其家族主政青海之始,
1930
年为青海省政府主席。他病故后,其弟马麟继任为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麒长子马步青为骑五军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次子马步芳历任营、团、旅、师、军长,集团军总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长官。其独子马继援为军长、兵团司令、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马海晏之侄孙马仲英,最后虽仅为师长名义,但其从反国民军开始,率众纵横甘、青、宁、新四省,诛杀甚多,影响亦甚大。以上为三家族直系近支,至于远支马姓及他姓之为高官者尚多。有统计云,仅民国以来,河州一地先后出现省长(省主席)
7
人、军长
9
人,师旅长
38
人,厅长、专员、县长更是数以百计。一县之内,确切地说河州西乡一隅即出现如此众多的显赫军政官员,恐为历史所罕见。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河州马氏回族三家家族确有其功绩。先是率众起义形成一定影响,后是降清后镇压起义回民,对清廷有“功”,例得封赏,形成一定势力,再与八国联军血战又扈驾,对中华民族立有不朽之功。此即理所当然地为起家之老本。二是民国时期,为产生军阀的适宜土壤。辛亥革命后,清末掌权掌兵者大多顺理成章地变为民国新贵,形成大大小小的军阀集团,所谓北洋军阀直系、皖系,分化出冯系,他如奉系、桂系、川系、晋系,遍及全国,在在皆然。河州马氏不会例外。三是马家军阀独特的传承关系。其官职多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相互间又多姻娅相亲,故“一荣俱荣”;众亲同荣,独枯则不易。且亲子之中亦择优而传,继承者多为有竞争能力者。其下所用之人,首选为“甘、马、河、回”,非此难以入选,少数仅为屡经考验为对其忠贞不贰者。故能数代相传,延续而不替。四是他们在宦海遨游中,善于观风转舵,随时易帜,拥附强者。袁世凯当国,拥袁;北洋把持中央,依北洋;冯玉祥到西北,附冯;中原大战蒋胜,即投蒋。顺时俯仰,左右逢源,固然煞费苦心;惟其如此,才得长存而不倒,乘势而发展。
  “军阀”一词,旧《辞海》(1947
年版)释云:“军人拥兵自卫,只图扩张地盘,发展个人势力,不顾国计民生者,称军阀。”新《辞海》(
1979
年版)释云:“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如民国时期北洋系统内之军人集团。”两种解释相比较,窃以为后者比较客观。其实,“军阀”之“阀”,是从“阀阅”而来,“阀阅”亦作“伐阅”,《汉书·车千秋传》注:“伐,积功也;阅,经历也。”可见,有功劳有经历,才得以称伐。“军阀”,当是有军功有经历者。它不是贬义词,应是褒义词,至少是中性词。至于某一军阀之好坏,全视其所作所为而定。军阀之举措,应是有对有错,有是有非,有功有过。其功其劳必录,其过其罪不掩,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一本于真,是为本书之大旨。
  民国以来的大小军阀,有其共性,即争夺地盘,扩充军队。以军队保地盘、争更大之地盘;以地盘征粮饷、抽壮丁,以扩充更多之军队。地盘与军队交互增长,以扩大其势力。西北马家军阀也不例外。这在马鸿逵时代之宁夏、马步芳时代之青海最为突出。两省在其统治期间,都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税捐,以横征暴敛,竭泽而渔,遂使广大百姓力所不胜,日渐贫困,苦不堪言。两省征兵抓兵为害尤甚。青海当时不足100
万人口,扩兵至
15
万之多。宁夏当时人口仅
70
万,扩兵也近
10
万之众。敛财与抓丁,形成猛于虎之苛政。
  一般说来,军阀大多有 ............

书籍插图:
书籍《西北马家军阀史》 - 插图1
书籍《西北马家军阀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西北马家军阀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