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称呼语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博士文丛
《红楼梦》称呼语研究
陈毅平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红楼梦》称呼语研究/陈毅平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博士文丛
ISBN 7-307-04605-9
Ⅰ.红… Ⅱ.陈… Ⅲ.红楼梦—人物—称谓—研究 Ⅳ.①I207.411 ②H13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57316号
责任编辑:春 风 责任校对:程小宜 版式设计:支 笛
出版发行:
武汉大学出版社
(430072 武昌 珞珈山)
(电子邮件:cbs22@whu.edu.cn 网址:www.wdp.com.cn)
印刷:武汉中远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9.125 字数:187千字
版次:2005年7月第1版 2005年7月第1次印刷
ISBN 7-307-04605-9/I·288 定价:16.50元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凡购买我社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与当地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中 文 摘 要
对《红楼梦》称呼语的全面研究一直是红学的一项空白。本书试图从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具体地研究《红楼梦》中人物之间选用称呼语的情形,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本书主要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在会话中如何指称对方、他人或自己,进而揭示通过所选用的称呼语来反映或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态度或情感的一般规律。
全书共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交代称呼语研究的5个背景问题:称呼语的含义、称呼语研究的意义、称呼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红楼梦》版本及研究方法。凡是在会话中用以指称对方、他人或自己的词语,都在本书研究之列,我们统称之为“称呼语”。本书所指的“称呼语”,包括但不限于用称谓名词来指称的称呼语;包括但不限于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包括但不限于当面招呼的称呼语。
称呼语包括称语和呼语。称语是用于指称的称呼语,呼语是用于招呼、呼唤的称呼语。呼语仅用于当面招呼对方,称语不仅有当面指称对方的对称,还有自称和他称。呼语和称语除了功能不同(呼语用于招呼对方,称语用于指称某人),在使用范围、构成特点方面也不尽相同。称呼语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意义。第一,研究称呼语有助于加深社会语言学中的礼貌语言研究。称呼语是最直接反映人际关系以及对人态度的语言形式,因而称呼语研究是研究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可从一个侧面深化礼貌语言研究。同时,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恰当地使用称呼语以维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语用学和修辞学非常关心的问题,称呼语研究必将深化语用学、修辞学的研究。此外,称呼语往往因文化、民族而异,不同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会通过称呼语得到体现。因此,称呼语的研究必将丰富文化学、民族学的研究。再者,对《红楼梦》虽然有较广泛的研究,但还没有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等理论来全面审视其称呼语。因此,从红学研究的角度看,本课题应该说也是有价值的。称呼语研究的实用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跨文化交流具有指导作用,二是对语言教学具有参考价值。称呼语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红楼梦》称呼语研究一直是被忽略的一隅,亟待加强。本书采用的版本为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鉴于该书后四十回著作权目前尚有争议,本书仅将前八十回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静态与动态结合、穷尽统计与逐类分析结合、描写与比较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分两节解析《红楼梦》称呼语的构成,一是称谓系统与非称谓系统的称呼语,二是复合式称呼语。前者主要讨论单词式称呼语,后者重点研究比单词式称呼语结构复杂的组合式称呼语。称呼语可分为称谓系统与非称谓系统两大类。称谓系统的称呼语是约定俗成的有纵向或横向关系的称谓词语。凡是用不从属于一定称谓系统的词语来指称的,我们称之为非称谓系统的称呼语。称谓系统的称呼语又分亲属称谓系统的称呼语和社会称谓系统的称呼语。就亲属称谓系统的称呼语,我们从对称、他称和自称三方面探讨了平辈之间的称呼、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以及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非称谓系统的称呼语分四类:姓名称呼语、指代称呼语、名词称呼语以及单纯“的”字结构称呼语。各类下又分细类进行描写。复合式称呼语是指由一个单词添加别的语素构成的、或者由两个或多个词合成的称呼语。《红楼梦》中的复合式称呼语主要有五类:附加式、同位式、联合式、偏正式、复杂的“的”字结构。以上两节均有称呼语简表备查。
第三章分析《红楼梦》称呼语的礼貌色彩和情感表达的形式。情感因素的正极是礼貌性称呼,这是主要的,尤其需要讲究,研究礼貌语言不能不研究称呼语。情感因素的负极是礼貌性称呼的反面,即反礼貌的称呼。情感因素的正极和负极相反相成,有不同的层级,构成称呼语的情感链。第一节将《红楼梦》里称呼语的情感因素分为八类,其中尊称、敬称、昵称、谦称是礼貌性称呼,属于礼貌语言,可视为礼貌称呼的正极;傲称、蔑称、詈称与礼貌语言相悖,可视为礼貌称呼的负极;谐称是中间态,或近于昵称,或近于蔑称。这一节探讨的是称呼语相对静态的一面。第二节讨论称呼语情感表达的活用,也就是称呼语动态的一面。
第四章旨在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和功能语法的观点来审视《红楼梦》中称呼语使用的制约因素。根据会话中称呼语使用的实际,我们将称呼语使用的制约因素分为五个方面:时空、正式程度、语场、人际关系、语篇。时空是指交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正式程度是指交际的正式与非正式;语场指交际的主要内容;人际关系是指谈话所涉各方的身份、地位等客观因素以及说话者的态度、动机等主观因素;语篇则指上下文对选用称呼语的影响。实际上,这五种因素可能交互错杂,但是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暂且将它们单独离析出来,以剖析书中称呼语运用所受到的制约。时间对称呼语选择的影响相对于空间而言不很明显。时间往往是渐变的,需要一定的跨度或间隔才能导致称呼语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红楼梦》称呼语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