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义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精神现象学》义解
作者:庄振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8-01
ISBN:978-7-300-27168-2
价格:188.00元
目录
CONTENTS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精神现象学》研究再出发
一 世界的合理性——近现代之争
二 《精神现象学》的出版过程、前期构思与题旨简论
三 当代通行的三种研究路径(自我实现、主体间性与学院意识哲学)及其特质
四 《精神现象学》的真正基点——作为世界本身的精神
五 篇章结构再审视
六 凡例
义解
序言 论科学认识
导引
正文义解
第一节 当代的科学任务
一 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
二 当代的文化
三 真理之为原则及其展开
第二节 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一 真的东西既是实体也是主体
二 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 个体的教养
第三节 哲学的认识
一 真实与虚假
二 历史的认识和数学的认识
三 概念的认识
第四节 哲学研究中的要求
一 思辨的思维
二 天才的灵感与健康的常识
三 结语
导论
导引
一 如何研究黑格尔辩证法
二 黑格尔辩证法前史
三 例示
四 小结
正文义解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
导引
一 何谓感性确定性
二 感性确定性的出路
三 解构之法
正文义解
第二章 知觉;物和错觉
导引
一 知觉的特征与地位
二 个体物何以不是自足的
三 本章思路
正文义解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性世界
导引
一 对规律问题的预备性分析
二 规律的结构与条件
三 规律思维与规律概念
四 小结
正文义解
第一节 力与力的表现
第二节 力的内在本质
第三节 颠倒的世界
第四节 无限性
第四章 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导引
一 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 系统的承认学说
三 欲望及其满足:主体性的出现
四 人与人之间的承认
五 自我意识的出路
正文义解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仆
一 双重的自我意识
二 对立的自我意识的斗争
三 主人与奴仆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意识
一 斯多亚主义
二 怀疑主义
三 苦恼意识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
导引
一 近代理性对世界的依赖与遗忘
二 理论:进步的抑或停滞的?
三 实践:个体的自我巩固
四 作为世界之审核者的近代理性
正文义解
第一节 观察的理性
一 对自然的观察
二 对纯粹自我意识及其与外部现实的关联的观察;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
三 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之间关联的观察;面相学与头盖骨相学
第二节 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而实现
一 快乐与必然性
二 心的规律和自大狂
三 德行与世界进程
第三节 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
一 精神的动物王国和欺骗;或事情本身
二 制定规律的理性
三 审核规律的理性
第六章 精神
导引
一 精神与世界
二 精神的“变形记”
三 小结
正文义解
第一节 真实的精神;伦理
一 伦理世界;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男人和女人
二 伦理行动;人的知识与神的知识;过失与命运
三 法权状态
第二节 自身异化了的精神;教化
一 异化了的精神的世界
二 启蒙
三 绝对自由与恐怖
第三节 对其自身确信的精神;道德
一 道德世界观
二 倒置
三 良心;优美灵魂;恶及其宽恕
第七章 宗教
导引
一 黑格尔所见的宗教
二 黑格尔宗教观的源与流
三 余下的思考
正文义解
第一节 自然宗教
一 光明本质
二 植物和动物
三 工匠
第二节 艺术宗教
一 抽象的艺术作品
二 有生命的艺术作品
三 精神的艺术作品
第三节 启示宗教
第八章 绝对知识
导引
正文义解
余论
参考文献
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绪论 《精神现象学》研究再出发
如果说近现代思想家中有谁能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肩,黑格尔一定榜上有名。而他的《精神现象学》又是西方哲学史上媲美《理想国》《形而上学》的一部经典著作。此书历来以晦涩难懂著称,且不说在普通读者那里,它那熔意识、知识、逻辑与历史于一炉的风格往往让人不明所以,单就专门的黑格尔研究界而言,对这部书的解读也是时异而常新的。在崇尚人的行动与征服的年代,人们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人的自我实现的书;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承平时代,欧美诸多学者大多只希望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挖掘书中主体间性[1]的资源,为他们有关商谈伦理、承认的斗争或社会性的学说背书;而在学院研究界,一股将近半个世纪的回到意识哲学的潮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黑格尔研究界。但遗憾的是,这三种路径虽然都各自在某个层次上反映了黑格尔的部分看法,但就《精神现象学》整部书而言,恰恰是黑格尔要在他的第三、四、五章中逐一加以突破的立场,而黑格尔自己的根本立场则是作为意义世界本身的精神,别无其他。
黑格尔的精神学说实际上是近代以来的世界观对自身的一次真正全面而深刻的反思。精神不是主观思维或其客观投射,而是意义世界本身,它固然必须通过个人来成全,但它首先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而实在的整体,是黑格尔所谓的“事情本身”。因此离开意义世界这个基本立足点来谈论《精神现象学》的种种做法,虽然也能抉发出书中的某些闪光点,但始终无法得其要领。现代哲学对近代思想所寻求的种种确定性都已失望,然而现代思想所揭示的那种有限性处境往往又导致人的迷茫无归,我们是时候深切反思近现代所共有的内在性世界观了。基于这一考量,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真正抱着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根据黑格尔自己在这部书的前五章中历尽艰辛后获得的那个立足点——精神,来重新审视与研究这部思想史名著,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与通行的种种解读既有部分交叠,又在根本点上大异其趣的一幅《精神现象学》图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精神现象学》义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