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家训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泱泱中华,上下传承了数千年的经典文化。在这些经典文化中,家训以一种家族世代相传的独特方式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家训,也称家诫,是历代精英人士对人生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长期在社会实践经验中积累起来的思想精华。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但是里面仍旧有许多晶莹璀璨的闪光点,有选择性地继承并发扬家训中的精华思想,并将其运用到今天的家庭教育中,能够更为有效地丰富如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合格健康人才。
每个时代都需要大批精英的推动,而每个时代也会涌现出叱咤风云的时代精英,然而,如果加以留心,便能发现,这些时代精英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甚至是来自于一个家族集团,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家风使然,每个家族,经过前辈的艰苦奋斗迅速崛起之后,为了能够将自身的成功经验传递下去,这就形成了家训。家训中的先进思想、经典箴言,能够让子孙后代终生受益。比如说晚清重臣曾国藩,他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家风甚严。当年不管多少公务缠身,他必定抽出时间为子女写家书,时常训诫他们。在曾家,男子“看、读、写、作”缺一不可;女子“食事、衣事、细工、粗工”须样样精通。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人们常说:“官宦之家,盛不过三。”然而,曾国藩的子孙后代直到今天仍旧活跃在祖国的各个行业,为祖国的发展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梁家子女“一门三院士”也得益于梁启超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给孩子找最好的老师,请顶尖家教,报考各种名目的培训班,满足孩子的最大学习需求,然而,教育效果为何往往却不像父母想象的那么理想呢?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它对孩子的性格、处世方式、智商等都会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将孩子送进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就一手教给学校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自孩子出生,父母就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因此,如何对孩子开展科学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而迫切的。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儿女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旺。
中国历代的名门家训是数千年来有识之士教子成才、修身齐家的成功经验,合理地继承并运用这些思想,对于下一代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本书正是针对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种种弊病,大胆萃取和吸收先人总结出来的优秀文化,将传统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合理地运用到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深入挖掘,发挥新意,为眼下的家庭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中华家训,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编者对历代名人家训精心遴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掘出了历代经典家训中的经典至理名言,对其作了深入科学的分析,并结合当今教育现状,配以生动鲜活的事例,总结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相信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读完本书定会受益匪浅!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孔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可谓功勋卓著。孔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他的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正统,至今,他的教育思想还闪烁着耀眼的智慧火花。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孔子齐名,历史上素有“孔孟之道”的说法。如果说孔子是儒家学派及其思想的创始人,那么孟子则是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体系的举足轻重的大师。被人们誉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
——治学与修身的有机统一
孔子是我国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一生勤勤恳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学识渊博,但述而不作,幸好他的学生根据孔子的言行汇编成了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论语》,这才让孔子的经典思想得以流传。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其在古代人心中的地位。而在当下,如果家长能够汲取《论语》中的精华,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女,必定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论语》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儿子孔鲤的,广大的家长或许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据《论语》记载:有一天,孔子独立于庭院之中,默然静思,其子孔鲤快步从他身边走过,孔子突然叫住孔鲤问:“学《诗》乎?”鲤回答:“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而学《诗》。又有一天,孔子又独立于庭院中,孔鲤快步走过其侧,孔子又叫住他,问:“学《礼》乎?”孔鲤对曰:“未也。”孔子教育他:“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退而学《礼》。
孔子为什么要让儿子孔鲤学《诗》呢,因为《诗》是文学,是雅言,在孔子的时代是言出必谈的话题,能够显示出自身的修养。从读《诗》的过程中,既能够让孩子了解自然,接触世间万物,也能够让他们洞察社会风情,还能够丰富孩子的情感,同时又能够提升孩子语言方面的能力。而礼仪则是为人处世必须精通的各种人情往来的礼数。“天道有序”,一个有教养的父母应该明白社会必须有合理的秩序,教给孩子必须熟知的礼数,这是对孩子的保护。
这段话的意思用现代思想来理解就是,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增长自身见识;另一方面,要学习社会上通行并要遵循的种种礼数。教育孩子,要学习和修身两方面一起抓,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够让孩子获得学业和道德上的双重进步。
名门家训析要:关于治学与修身,西方学者也有着和孔子如出一辙的看法,但丁说:“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与美德是互相辉映的,如果知识是宝石,美德便是阳光,宝石唯有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够熠熠闪光。丰富的知识只有被具有美德的人掌握才能够为人类谋福,假如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却有着邪恶的品德,那么,这个人的知识层次越高,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也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着巨大的权力,而没有美德的支撑,同样会给人类造成莫大的灾难。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名门家训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