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看电影学心理学
作者:郑世彦
出版方:豆瓣阅读自出版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看电影学心理学
看电影学心理学
序一观影何以疗心
序二光影中见真知
导言电影与心理治疗
《喜剧之王》:其实你是谁
知识链接
“心理学”一词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要回答20遍“我是谁”
《老大靠边闪》:分析你的无意识
知识链接
什么是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是谁
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危险方法》:心理学的刀光剑影
知识链接
荣格是谁
什么是分析心理学
《功夫熊猫2》:从创伤到理想
知识链接
阿德勒是谁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
《发条橙》:是谁在拨动你发条
知识链接
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是谁
斯金纳是谁
什么是行为疗法及厌恶疗法
《心灵捕手》:一位“名捕”的基本素质
知识链接
罗杰斯是谁
以人为中心疗法是怎么来的
到底怎样才算是真诚
《另一个女人》:寻找最真的自己
知识链接
什么是存在主义疗法
罗洛·梅是谁
何时去看心理医生
《美丽人生》:苦难、意义和欢乐
知识链接
弗兰克尔是谁
什么是意义疗法
人生到底有无意义
《当尼采哭泣》:名医与超人的相遇
知识链接
布洛伊尔是谁
尼采是谁
亚隆是谁
治疗关系有多重要
《心灵点滴》:受伤的医治者
知识链接
有哪些受伤的医治者
《喜福会》:中国式母女关系
知识链接
如何摆脱母爱的羁绊
什么是家庭治疗
《达摩祖师》:以禅疗心
知识链接
禅宗是如何中国化的
禅与心理治疗有何异同
《死亡诗社》:小子们,学诗吧
知识链接
什么是诗歌疗法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与“音药”
知识链接
什么是音乐治疗
什么是中医五音疗疾
附录一心理学电影推荐
附录二心理学书籍推荐
后记
看电影学心理学
序一观影何以疗心
让电影走进心灵,解读人生的各种信息,成为人们情感的镜子和未来生活的“测试器”,并且借以克服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是本书作者的一个心愿。
电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可以使观众暂时丢开由压力、焦虑、忧郁等元素组成的实际情绪的种种牵制,也暂时摆脱对于人际关系、经济职业等因素的痴迷,唤起心中视觉的意象,诱发人们或温暖、或甜美、或忧伤、或激奋的种种联想,从而得到某种心理的投射或满足,这就是“看电影学心理学”的秘密所在。
电影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堪比生命形式的空间。这种空间有时是一种终极、整体的意象,一种“天人感应”,一种“人心通天”的审美和高远的意象。它只照亮了事物的一面,而使另一面的阴影显得更大,由此产生了古代哲学家所创造的种种幻想,代替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智慧中那些摇曳不定的灵光。所以电影是一种白日梦,容易和心理学结缘,相依相伴。
当然,从更高层次上,电影要能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就必须在“审美电场”上保持必要的张力。看电影是一种智力系统的协调变化,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经过痛苦的矛盾和内心的搏斗,不断克服困难,自我超越,使生息在尘世之中的自我得以从俗界中解脱。
本书的作者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对心理学和电影有极其敏锐的独特感知,撰写分析、评论行云流水,奇思妙想迭出,素有“鬼才”和“圣手”之称。这本书是体现他才华的一面棱镜,折射了许多来自心理咨询现场的信息。
但是电影要能够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还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拉开心理距离,制造空间。之所以电影中的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能成为治疗的艺术,而烹调艺术不能,其原因在于味觉缺乏实际的空间距离感。心理距离是一种特殊艺术构成的心理状态,是介于或插入我们与对象之间的一种状态,使我们在主观投入时也能客观审视、分析、评判、观察、欣赏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电影心理学家。
电影的心理空间构成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理解为由电影编剧、导演和演员、观众(包括评论家)这三个环节组接的信息传递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电影心理治疗者在观影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电影作品内容的多义性、结构的开放性和情绪的朦胧性。它们是连接个体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要注意电影内容中时间的情境化和空间的信息化,以电影作品的“召唤结构”来积极呼应观众的“期待视野”,不断提高电影作品的质量和层次,这是对今后发展的期许。
本书的作者在分析电影作品时,像X射线一般,把剧中人物的病态、被压抑的欲望、作品的象征和隐喻,以及人格的伪装和倒错,都抽丝剥茧,剖析得淋漓尽致,把一些被人忽视的微言大义和人生哲理一一展露无遗,令人拍案叫绝。
特作此序并荐之。
徐光兴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2017年春
序二光影中见真知
首先我要感谢世彦邀请我为他的这本书写序。因此之故,我认真读了他的书稿,收获可谓大矣。
这本书读来不仅有益,而且有趣。看上去不大言语的世彦把书写得如此生动、深刻而精练,让我赞叹。
我与世彦结识,大概是在2010年。有一天他跟我联系,提到我翻译的一本书《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欧文·亚隆思想传记》(朱瑟琳·乔瑟尔森著),我才知道,他早已开始关注存在取向的心理治疗。当时,我正与霍夫曼和杨吉膺一起联络国内外同行共同筹办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会议,国内孙立哲先生和陶来恒教授有了积极的回应。于是我们一同主办了第一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2010年于南京)。霍夫曼召集了一批美国存在–人本心理学家前来参会,如施奈德、克雷格、塞琳、孟德洛维兹、巴格迪尔、安格瓦斯基等,国内也有一批专家学者参加,我们也邀请了世彦。此后,每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会议(2012年于上海,2014年于广州)上都会见到世彦的身影。他在会议上做的报告常常与电影心理学有关,并与国内外与会讲员有许多交流。
在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世彦也是常客,在这里举办电影与心理学讲座,参加存在–人本心理学研讨会、工作坊等。
世彦是我遇到的最执着的年轻人,那么安静,却很深邃,让我想到“静水深流”。从他的书中也可以读出,他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是天生的吗?我总这样想。世彦身上有一种潇然清散的风致,不是学来的,也不是修来的,而是天然长出来的。像我等性情峻急之人,自是万万学不来的,也就不勉为其难了。
世彦选取电影心理学的视 ............

书籍插图:
书籍《看电影学心理学》 - 插图1
书籍《看电影学心理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看电影学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