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死亡征战
作者:
何建明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月
ISBN:
9787545532128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死神不请而来
第二章 生死心理战——21天
第三章 盛产美女的非洲角
第四章 去遥远的地方拯救世界
第五章 国际考试
第六章 院士高福出事!
第七章 “中国P3”,棒棒哒!
第八章 战斗这才正式开始
第九章 死亡就在眼前
第十章 穿越死亡线
第十一章 让倒下的都站立起来
第十二章 夺命的“埃博拉”
第十三章 留在非洲乡村的“中国理念”
第23批北京安贞医院援几内亚医疗队在几内亚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前合影。第23批北京安贞医院援几内亚医疗队在北京召开总结会,汇报两年内医疗队在几内亚的工作生活、抗击“埃博拉”病毒和心血管疾病研究项目进展等情况。第23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由19名队员组成,圆满完成了援非医疗任务后回国。(图片来源:新华社)
正在塞拉利昂援助当地抗击“埃博拉”的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治疗“埃博拉”的药物,但据了解,相关研究已经获得突破。图为中国援塞医疗队队员向塞方人员讲解“埃博拉”防治知识。(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4年10月15日直击解放军援塞医疗队一线接诊。10月11日,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医护人员护送留观患者进入病房。一个月前,由北京302医院30名医生护士组成的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抵达西非塞拉利昂首都,参与抗击“埃博拉”疫情。10月1日,弗里敦市郊的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中心正式启用,医疗队开始接诊留观患者。(图片来源:新华社孙捷摄)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0日,解放军援塞医疗队为中塞友好医院由留观中心转型为留观诊疗中心开展输液培训活动。这是中方队员在教授塞方护理人员留置针的穿刺方法。至此,已经有近500名解放军医护人员站在了援非抗埃的最前沿,半年多来累计接诊患者938例,确诊295例,治愈出院25例。这是解放军卫勤力量首次成建制独立赴海外进行重大疫情防护任务,为世界有效控制“埃博拉”作出突出贡献。(图片来源:新华社戴欣摄)
当地时间2014年9月22日,解放军援塞医疗队为中塞友好医院即将上岗的塞方工作人员开展PPE穿脱流程培训,医疗队员通过手势表扬塞方医务人员。(图片来源:新华社黄显斌摄)
当地时间2015年1月9日,解放军援塞医疗队为患“埃博拉”的孤儿雅尤玛(中)举行庆祝新生仪式,雅尤玛亲笔写下“中国”二字。(图片来源:新华社戴欣摄)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1月14日宣布,利比里亚复燃的“埃博拉”疫情已于14日结束。2015年2月19日中国农历羊年大年初一,参与抗击“埃博拉”疫情的中国援塞移动实验室检测队的队员崔玉军、张柯、辛文文、蒋宝贵等在塞拉利昂指挥舱内讨论样本检测情况。农历羊年的第一天,队员们依然奋战在抗埃一线。(图片来源:新华社孙鼎盛摄)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1月14日宣布,利比里亚复燃的“埃博拉”疫情已于14日结束,目前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链在西非地区全部终结。在病毒肆虐两年多之后,这场期盼已久的胜仗离不开西非三国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当地民众社区参与以及来自各国的援助。世卫组织官员还特别称赞了中国发挥的重要作用。2015年4月4日,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郊的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诊疗中心,中国医疗队队员与两名被治愈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合影留念。这是中国第四批援塞医疗队首批治愈出院的患者。(图片来源:新华社祖荣强摄)

“僵尸”复活
人类以为自己很强大,其实在很多时候,人的生命极其脆弱。比如我们遇到比头发细十倍、只有在显微镜里才能看清的那种叫“埃博拉”的病毒时,就几乎没有任何抵御的能力。在非洲丛林和河流丰沛的地区,人类很容易被“埃博拉”缠上,而且防不胜防。这种热带病毒的本事是超级的,一旦它避开可能的防御后,就会将人的骨骼和肌肉之外的任何其他器官及生命组织都视为进攻对象,且无往而不胜,其侵蚀的手段就像鬼子进村扫荡一样。随后,那些进入人体中的病毒细胞,会很快自我复制并袭击人的血细胞,使得人体的血细胞开始死亡并凝结在一起。于是凝结的血块立即堵塞血管,切断人全身的血液供应,接下去那些受感染的器官即刻出现死片,一片片地衰退。这个时候,病毒蛋白质则以不可抗拒的凶残态势,向人体发起全面进攻,势不可挡。于是人的全身皮下出血,所有孔窍跟着出血不止,同时皮肤和肌肉的表面膈膜开始炸裂,直至生命停止……如此稀奇且令人毛骨悚然的过程,正是“埃博拉”妖魔得意忘形地灭绝人类的“序幕”。人死了,但“埃博拉”的使命没有结束,它会潜藏在人的尸体中数百小时,期间不断随腐烂的尸体一次次涅槃、复强,并等待着更多的“美味”到来。它知道,居住在非洲的人类有个传统:一个人死后,他的亲属和朋友会在下葬时不停地抚摸死者的身体,而且作为亲属还要为死者剖腹,取出五脏六腑,这过程恰是潜伏期待之中的“埃博拉”开辟新战场的机会,于是“大兵团”的病毒开始对付芸芸众生。这一刻,我们人类不用说毫无还手之力,就是想躲也躲不过去,结果是一个接一个地死去,而且死相极其恐怖,毫无尊严。
41年前的1976年9月下旬,一向非常讲究的传教士马波罗·洛克拉先生的死及其死状便是如此。洛克拉先生是第一位被世界公认的有文字记载的“埃博拉”病毒殉命者。他生前一向追求的体面和尊严,在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也随之丧失殆尽。“眼睛、鼻子、嘴、耳朵,还有肛门、生殖器,全都渗血,皮肤爆裂,四肢萎缩并弯曲……比魔鬼还要可怕。”洛克拉先生的学生这么描述。
死在南苏丹与原扎伊尔(现民主刚果)北部巴姆巴地区一个叫雅布库村庄的洛克拉,其葬礼按当地的风俗举行。他的妻子、母亲、岳母等女性亲属,要为他剖腹清脏,清洗消化道中残留的食物和粪便——据说这样可以清洁地去见上帝。但洛克拉的葬礼才结束几天,他的母亲、妻子、岳母和参加葬礼的21个人,一个又一个倒下,并且出现与洛克拉一样的死亡前兆:发烧、呕吐、出血……之后两三天内,一个接一个地 ............

书籍插图:
书籍《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 插图1
书籍《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