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赵鼎新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6
ISBN 978-7-308-14695-1
Ⅰ.①国… Ⅱ.①赵… Ⅲ.①历史社会学—对比研究—中国、西方国家 Ⅳ.①K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00531号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赵鼎新 / 著
责任编辑 王长刚(chgwang@zju.edu.cn)
封面设计 谢就宇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07)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排 版 杭州林智广告有限公司
印 刷 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开 本 700mm×960mm 1/16
印 张 15
字 数 193千
版 印 次 2015年6月第1版 2015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08-14695-1
定 价 42.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中心联系方式:(0571)88925591;http://zjdxcbs.tmall.com
目录
封面
图书信息
自 序
中国历史的模式
为韦伯辩护: 比较的逻辑和中国历史的模式
一、 案例之间的差异与案例内部的差异
二、 韦伯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三、 儒家政权和中国历史的模式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霸权迭兴的神话: 东周时期战争和政治发展
一、 四大战区的形成与归一
二、 东周历史中春秋、战国二阶段分期法存在的问题
三、 转型期——晋国的崩溃与官僚制国家的兴起
政府能力和万历年间的民变发展
一、 理论背景
二、 苏州民变(1601 年)
三、 武昌民变(1599—1601年)
四、 总 结
参考文献
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一、 中国是怎么走向统一的?
二、 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是怎么得以维持的?
阳儒阴法,双面皇帝
一、 东方专制的儒法国家
二、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接受科学?
三、 晚清之后,中国是否一定发生革命?
文明竞争中的决定因素
一、 气 候
二、 时机与领导者的视野
三、 农业政体在组织技术上拥有优势
四、 游牧—农业政体冲突中的中国历史
儒法传统与中国崛起
一、 民族救亡是近代历史主题
二、 中国经济奇迹何以可能?
三、 儒教政治社会功能消失
四、 儒法国家的转型挑战
欧洲的战争与国家
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 加州学派
二、 对彭慕兰观点的评价
三、 对大分流的解释
四、 结 语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
一、 在比较历史学方法的阴影下
二、 运用国际关系理论的误区
三、 从方法局限到经验偏差
参考文献
芬纳与统治史研究
参考文献
战争与社会的非期然性“发展”
一、 观点的总结
二、 对以上工作的评价
参考文献
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
社会运动和“人民”登上历史舞台
一、欧洲传统精英政治的垮台
二、 解构“人民”
附 录
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
解释与解读: 不同的认知方式
解读传统的弊病
解释传统的缺陷和出路
超越困境和超越的困境
自 序
本书收集了笔者近十年来写的一些有关历史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关心的一个重点是前现代中国和西方社会的性质,以及以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为主轴的现代社会的到来。本书所收文章在汲取西方学术各种养分的同时,也对从进步史观到非西方中心主义的各种西方学术理论展开了批判,并对现代社会在西方的兴起作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解释。通过这些文章,笔者想传达两个观点。
第一,以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为主轴的现代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它们在西方的兴起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背后有着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前现代西方社会各个精英群体长期争斗而产生的非期然性结果。除了西欧,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在近代完全没有自发产生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可能性。但是,现代化的到来并不象征着西方文明有着特殊的优秀,也不代表着什么历史“进步”。现代化并没有增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历史也不会终结在任何一个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社会体系下。统领了19和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从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进步史观,都是西方人在军事和经济上取得上风后产生的狂妄和对历史的误解。前现代欧亚大陆的各个文明在有着多方面联系的同时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时间性。这些文明之间差别巨大但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先进和落后。非西方国家的精英之所以把西方的一些在进步史观背景下产生的意识形态作为本国发展的行动纲领,其背后原因也只是军事竞争和经济竞争有着清楚的输赢,因此失败的一方不得不向胜利的一方学习,把自己的文化定义为“落后”,并在被迫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走向现代化。
第二,我们要正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既不能像五四运动时期或者是“河殇”时代的知识分子,仅仅因为中国在军事冲突和经济竞争上处于一时的下风就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贬低得一无是处;也不应该像今天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官员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因为中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就开始飘飘然。他们中有的误把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财富当作中国的强大,不知道中国在创新能力、高端市场的主导能力、关键性技术和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与许多国家相比都还有质上的巨大差距; 有的以为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殊不知中国的成功主要就在于民族国家建构和市场建构的成功,而这正是西方世界得以兴起的两大支柱,或者说是现代化的核心。他们中有的人甚至产生了很强的带有自大的保守主义情绪,希望中国能回归到某种“传统”。殊不知,在西方率先形成的现代化浪潮虽然不代表历史的进步,却有着很大的不可逆性。现代化带来了全球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导致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手段都将难以为继: 臣民一旦成了公民,就自然会产生种种权利要求;女性一旦全面走向社会就不可能再回到男尊女卑时代;一个人群一旦产生了族群意识就很难再把它抹去……面对现代化所带来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