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中国的耕地够用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1章 18亿亩耕地红线和第二次土地调查
1.1 能守得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吗?
1.2 一石激起千层浪
1.3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标和技术
1.4 土地调查的难言之隐
附录1: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部分)
一、全国主要地类数据
二、全国耕地分布与质量状况
(一)耕地分布
(二)耕地质量
三、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附录2: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
1.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
2.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3.基于统一标准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法
4.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及社会化服务技术方法
第2章 中国耕地数量的变迁
2.1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胡焕庸线”
2.2 耕地数量变迁的四个阶段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开荒高潮
2.4 大饥荒后的逆转
2.5 布朗冲击
2.6 1996年耕地数量的剧变
2.7 耕地统计的难点
2.8 不妨把耕地数量当作一个“黑盒子”
第3章 耕地增减的原因剖析
3.1 耕地总量增减的主要原因
3.2 农业结构调整
3.3 耕地复垦、整理和开发大有可为
3.4 开发耕地的潜在空间
3.5 阶段性的退耕还林
3.6 耕地数量增减平衡表
第4章 节约使用建设用地
3.1 耕地红线和基本建设用地的矛盾
4.2 审批建设用地的分类
4.3 基本建设占用的耕地
4.4 单独选址建设用地
4.5 城镇村建设用地
4.6 住宅用地中廉租房比例太低
4.7 低效率的城镇面积扩张
4.8 拔苗助长,大建新城和开发区
4.9 工矿仓储用地中的效率问题
附录:各类开发区占地情况[2]
第5章 粮食单产上升减轻耕地压力
5.1 播种面积的结构发生巨变
5.2 单产上升,播种面积下降
5.3 单产上升减轻了耕地压力
第6章 宅基地与耕地
6.1 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
6.2 农村宅基地的定义和数量
6.3 农村居民点和城镇容积率
6.4 城乡土地利用效率比较
6.5 农民工市民化可能释放出来的宅基地
第7章 城镇化和住房需求
7.1 城镇住房总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7.2 人均住房面积的远期目标
7.3 中国城镇化速度
7.4 城镇化推高住房需求
7.5 居民住宅的供给能力
7.6 居民住房对土地的需求
第8章 保护耕地,警钟长鸣
8.1 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8.2 抑制土地财政的冲动
8.3 耕地质量不容忽视
8.4 因地制宜,群策群力,保护耕地资源
8.5 建立保护耕地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第1章 18亿亩耕地红线和第二次土地调查
1.1 能守得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吗?
保护土地资源,人人有责。
近年来,在中央各部门三令五申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口号,家喻户晓。
2004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其中第十六条规定,要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
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到了将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注:等于18亿亩)作为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2006年3月11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提到保有18亿亩耕地是约束性的指标,坚决不允许突破。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2007年,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回答《半月谈》记者采访时提到“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是高压线,谁都不能碰”,“要打一场保护18亿亩耕地持久战”。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陈洲其指出18亿亩这个数字是经过有关部门科学测算过的。考虑到我国的人均消耗粮食量、耕地质量,以及平均亩产等要素,18亿亩是一个底线,要保障粮食安全绝不能突破。
200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要求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随后,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十二五”规划中还专门列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降低30%”的阶段性目标。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国家基本战略。此后,在报刊、文件上频频见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口号。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听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粗放利用土地现象依然突出,土地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全面考虑土地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进行周密周全的制度和政策设计,统筹谋划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当前,要夯实土地权能这一基础,完善征地制度这一关键。”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 ............

书籍插图:
书籍《北大微讲堂:中国的耕地够用吗?》 - 插图1
书籍《北大微讲堂:中国的耕地够用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大微讲堂:中国的耕地够用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