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到权利: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自20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总人口的1/3。老龄化将是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并非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而是重要的潜在人力资源财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其社会参与的意愿和能力均有所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其健康、保障状况一样,都是反映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对于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制定促进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策略的重要依据,应该得到更加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也日渐丰富,但由于目前的研究缺乏统一的概念及指标体系、全国性样本数据资料支持以及适当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论莫衷一是,尚未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整体概括和推论。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从积极老龄化和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出发,主要应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老年专卷数据,并结合定性访谈资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家务劳动、志愿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宗教活动五个维度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基于系统的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参与程度整体不低与结构不均衡现象并存。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并不低,老年人在家务劳动、政治选举活动等方面的参与程度都比较高,而且,绝大多数老年人参与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另外,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结构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老年人家务劳动参与对子女家庭和社会贡献突出。家务劳动是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意义超出了个人生活范畴,对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突出。价值被低估和负担过重是其中最突出的现实困境,保障和支持老年人家务劳动参与的关键是更充分的价值承认、适当的补贴支持,以及社区在环境和服务支持方面作用的增强。
第三,老年人志愿活动参与是有待开发的重要社会资源。老年人有闲暇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及非功利性的参与动机,是我国志愿事业发展的重要潜在人力资源。扩大老年人志愿服务范围的关键是基于社区为有参与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组织支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优势,创新活动模式。
第四,渠道不畅是老年人政治活动参与的主要困境。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日渐成为我国政治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参与群体。由于政治活动组织过程中对老年人现实需求和困难的考虑不足,老年人的政治活动参与诉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保障老年人政治活动参与的关键是确保老年人的参选比例,致力于多元化、便利化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政治参与意愿。
第五,维持生活是老年人经济活动参与的主要目的。支持和鼓励低收入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对消除老年贫困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传统观念的阻滞和对老年人的歧视构成了参与的文化困境,个人资本的局限构成了参与的能力困境,参与渠道的欠缺构成了参与的实践困境。只有消除各种困境的制约,提供更充分的保障和支持,才能切实改善低收入老年人的弱势地位。
第六,我国老年人宗教活动参与呈现动机功利化和行为非理性化倾向。应对各类生活困境是我国老年信教者的主要信教原因,存在较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另外,部分老年信教者盲目夸大宗教活动的实际作用,过度依赖和痴迷宗教。这不仅对老年信教者身心健康不利,而且限制和影响了老年人的其他社会参与,也使老年人易于被不法分子利用,受到危害,亟须对老年人宗教活动参与加以引导和规范。
另外,将实证研究发现置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视角下进行检验可以发现,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和参与三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与其先期生命历程中所累积的个人资本状况也是紧密联系的。
研究建议,在制定促进和保障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政策时,我们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健康和保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各个生命阶段进行干预,同时也要兼顾老年群体的异质性,并视社会参与为老年人的权利而不只是需求。
学术界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展开分析,扩展了对此问题的研究视野,同时也加深了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认识。然而,囿于全国性数据的缺乏,以及学界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定义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指标体系各有侧重,相应的讨论也围绕各自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定义而展开,这不利于研究结论的交流和推广。本研究将结合文献分析和我国文化传统及国情,尝试构建更具概括力和解释力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指标体系,使用全国性样本数据,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进行整体呈现,并尝试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现状和特征做出一个全国性的推论。另外,本研究将结合积极老龄化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分析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分别对参与各类活动的现实困境进行挖掘,并有针对性地探析具体的应对策略,这有利于拓展和深化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的研究,丰富相关实证研究资料。因此,基于系统的研究指标,结合全国性样本数据,从积极老龄化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目前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一方面能促进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实和强化我国的老龄化理论和社会参与理论。
很显然,我国由于进入老龄化社会不足二十年,目前尚处于老龄化社会初期阶段,同时又处于经济全面转型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这无疑加大了我国老龄化问题研究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但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而人口老龄化又是这一时期不容忽视的社会特征,因此对老龄化相关问题的关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议题。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已不仅是他们自身的问题,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因此,从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出发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是探索丰富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积极老龄化的有效路径的依据,有助于为解决我国在构建和 ............

书籍插图:
书籍《从需求到权利: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 插图1
书籍《从需求到权利: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从需求到权利: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