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门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8mb。
书籍内容: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七十八

汗门

    黄帝素问

     经脉别论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注 汗者水谷之津液,饱甚则胃满,故汗出于胃。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惊伤心气,汗出于心,故曰夺精。肾主骨,持重远行则伤骨,故汗出于肾。肝主筋,疲劳伤筋,故汗出于肝。劳伤四体,故汗出于脾。】
     阴阳别论

  阳加于阴谓之汗。
   【注 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
     脏气法时论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   【注 肺主气而发源于肾,母子之经气相通也。故气逆则喘咳肩背痛而汗出。】  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注 太阳之气司表,而下出膀胱经,气逆则表气虚,故寝汗出而恶风。】
     痹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注 夫感天地之阴寒,而吾身之阴气又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评热病论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注 汗生于水谷之精,水谷之精,由精气之所化也。】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注 交争于骨肉者,邪气伏匿于骨肉之间,至春时与正气交争,而发为温病。得汗,是精气胜而邪当共并而出矣。】  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   【注 今汗出而邪留不去,则热邪复伤其阴精矣。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  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注 阴虚则阳往乘之,故汗出。】  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注 风为阳邪,开发肌腠,津液外泄,风热留之,故身热。风热不去则伤动其肾,气逆于上则心烦,乘于脾土则中满,病名曰风厥,谓因风邪而使肾气之厥逆也。】
     脉要精微论

  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   【注 灌汗者,脾土灌溉之汗。肺气虚而不能输布水液,脾气自灌于肌肤,至令肺气不复通调散发也。】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注 邪在阳分,故身热无汗。邪在阴分,故多汗身寒。阴阳并受其邪,则无汗而寒也。】
     生气通天论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注 天之阳邪,伤人阳气,气伤外弛,故汗出。】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注 汗出而半身沮湿,是阳气虚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汗出见湿,则湿热郁之于皮肤,则生痤痱。劳汗当风,则寒湿郁于皮肤而为皶痤矣。魄汗未尽,表邪未去也。表阳邪气,同陷其间,寒邪随阳化热,故气烁,表气不入于经,故穴俞以闭,但热不寒为风疟。】
     金匮真言论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注 夏不汗出,则暑气伏藏,至秋乃成风疟。】
     热论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注 伏匿之邪,与汗共出,故不可止之。】
     宣明五气论

  心为汗。
   【注 心主血,汗乃心之液也。】
     骨空论

  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注 风为阳邪,伤人阳气,故病如此。】
     平人气象论

  尺濇脉滑,谓之多汗。
   【注 尺肤濇者,风痹也。邪迫于经,其脉则滑,以风之阳邪,闭于皮肤之间,而迫于经脉,故主多汗。】
     水热穴论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元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元府者,汗空也。  【注 勇而劳甚,则伤骨而肾气动,则水液上升而为汗矣。因风而致水肿于皮肤间也。】
     诊要经终论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注 太阳之经气已绝,故瘈瘲戴眼反折。手太阳主液,足太阳藏液。绝汗者,津液外亡也。】
     举痛论

  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注 夫气为阴之固,阴为阳之守,热则腠理开,汗大泄,则阳气从而外泄矣。劳则肾气伤而喘息于内,阳气张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阴阳应象大论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注 汗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雨乃地之阴湿,由天气之所发,故方之。】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注 阳乃火热用事,热在表,则腠理闭而喘,粗汗不出。肾主精液,心主血液,齿干,精液竭,烦冤,血液枯也。中焦之生气绝则腹满,此阳热偏胜之死证,虽苟延于冬而不能幸免于夏也。若阴盛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故身常清,在里则数栗而寒;表里俱寒,故四肢厥冷腹胀满也。此阴寒偏盛之死证,得夏月之阳热,尚可救其阴寒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所至,为寝汗,痉。
   【注 此秋病之常也。】

     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甚则寝汗出,憎风。
   【注 岁水太过,诸丙岁也。水泛则源竭,太阳之气无从资生,表阳虚,故汗出憎风也。】
     至真要大论

  少阴在泉,主胜则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注 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客气乃太阳寒水。以土胜水,是以津液不藏而汗出于表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肺脉缓甚为多汗。
   【注 缓则肺热甚,故多汗。】
  微缓,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注 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腠理开,故头以下汗出不可止,是颈项胸背之间,肺之外部也。】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是主肺所生病者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汗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