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医经典文库
饮膳正要
元·忽思慧 撰
张工彧 校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撰.—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中医经典文库)
ISBN 978-7-80231-583-9
Ⅰ.饮… Ⅱ.忽… Ⅲ.食物疗法—中国—元代 Ⅳ.R24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99551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市卫顺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50×1168 1/32 印张3.875 字数66千字
2009年1月第1版 2009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80231-583-9
*
定价7.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读者服务部电话 010 64065415 010 8404215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目 录
内容提要
校注说明
御 序
虞 序
自 序
前 言
卷一
三皇圣纪
养生避忌
妊娠食忌
乳母食忌
饮酒避忌
聚珍异馔
卷二
诸般汤煎
诸 水
神仙服饵
四时所宜
五味偏走
食疗诸病
服药食忌
食物利害
食物相反
食物中毒
禽兽变异
卷三
米谷品
兽 品
禽 品
鱼 品
果 品
菜 品
料物性味
跋
内容提要
《饮膳正要》为元代营养学家兼医学家忽思慧所撰。全书共分为三卷,收载食物、饮物、料物和禽类等。书中论述了蒙、汉、回、藏等各族群众常用的食物及其营养价值。卷一载有三皇圣纪、养生保健、饮食避忌、聚珍异馔、妊娠食忌和乳母食忌。卷二主要记载了诸般汤煎、食物治病、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的救治等。卷三分门别类选录了丰富的食疗营养天然食品,如米、谷、果、菜、鱼、禽、兽以及料物等,详细叙述了每种食品的性味、功能、适应病症以及有无毒性的内容。《饮膳正要》集饮食学、药物学、养生学、康复学以及心理学之大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校注说明
《饮膳正要》为元代营养学家兼医学家忽思慧(又译和斯辉)所撰。忽思慧,元代蒙古人,生卒年月不详,约为13~14世纪间人,在元仁宗延祐年间任宫廷饮膳太医,他兼通蒙汉两种医学,不但精研食疗养生和烹饪技艺,同时还博览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值元天历三年(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著成《饮膳正要》一书,该书文图并茂,形式活泼,具有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古代营养食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完整的营养学专著。
《饮膳正要》于元天历三年(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成书并刻梓问世,迄今已近680年,此书早年曾流传到日本,据《经籍访古志》记载有称:《饮膳正要》为吉田安手抄本,卷末有成化乙未鼎新刊记等字。《饮膳正要》于历代书目中均有记载,如《元史艺文志》、《万卷楼书目》、《医藏书目》、《百川书志》以及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皕宋楼藏书志》、《中国医籍考》等。
我国明清两代曾多次翻印《饮膳正要》,如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代宗帝亲为作序,颁旨重刻;至清代官梓民刻亦多,流传甚广。但由于战火纷乱而未能保全以致散佚。现存主要版本有明经厂刊大字本仅存卷二(已残卷),1924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景泰刊本(即《四部丛刊》本),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国学基本丛书》本(铅排本),《万有文库》本(铅排本),198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胡和禄翻译的蒙文本,198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刘玉书的此书点校本(铅排本)等。
现今仅存的4个古本均未经过校勘,书中错漏谬误不少;而现代的《饮膳正要》点校本(铅排本)中有的字词注释多引自《史记》、《汉书》、《尚书》、《说文》等,其中校文较为浑朴古奥;为了既保存古籍的原汁原味,又使原貌更加清新简洁,特进行了点校。现将此次点校中有关问题申述于此:
一、本次点校以卷帙完整,文字与插图清晰的上海涵芬楼影印明景泰刊本(即《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国学基本丛书》本、《万有文库》本和明经厂刊大字本为校本;原书中援引诸家之文,参以《素问》、《灵枢》、《难经》、《日华子本草》、《食医心镜》、《食疗本草》等书之佳善版本以为旁校;同时还参照了刘玉书的点校本等。
二、由于本书是据底本排印出版,原文不作任何改动。校勘、训诂统一编码。故所有校勘均以训释注于地脚;原书明显错误者,在校语中加以提示,如“本书误”等。
三、全书用新式标点符号断句。生僻字词、通假字、避讳字,稍加训释;怪僻字、异体字注音用直音法或汉语拼音法注音。
四、凡底本的文字出现讹错、脱漏、衍文、颠倒等情况均出校记说明。
五、凡底本与校本的字、词不一致者均作校记加以说明。
六、凡底本出现不规范字或一字多次出现字体不一者,如“矱”与“鸡”,“朴”与“朴”,“癬”与“斤”,“觔”与“脉”等,此类情况一般不予训释,也不予律齐。
七、对于既没有书籍校本校注,又无法分析论证、猜测推理的少数民族动作用语和物品用语,如渴忒、兀麻食、舍儿别、哈夫儿、脑瓦刺等,出以校注,以示存疑待考。
八、正文方剂中,诸本药序互异,无碍方义者,从底本,不出校。药量互异,悬殊小者,从底本,不出校;悬殊大者,出校并存。
九、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书中有些内容往往神化了某些药物或食物的效果,同时也夸大了某些药物或食物的副作用,甚至还有带有迷信色彩的内容(如原书载:服用琼玉膏可返老还童而成仙人等),为了忠实于原著,对于这些内容既没有删节,也没有加以说明校记,意在全面保持原著的原风原貌。
点校者
2008年10月
御 序
朕惟人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者也。然物又天地之所以养乎人者,苟用之失其所以养,则至于戕害者有矣。如布帛菽粟鸡豚之类,日用所不能无,其为养甚大也。然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其为戕害一也。其为养甚大者尚然,而况不为养而为害之物,焉可以不致其慎哉!此特其养口体者耳。若夫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饮膳正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