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编集 黄龙祥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ISBN7─117─07691─7
Ⅰ﹒针... Ⅱ﹒①皇...②黄... Ⅲ﹒针灸学 Ⅳ﹒R2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54608号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针灸甲乙经
编 集:晋·皇甫谧
整 理:黄龙祥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网 址:http:/www.pmph.com
E‐mail:pmph@pmph.com
邮购电话:010‐67605754
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50×1168 1/32 印张:11.25
字 数:216千字
版 次:2006年第1版 2006年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117‐07691‐7/R·7692
定 价:19.00元
著作权所有,请勿擅自用本书制作各类出版物,违者必究
(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部联系退换)
导读
《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12卷,系晋·皇甫谧编集,成书于魏甘露(256~259)年间。全书主要由《素问》、《灵枢》、《明堂》三部古医经类集而成。
该书类集《素问》、《灵枢》之论以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之总括,复采《内经》、《明堂》针灸治疗之法以为治,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成为第一部系统性针灸学的经典。从隋唐时期以来,针灸学术即以此为基础,非仅在国内不断发展,还传播到邻近各国,对于针灸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该书不仅是《素问》、《灵枢》最早传本,而且还是《黄帝明堂经》惟一完整传本,对考察古代针灸腧穴的源头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一、《针灸甲乙经》作者与版本
《隋书·经籍志》所记“黄帝甲乙经十卷”条下未注明作者,《旧唐书·经籍志》则注曰“皇甫谧撰”。而先于此,初唐时杨上善、杨玄操已明确指出《甲乙经》一书的编者为皇甫谧。关于《甲乙经》的成书年代,据传世本序文,当成于魏甘露年间(256~259年)。
宋林亿校本《甲乙经》自北宋刊行后,南宋、金、元均未见重刊,现存最早刊本为明万历吴勉学校刊《医学六经》本。此本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收入吴勉学校刊《医统正脉》丛书中,现存此书多系清代书坊重修本,断版缺字较多,并可见较多的补版。又有明代蓝格抄本,与“六经本”非出自同一底本,可校补前者脱误之处颇多,但此本非精抄本,前后体例不一,错乱、残缺之处也不少。《四库全书》本与余云岫所引之所谓“嘉靖本”相吻合,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故校勘《甲乙经》一书,当以“六经本”为底本,以“明抄本”作主校本,以“四库本”作参校本。至于所谓“抄正统本”者,问题很多,作伪充古之迹显然,不宜再作为校勘《甲乙经》的依据。
该书前六卷主要论述脏腑、阴阳、气血、经脉、腧穴、诊法、刺法刺禁等,相当于基础理论,可视为全书的总论,其中卷三“腧穴”辑自《明堂》,其他各篇多辑自《素问》、《灵枢》;后6卷则以病证为纲,论述各科诸疾的针灸治疗,可视为全书的各论部分。
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一)腧穴归经与脉气所发
该书共收载《明堂经》针灸腧穴349个,其中肘膝以下穴按十二经分类,而其余穴则分部按线排列,是一种分经与分部相结合的腧穴分类方法。唐代杨上善将《明堂经》所有349穴分别归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宋代王惟一分别采用了《甲乙经》腧穴分类法和按经脉分类法,其中按经统穴法经元代滑伯仁的提倡,自明代始渐渐流行,然而《甲乙经》腧穴分类法一直沿用到清代,与按经分类法并行,而且在按经属穴法广为流行的现代,人们对于《甲乙经》腧穴分类法的优点反而认识得更加深刻。
从大量古今腧穴文献记载来看,腧穴主治与经脉相关的同一性仅仅表现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及络穴上,其他部位的腧穴多只是主治局部病症,并没有反映出其与相关的经脉、内脏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如果同一经脉上的腧穴主治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那么腧穴归经的过程就非常简单,而事实上在《内经》中只是将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归经,至《甲乙经》也只将四肢肘膝以下穴归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中叶,唐代虽然开始将《明堂经》349穴全部归经,但各家归经的情况各不相同,宋代官修针灸典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兼收了这两种归经方法。为什么这么长的时期内古人就一直不肯将四肢部以外的腧穴归经呢?恐怕与躯干部穴主治局部病症的特点密切相关,将这些穴统一归经后,并不能对针灸临床诊疗起指导作用。古人所谓“循经取穴”主要还是指循经取肘膝以下十二经穴,故这种腧穴归经没有体现出相应的临床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甲乙经》的腧穴分类法便于相邻部位腧穴的对比学习掌握和临床应用。这也是这种腧穴分类法广为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考察腧穴归经的历史不难发现,在宋以前只有《甲乙经》所传之“黄帝明堂”一家腧穴被不断地归经,其他诸家明堂文献所载之腧穴并没有被归入“经穴”之列。自宋代王惟一始,虽不断有别家腧穴被归经,但这一过程极其缓慢,自宋至今近一千年也只有12穴归经。这可能因为在诸家“明堂”中,只有“黄帝明堂”腧穴下记有“脉气所发”内容,这是后来各家进行腧穴归经的主要依据。
(二)对经文的理解与注解
《甲乙经》是最早对于《素问》、《灵枢》、《明堂》进行分类研究的成果。一部类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编者对于原文献的理解以及分类系统的合理性。由于《甲乙经》编者所处时代与三部经典成书年代不远,其对于经文的理解和处理对于后人的启迪与借鉴之处颇多。编者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于经文剪辑、分类、注解以及篇题的概括诸方面。
例如《内经》以及汉以前诸子书所载五脏配五窍有不同的记载,这种不同学说出现在不同的篇中并不要紧,而像《甲乙经》这样的类书,相同问题的不同学说皆类集于同一篇,如不作说明,读者就难以理解。对于舌与五脏的关系,皇甫谧作了如下解释:
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气通于舌,舌非窍者,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
然则肾气上通于耳,下通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针灸甲乙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