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养生保健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 解读经络养生
第二章 保健穴位谈
第三章 经络养生保健操
内容提要
作者根据“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治病思路,以养生和预防保健为目的,特别编排了一套经络养生保健操(随书附有配套光盘)。以图解的形式系统讲解了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治功效,重点介绍了经络保健操分解动作及相关穴位。本书推荐的保健操在社区深受欢迎,适合社会大众、中医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士阅读学习、模仿操练。
序
人类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依然不足。特别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使人们无暇顾及或根本不重视平时的健康保养,尤其是许多有作为的中青年人才更是过度透支体力,有的以至于在疾病缠身,病倒后才知道健康的重要,真是令人惋惜。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好友郭祖荣先生醉心于岐黄之术,潜心于健身之方,根据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结合经络、穴位的防病治病作用,独自创编了一套“经络养生保健操”,并在社区推广,深受好评,保健效果良好。为了更好地推广,为更多的“未病者”、亚健康群体及“已病者”服务,他精心进行了整理,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和演示光盘,并正式出版,可喜可贺。相信广大读者朋友领会其精髓,坚持不懈地操练,日久必收防病祛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所长
上海经络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葛林宝
前言
说起这套《经络养生保健操》的编写,还得从我刚退休说起,忙忙碌碌近40年,突然就无所事事,好像很不适应,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正在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与《中华国医国药》上海卷的编撰与拍摄。我们斗胆拍《神奇的人体经络》、为了拍好片我做了大量“功课”,挑灯夜战,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正所谓“书到用时方觉少”,摄制组几乎跑遍上海所有的大医院,采访了上海中医针灸专家,历时两年终于顺利完成。此事不仅让我乐在其中,还让我找到发挥余热的聚焦点,经络既然这么重要,我何不想办法让老百姓都能了解,并且从中受益?我在太极拳师傅郑善安的启发下,着手编写了这套《经络养生保健操》,并且说干就干,在自己居住社区推广至今已有两年多了,深受晨练的中老年朋友们欢迎;我还应邀免费为海运局离退休老干部做讲座传授这套保健操,没想到不少老同志边听课、边跟我“手舞足蹈”起来,还向我索要讲义。更让我兴奋的是浦东新区中医协会还专门为我拍了...,打算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与此同时,由于我在网上发布了这套“经络养生保健操”图片和动作要领,不仅点击率高,还引来了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医药出版社等数家出版社同时约稿。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人民军医”,热情的张伏震编辑给了我不少帮助。另外,我要特别感谢葛林宝教授,他在百忙中为我审稿并作序;同时还要衷心感谢我们社区雨丝摄影沙龙已退休的高级教师孙礼遂先生热心帮我拍照;每天跟着我一起做操、热心为大家放录音、并为本书提供电脑制作照片的退休教师卢家瑞先生;衷心感谢每天坚持做保健操、被我太太称为“粉丝”的中老年朋友们,是你们给了写这本书的灵感。
这套经络养生保健操,不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中医学有一个理念叫“上工治未病”,就是让我们重视预防和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这套操共19个动作,其中不少是大家已经知道或熟悉的,主要是穴位按摩和疏理经脉,简单易学。通过做操的形式,打通经络,防微杜渐,保障健康,养护生命。做操时一定要准确定穴位,放松身心,调整呼吸;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只有长期坚持做操,才能获得经络养生保健的独特功效。
郭祖荣
2010.01
第一章 解读经络养生
经络,是中医学理论核心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藏象等构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医各科防治疾病的实践。
一、什么是经络
那么,经络究竟是什么呢?早在2500年前,中医第一巨著——《黄帝内经》,有一个贯穿全书的重要概念,那就是经络。古人发现,人体有十二条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为经脉;在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支,这些分支就是络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而“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对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说明经络系统是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络系统,是传递信息、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网络。经脉就如同高速公路,而络脉就如同其他公路、主干道、大街小巷等。《黄帝内经》说:“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马王堆《帛书·脉法》指出:“用砭启脉必如式,痈肿有脓”,这个“启”字为开启之意,现代用语有发现之意。“脉”指的是经脉,经脉的发现和运用与砭石疗法的实践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说,施砭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了经脉。王雪苔教授通过对古代文献研究、考证;甚至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来加以推测,归纳出古人发现经络的五种可能性:从症状的联系上发现经络;从内脏疾病同躯体外部反应点的联系上发现经络;从孔穴的作用上发现经络;从针刺的感应上发现经络;从练内功当中发现经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即“奇经八脉”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因此,王雪苔教授认为“经络具有营养、卫护、传输等三大职能”(详见“雪苔针论”)。《黄帝内经》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经络养生保健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