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一、七言脉诀
(一)浮脉(阳)
(二)沉脉(阴)
(三)迟脉(阴)
(四)数脉(阳)
(五)滑脉(阳中阴)
(六)涩脉(阴)
(七)虚脉(阴)
(八)实脉(阳)
(九)长脉(阳)
(十)短脉(阴)
(十一)洪脉(阳)
(十二)微脉(阴)
(十三)紧脉(阳)
(十四)缓脉(阴)
(十五)芤脉(阳中阴)
(十六)弦脉(阳中阴)
(十七)革脉(阴)
(十八)牢脉(阴中阳)
(十九)濡脉(阴)
(二十)弱脉(阴)
(二十一)散脉(阴)
(二十二)细脉(阴)
(二十三)伏脉(阴)
(二十四)动脉(阳)
(二十五)促脉(阳)
(二十六)结脉(阴)
(二十七)代脉(阴)
二、四言脉诀
(一)经脉与脉气
(二)部位、诊法
(三)五脏平脉
(四)辨脉提纲
(五)诸脉形态
(六)诸脉主病
(七)杂病脉象
(八)妇人脉法
(九)奇经八脉诊法
(十)真脏绝脉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濒湖脉学白话解/(明)李时珍原著;刘兴仁,郭学军,韩存注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7
(中医传世歌诀白话解丛书)
ISBN978-
7-
5091-
1898-
6
 

.濒…Ⅱ
.①李…②刘…③郭…④韩…Ⅲ
.①脉学②濒湖脉学-注释Ⅳ
.R241.1
 
版、印次:
2008

7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印数:
0001~
4500
  
李时珍(
1518

1593
),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其代表作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撷取明以前脉学之精华,载有二十七种脉,书中对于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要点及脉象主病,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本书说理透彻,形象生动,易学易记。
  “白话解”的体例分为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解析五个方面。“原文”力求反映是书全貌,并依据各种版本对个别字句做了修订;“提要”部分,提纲挈领地将每篇所述之脉理总结出来,以便于读者抓住重点;“注释”部分针对个别难读难懂的字及难以理解和容易歧义的知识点,做了简明扼要阐述,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掌握。“白话解”部分则力图用忠实原文、明白晓畅、直截了当的语言,将原文译成现代书面语言,进一步帮助读者扫清理解上的障碍;“解析”部分是本书的特点,其内容针对在注释和白话解方面不便展开的某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阐述,意在使本书反映时代特点,加强理论深度。
一、七言脉诀
【作者简介】
作者李时珍(
1518—
1593),字东璧,又字可观,晚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人,明代医药学家。长耽典籍,若啖蔗饴,博览群书,搜罗百氏,先后编著《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其中《本草纲目》,历时
30年,引证医籍
800多种,载药
1 
892种,集明代以前药学大成,为空前巨著,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对其进行翻译研究,对世界医学有相当大的贡献。
【内容提要】
本歌诀是李时珍摘取诸家脉学精华,以明晰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分析二十七种脉,对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和各种脉象主病,均编成七言诗,或称七言诀,便于读者习诵,可以说是《濒湖脉学》的主体,是一本学习脉学的良好读物,历来为广大医家所推崇。
 
(一)浮脉(阳)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①(《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②,(轻泛貌),如循榆荚③(《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④(黎氏)。
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名,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名,非浮脉也。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⑤,久病逢之却可惊⑥。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⑦。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⑧。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⑨。
浮而柔细方为濡⑩,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分部诗】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脾虚肝气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提要】
本节讲浮脉的脉象与主病、浮脉与相似脉的鉴别,以及浮脉的相兼脉及其主病。
【注释】
①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诊脉用三种指法,轻按皮肤为浮取,又称为“举”;重度用力为沉取,又称为“按”;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推寻称之为“寻”。此处指浮脉脉象浮取便觉得搏动有力而稍加用力则显得没有力量了。
②厌厌聂聂:厌厌,微弱之意;聂聂(
niè,音镊),叠合;厌厌聂聂,形容脉搏如水波叠合而至的样子。
③榆荚:即榆钱。
④如捻葱叶:捻(此处读
niè,镊),此处作“按”讲。形容浮脉轻取可明显触及,再用力则应指之力稍减。
⑤恙:
(音

ng),病。
⑥久病逢之却可惊:浮脉主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久病之人病位在里,多见沉脉,若反见浮脉则应高度警惕,看是否为阳气浮越于外的危重病候。
⑦芤:音

u。
⑧来时虽盛去悠悠:指洪脉的脉象,来势如洪水滔滔满指,而去势力度却徐徐减弱。
⑨虚来迟大豁然空:豁(音
huò),开通、豁亮。指虚脉迟缓,寸关尺三部举按皆无力。
⑩浮而柔细方为濡:濡(音
rú),软。指濡脉的脉象浮细而软,主虚证和湿证。
散似杨花无定踪:指散脉举之浮散而不聚,稍加用力则像杨花一样按之若无。
寸:即脉位的寸部。诊脉分寸、关、尺三部,可分别体察上、中、下三焦的病证。
溲便:溲(音

u,搜),泛指排泄二便,亦特指排尿,此指小便言。
【白话解】
浮脉之脉象,轻按皮肤即可明显触及,而稍加用力则觉脉搏力度稍减。形象比喻,指下感觉就像抚摩微风吹起鸟背上的羽毛一样;而又似涟漪叠 ............

书籍插图:
书籍《濒湖脉学》 - 插图1
书籍《濒湖脉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濒湖脉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