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 IP)数据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朱南孙,朱荣达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辑)
ISBN 7‐117‐06964‐3
Ⅰ.朱… Ⅱ.①朱…②朱… Ⅲ.①中医妇科学-医案-汇编②中医妇科学-医论-汇编 Ⅳ.R27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79113号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第一辑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编 著:朱南孙 朱荣达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网 址:http:/www.pmph.com
E‐mail:pmph@pmph.com
邮购电话:010-67605754
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50×1168 1/32 印张:7
字 数:149千字
版 次:2005年10月第1版 2005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7-117-06964-3/R·6965
定 价:14.00元
著作权所有,请勿擅自用本书制作各类出版物,违者必究
前 言
先父朱小南先生,原名鹤鸣,生于1901年,卒于1974年。幼时在南通乡间私塾读书10年,后随先祖南山公习医,刻苦勤奋,悉心钻研,20岁即在沪应诊,统治内、外、妇、儿。中年专长妇科。1952年10月参加上海中医门诊所(即第五门诊部前身),任妇科特约医师。主张治病务求其本,以调脏腑之气为重,而调肝尤为首要。认为妇人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察、诊断确切,则用药无不中鹄。
1936年,先父协助先祖斥资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培养的人才,遍及全国各地。1961年前后,我们于诸同学建议下,始致力收集先父验案,襄助其整理缮写。当时大部分都经先父过目甄审勘改。1974年先父病故。1977年我们再作修改整理,结合其生平医话、论述选送上海中医学院,列入“老中医临床经验汇编”中。今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大力支持,出版单行本。鉴于我们水平有限,所整理之医案论述中,定有不少错误缺点,深望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朱南孙1980年6月
Table of Contents
医 案
月 经 病
带 下 病
妊 娠 病
产 后 病
妇科杂病
医 论
妇科肝病证治体会
经前乳胀的临证经验
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10例的疗效观察
带 下 病
妊娠恶阻的临证经验
妇科病治疗应掌握时机
冲任探讨
带脉探讨
阳维阴维探讨
阳跷阴跷探讨
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
妇人癥瘕证治
医 案
月 经 病
一、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一般属于内伤居多;如有外感,必有表证,而且发热也不会如此规律性。临诊间本症多属阴虚火旺、都见潮热,但也有肝热实证。下面即为一个典型病例:
于某,21岁,未婚,工人。门诊号:38017。
初诊:1962年2月9日。患者平素娴静寡言,月经向来超早,拖延日期颇长。1961年8月开始,经水20天一转,经行时兼发高热,并有胸满、胁胀甚至呕吐的症状,经历10日,经净后发热亦退,每月如此,成为规律。发烧渐次加重,在安徽宿东某医院诊治时,曾测得体温高至40℃,心烦头眩,面红目赤,甚则昏厥,隔时方醒。曾经医治无效,精神颇受威胁,1962年2月间返沪来治。初诊时已届临经前期,症见精神不舒,胸闷胁胀,口鼻干燥,脉象弦数。根据证象,诊断为肝热型的经行发热。
推敲本症病机是:患者素来性格沉静,有不如意事抑郁于怀,肝郁则气滞,在经期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肝脉络于胆,散布于胁间,所以常见胁胀;木郁则横逆,逆则克土,因此兼见胸闷呕吐;相火附于肝木,木郁日久易于化火,引起高烧;火性上炎,故头目眩晕,甚则昏厥。治以疏肝清热法。
柴胡4﹒5克
青陈皮各4.5克
归身6克
赤芍6克
枳壳4﹒5克
制香附9克
炙甘草3克
白术6克
川朴2﹒4克
青蒿6克
黄芩9克
按:上方是根据柴胡疏肝散(见《笔花医镜·卷二·肝部》。药物组成为柴胡、陈皮、川芎、赤芍、枳壳、香附、炙草)而来。因为即将临经,防止动血,所以将川芎改为归身。胸闷不舒,苔又带腻,湿热蕴于内,加白术、青皮、川朴。又以热象渐显,乃加青蒿、黄芩,这样既可清肝热、疏气郁,又能宽胸和胃、防止呕吐。
服药时月经来临,服2剂后效不显著,热势燔盛,口鼻燥热犹如喷火,头目眩晕,又将出现热厥现象。二诊时研究其证象,因肝经直上巅顶,肝火上扰,又有动风之趋势,再三考虑,乃于上方加钩藤18克(后下)
以平肝熄风,并增强清热的功效。服2剂后据诉头目清凉。随访,每月经来不再发热,证明获得了长期疗效。
本症治疗过程中,仅加一味药,而对疗效出入颇大,说明用药必须斟酌考虑。初诊时曾用蒿、芩清热,蒿、芩虽入肝经,但对风火附木沿肝经上扰之证,效逊于钩藤。钩藤能平肝熄风、解除心热,对肝热型经行发热有良好的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钩藤条载:“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所以不用钩藤则药效不显,用药应如桴鼓。
应用钩藤尚须注意一点———本品宜于后下。若煮沸20分钟以上,有效成分则逐渐丧失。用量亦宜在12~24克间,重症可用30克,过轻者效不显著。
二、痛经
痛经为妇科常见疾病,大多发生于青年妇女,甚至也有初次转经之少女即得此症,缠绵难愈。但如能掌握治疗方法,奏效亦速,下面是一个例子:
黄某,23岁,军人。由于经行受寒引起每次经转腹痛颇剧,引起经来腹痛,乃于1962年1月间前来就诊。共诊疗4次,痛势见瘥,下面为四诊医案:
初诊:1月14日(第1个月)。经水惯后,每次临经腹痛颇剧,腰酸、经来量少不畅,夹有紫红血块。经期将近(1月14日),已有预兆,脉象沉细而带弦,舌苔薄白。症系胞宫虚寒,冲任气滞。治当温经理气。
陈艾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6克
续断9克
白芍6克
熟地9克
煨木香4﹒5克
台乌药6克
川楝子9克
黄芪9克
肉桂2﹒4克
二诊:2月24日(第2个月)。上月服药后,经来腹痛已减,本月21日经水届期而来,血块已少,经来亦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