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本草备要/清·汪昂撰 郑金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ISBN7‐117‐06728‐4
Ⅰ﹒本… Ⅱ﹒①汪…②郑… Ⅲ﹒本草‐中国‐清代Ⅳ﹒R28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21621号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本草备要
撰 者:清·汪昂
整 理:郑金生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网 址:http:∥www.pmph.com
E‐mail:pmph@pmph.com
邮购电话:010‐67605754
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50×1168 1/32 印张:10
字 数:180千字
版 次:2005年8月第1版 2005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117‐06728‐4/R·6729
定 价:18.00元
著作权所有,请勿擅自用本书制作各类出版物,违者必究
导读
清·汪昂《本草备要》为临床实用中药著作,自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其刊行版次之多,为古代药书之冠。该书选药精当,突出重点药效,使用方法翔实,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药者,也是中医人员最实用便捷的临床用药参考书。
一、《本草备要》与作者
《本草备要》初刊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自刊行以来,翻印次数至少超过200余次,在古代临床实用本草中影响最为深广,成为中医药人员必读必备之书。
作者汪昂(1615~1695?),字庵,安徽休宁人。壮年弃儒,集中精力于医学,尤热衷将浩繁渊博的医理、方药典籍去粗取精,由博返约,为临床医家提供深入浅出、实用便捷的必读基础书。他编写的《本草备要》、《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无一不脍炙人口,成为清代以来中医入门成材的必读之书。
汪氏编写《本草备要》之前,系统调研了数百家本草书。他认为有的本草名著卷帙浩繁,难携难查(如《本草纲目》),许多入门药性歌诀又过于简单,无法提供临床用药参考(如《药性赋》)。且以往本草大多罗列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单调枯燥,读之乏味催眠,难解难记。于是他萃取历代本草精华、精选常用实用之药479味,筛滤切实有效的功能主治,又配合药效对比、常用配伍、临床用药案例,甚至穿插相关的典故等方式,采用醒目的编排方式,使《本草备要》具有文约指博、好读实用的特色。该书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问世以来,立即不胫而走,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临床实用中药书。
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汪昂《本草备要》一改本草单调枯燥旧貌,选药、论性精当,议论纵横,引人入胜。其主要学术特点如下。
1﹒精选良药,突出良效
《本草备要》初刊于1683年,收药402味;1694年增订再版时,根据读者反馈,将药物增加到479味(包括常用食物药)。直到今天,该书绝大多数药品仍为临床常用。
以往大多数本草书罗列功效主治,平铺直叙,主次不分,是非莫辨,令读者无所适从。汪昂则精选药效、并突出重点。
首先,该书眉批栏用寥寥几个字,突出最主要功效(今整理本将这部分内容紧接药名之后排印)。其次,他把锤炼筛选出来的实用功效主治用大字表示,给读者以良好的视觉效果。此外,他多采谚语、警句,以强化记忆。例如紫菀“血痨圣药”、丹参“功兼四物,为女科要药”、“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等。
汪氏还善于运用总结共性、区分个性等方法,多方突出药物特性。前者如:凡仁皆润,凡肉皆补,凡石药冷热皆有毒……;后者如“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虚痰用竹沥,实痰用荆沥”等等。或者在共性中求个性,如“热药多秘,惟硫黄暖而能通;寒药多泄,惟黄连肥肠而止泻”等。这一做法,解决了一个“诸家(本草)析言者少,统言者多”,即分析药效特性过少的弊病。
此外,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可信度,《本草备要》中穿插了许多单味药取效的医案、典故,读之令人兴趣盎然。例如车前子一味治愈宋·欧阳修暴泻,等等。
2﹒医药结合,阐理详明
汪昂认为以往本草读之味如嚼蜡,就是因为“未尝阐发其理”,使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要阐药之理,“当先注病证。不然,病之未明,药于何有?”因此汪氏特别注意因药推原病因,因病辨析药性。
《本草备要》许多药物功效之下,用小字注出了简捷的疾病鉴别诊断法,使读者在学习药性功治的同时,也就熟悉了疾病的辨证要点。例如连翘“消肿排脓”功效下注有:“凡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进而指出连翘散结、清火,“为十二经疮家圣药”。
此外,汪氏还在论病之余,附带介绍了许多治疗大法、用药技巧等名言,帮助读者抓住要法、灵活用药。如人参条:“脱血者先益其气,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之义也。若单用补血药,血无由而生矣。凡虚劳吐血,能受补者易治,不能受补者难治。”另许多药物功治之下,还介绍了药物配伍、方剂妙用及用方之理等,要言不繁,支而不蔓,非常方便临床处方用药。所以,在这一意义上来说,《本草备要》不仅是药物专著,也是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立法处方的好医书。
必须说明的是,汪氏《本草备要》的大多数内容,都属于萃取前代本草精华,这需要很高的医药学术素养和鉴赏力。汪昂精深的医药学术造诣,实事求是的学风,使之能游刃有余地选精汰芜。该书引前贤之言,并非照搬全抄(常有节略增改),但注意保存原义,且一般都注有出处。
此外,该书中也有很多汪氏个人的独特见解(多达120余处)。汪昂敢于指摘经典本草记载的谬误、针砭时弊、判断是非,为读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例如他驳正“凡肉皆补,惟猪肉无补”、“猪肉反黄连、乌梅、桔梗,犯之泻痢”的说法,言之有理。又如他指出萎蕤(玉竹)性缓,久服才能见功,批评时医凡遇虚证,辄滥加几分萎蕤于煎剂的无益做法,是盲从李时珍的萎蕤可以代人参、黄芪之说。此外,汪昂在药物的性味、功治、炮制、鉴别、配伍等多方面的独特见解,都甚有益于临床用药及辨药。后世有人批评汪昂不是临床医生,故“专信前人”、“无所折衷”———言过其实。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该书无论前贤之说、汪氏之见,都未必尽妥。但瑕不 ............

书籍插图:
书籍《本草备要》 - 插图1
书籍《本草备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本草备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