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家经论汇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古今医家经论汇编
明·徐常吉 辑
朱胤龙 校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古今医家经论汇编/(明)徐常吉辑;朱胤龙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1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ISBN 978-7-5132-3510-5
Ⅰ.①古… Ⅱ.①徐…②朱… Ⅲ.①中国医药学-中国-明代 Ⅳ.①R2-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54794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24.5 字数282千字
2016年11月第1版 2016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3510-5
*
定价 6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校注说明
《古今医家经论汇编》,明代徐常吉辑。
徐常吉(1556-1591),字士彰,号儆弦,明代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万历十一年(1581)进士,曾任户部给事中、浙江按察司佥事等职,以清廉闻名,并曾为海瑞抗辩。又精研儒学,著有《六经类雅》《四书原旨》《诗经翼说》《遗经四解》等。其医学著作除《古今医家经论汇编》外,尚有《医家正典》一卷,《中国医籍考》著为“未见”,则《古今医家经论汇编》为其唯一传世的医书。
《古今医家经论汇编》5卷,11章,167篇。辑录《内经》《难经》及明代以前各家医论汇编而成,选文精当、内容丰富、编辑有序,对宋、金、元及明代医家理论经验采择尤多,有较高理论与临床参考价值。该书现存明刻本一种,藏苏州图书馆;另有清抄本一种,藏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本次整理以苏州市图书馆所藏明刻本为底本,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清代余姚高氏小壶天医庐抄本为主校本(简称“清抄本”),他校文献依通行本。
具体校注方法如下:
1.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标点。
2.原书中的繁体字改为规范简化字。
3.底本中一般笔画之误,如“己”“已”不分等,予以径改,不出校。
4.底本中异体字、古字、俗写字,予以径改,不出校。
5.底本中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6.底本中脱、讹、衍、倒之处,信而有征者,予以改正,并出校说明。
7.原书中生僻疑难词语,酌予注释。
8.原书中药物异名予以保留,其生僻者酌予简注。
9.底本无目录。校本有总目,仅有类题;各卷有卷目,类题下有篇题,篇题与正文标题多不对应。今据校本总目、分卷目录及正文标题重编全书总目,置于正文前。
10.原书卷题下有“毘陵抱一斋道人徐常吉纂”题署,今删。
锲徐儆弦先生古今医家[1]
经论汇编序
自昔鸿蒙林总,肖天地生,无札瘥[2]
也。风气渐开,嗜欲接搆[3]
,帝炎黄氏出,医道肇兴,于是乎内烛五六[4]
,尝草百千,请问岐俞[5]
,究明因证,而后乃有汤液,有刲剔[6]
,有针砭、嫥捖[7]
不同,同归生人之理。是医者治天下之形,用以按道德仁义之神用[8]
者也。故知医者必尊生,尊生者必登道德之场,游仁义之圃,何形神之二为若之何?医家者流而杂目方技也,治天下者盖可忽乎哉?顾刲剔针砭,形而形治之尔,惟轩岐问答,率以生人腑脏脉理言之,则形而神治之乎?武进儆弦徐先生,由外史入第为郎,汇编[9]
此书,一禀《内经》[10]
《灵枢》,灼乾坤絪合之奥,挈阴阳受命之元,始乎气运,腑脏次之,经脉次之,病因次之,治法又次之,而参以诸家论辩释解,甲乙互存,冰炭转合。若曰此其律令云,顾人用之何如耳。大氐[11]
先生所多
述[12]
,意可知已。先生未尝业医,而祖识[13]
天人,潜心本始。不佞[14]
亦非其人[15]
。第自诸生[16]
中伏读先生诸经论辩暨诸史也者,类尊王道而黜霸图,揽本末而标扃键[17]
,夫非其方技之谓,亦欲瘳瘅[18]
其人民,训诸司以调匕[19]
,曷云俞跗[20]
青囊[21]
之形威也?余不佞,职在李官[22]
,其法亦繇[23]
轩辕氏始,而业在吕祥,偶婴[24]
蹠
恙乎?尝取古今医论绎之,未有如先生汇编之简明较著[25]
也。令子太学生[26]
16原孺出诸刻示不佞,不佞曰:是编当与经史并传于世,毋乃[27]
发明古帝王生人之理乎?是为序。
东海邵辅忠[28]
[1]
医家:原字漫漶,据清抄本补。
[2]
札瘥(cuó痤):因瘟疫而死亡。
[3]
接搆:交接。
[4]
内烛五六:谓洞察体内五脏六腑。烛,洞察。
[5]
岐俞:岐伯和少俞。《黄帝内经》以黄帝与岐伯、少俞等人问答形式写成。
[6]
刲(kuī亏)剔:解剖。
[7]
嫥捖(zhuānwán专丸):调和。《淮南子·俶真训》:“提挈阴阳,嫥捖刚柔。”高诱注:“嫥捖,和调也。”
[8]
神用:原字漫漶,据清抄本补。
[9]
汇编:原字漫漶,据清抄本补。
[10]
内经:按原书凡称“《内经》”皆指《素问》。
[11]
大氐:大抵。氐,同“抵”。《汉书·食货志下》颜师古注:“氐,读曰‘抵’。抵,归也。大归犹言大凡也。”
[12]
(hūi挥)述:分析阐述。
,剖析。
[13]
祖识:熟习。
[14]
不佞:无才,用为自称的谦辞。
[15]
非其人:不是合适的人。《管子·霸言》:“人众而不亲,非其人也。”
[16]
诸生:古时经考试进入中央及地方各级学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古今医家经论汇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