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医肾病辨治精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1章 中医肾病的范畴与概念
第2章 中医肾病学发展源流
第3章 肾病的病因病机
第4章 肾病的常见症状
第5章肾病的辨证要点
第6章肾病的治疗原则
第7章肾病的常用方药
第8章肾病的预防与调护
第9章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10章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11章IgA肾病
第12章肾病综合征
第13章尿 路 感 染
第14章肾结石
第15章狼疮性肾炎
第16章高血压性肾损害
第17章糖尿病肾病
第18章痛风性肾病
第19章急性肾衰竭
第20章慢性肾衰竭
第1章 中医肾病的范畴与概念
中医肾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各种肾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肾病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及其预后的一门临床学科,包括中医肾的解剖定位、生理功能,肾病的病因病机、诊法与辨证、常见症状的辨证要点、治则治法、方药、护理,各类肾疾病的证治规律及其预后。涉及的主要中医病证有水肿、腰痛、淋证、尿血、尿浊、癃闭、关格等,还涉及继发性肾病所归属的一些中医病证,如消渴、眩晕、痹证、阴阳毒等。
在古代医家的著作中对肾的位置、形态和质量都已有认识。称肾有二,其左为肾,右为命门。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中医藏象学说对肾的认识包括主水,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主骨生髓充脑,与肺、脾、肝、三焦、膀胱、小肠共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这些论述不但高度概括了肾的泌尿、清除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内分泌等主要功能,而且还详尽描述了肾病的病理变化及与其他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中医学对肾病的定义则涵盖了现代医学的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中枢神经以及代谢系统与肾关系密切的疾病。
一、肾藏精气,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藏精气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它对精气有闭藏作用,不使精气无故流失,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有生殖能力的作用。它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亦即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后者是出生之后,源于摄入饮食水谷的精微。尽管两者来源不同,却同归于肾,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组成肾中精气。人于幼年开始,肾精渐充,发育至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开始充盈,男子就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按期排卵,出现月经,性功能逐渐成熟。而到老年,肾的精气逐渐衰微。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讲到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二、肾中精气是阴阳之根,生命之本
肾藏精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是肾的生理功能的动力,生命活动的源泉,有温养体内各部分器官组织和繁殖后代的作用,还有促进脾胃的腐熟水谷和化生精微的作用。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肾水,与肾阳相对而言。它是指本脏之阴液,与肾阳依附为用,是肾的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阳蒸化肾阴产生精气,这样,肾气由肾精化生,生成后发挥其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功能等。所以,肾阴和肾阳是人体各脏腑阴阳的根本,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维护着各脏腑阴阳之相对平衡。现代学者认识到肾阴和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在生命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中医历来有“肾生骨髓”“其充在骨”“肾主骨”之说,即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依赖肾精气的滋养和推动,故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等症,皆属肾之精气不足的表现。肾精不足,骨髓空虚,会出现腿足痿弱不能行动,或腰脊不能俯仰的证候。此外,还有“齿为骨之余”的说法。临床上,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或成年人牙齿松动早脱,都为肾之精气不足的表现。像这一类虚弱的病症,常用治肾的方法调理。
由于肾主骨生髓,而脑为髓之海,所以肾与脑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肾的精气不足,可致髓海空虚,故见眩晕、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用补肾药常可获效。
四、肾藏志,出伎巧
志,就是意志,是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内经》谓“肾藏精,精舍志”,又说“肾藏志”,可以看出“志”的确立与“精”是有密切关系的。“恐”是肾之志,而恐之太过,反能伤肾。肾在十二官中为“作强之官”,故谓之“伎巧出焉”,说明肾的功能充实,则四肢矫健而不倦,又能增进智慧,使各种动作精巧。
五、肾藏精,精血互生
由于“后天之精”来自饮食水谷精微,而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胃将饮食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所以精血互生。在正常情况下,脾肾两脏密切配合,精血不衰,水谷之精微可以助先天之精气,精气足而血自旺,精血互为滋生。一旦肾精亏损,精不化气,不能上助脾阳,可致水湿内停,精微难化,出现精亏、阳虚、血虚、水肿等临床特征。
六、肾主水液
肾主水液,是指肾有蒸腾气化和调节津液输布、促进废物排泄、维持体内水液正常代谢的功能。人体内的水液,来源于胃之受纳,通过脾之转运、肺之通调,输布全身,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必须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故称之“肾主水液”。一旦肾阳不足,气化功能受到影响,水液代谢的调节发生障碍,则引起尿少、尿闭而致水肿;也有因肾阳虚而不能固摄水液,出现夜尿频多、小便清长等证候者。
由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膀胱的贮藏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均与肾之气化有密切联系。贮藏属于肾的固摄作用,排泄属于肾的通利作用,两者合称为肾的“开”“合”作用。肾气的开合,控制着尿液下注膀胱,并使膀胱将尿液贮存到一定数量而及时排泄。所以,《内经》提到膀胱的功能是“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里所谓膀胱的气化,实际上是肾的气化作用的一个部分。故肾的开合失调,可以引起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等病证。至于膀胱的病理表现,为小便癃闭或尿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古今中医肾病辨治精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