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方药证治类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章 解表类(1)
第二章 解表类(2)
第三章 泻下类(1)
第四章 清热类(1)
第五章 清热类(2)
第六章 化湿类(1)
第七章 利水渗湿类(1)
第八章 祛风湿类(1)
第九章 温里类(1)
第十章 开窍类(1)
第十一章 理气类(1)
第十一章 理气类(2)
第十二章 消导类(1)
第十三章 补虚类(1)
第十四章 收敛类(1)
第十五章 其他类(1)
第一章 解表类(1)
(一)发散风寒常用中草药
麻黄
【性味】辛、微苦,温。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适应证】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一般用量】15~9g。桂枝
【性味】辛、甘,温。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适应证】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水肿,心悸,奔豚。
【一般用量】3~9g。紫苏
【性味】辛,温。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适应证】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一般用量】5~9g。荆芥
【性味】辛,微温。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
【适应证】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一般用量】45~9g。防风
【性味】辛、甘,温。
【功效】解表祛风,胜湿止痉。
【适应证】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一般用量】45~9g。羌活
【性味】辛、苦,温。
【功效】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适应证】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头痛,肩背酸痛。
【一般用量】3~9g。细辛
【性味】辛,温。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适应证】风寒感冒,鼻塞,鼻渊,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一般用量】1~3g。杜衡
【性味】辛,温。
【功效】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适应证】感冒风寒,鼻塞,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嗽。
【一般用量】3~6g。实用方药证治类编一、解表类白芷
【性味】辛,温。
【功效】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适应证】感冒,头痛,鼻塞,眉棱骨痛,鼻渊,牙痛,疮疡肿痛,白带。
【一般用量】3~9g。藁本
【性味】辛,温。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适应证】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关节痹痛。
【一般用量】3~9g。香薷
【性味】辛,微温。
【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利湿。
【适应证】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一般用量】3~9g。生姜
【性味】辛,微温。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适应证】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一般用量】3~9g。
葱白
【性味】辛,温。
【功效】发汗解表,通阳。
【适应证】感冒风寒,腹泻腹痛;外用治小便不利。
【一般用量】5~9g。辛夷
【性味】辛,温。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
【适应证】风寒头痛,鼻渊鼻塞,鼻流浊涕。
【一般用量】3~9g。芫荽
【性味】辛,温。
【功效】发表透疹。
【适应证】麻疹初起透发不快。
【一般用量】3~9g。芫荽子
【性味】辛,温。
【功效】发表透疹。
【适应证】麻疹初起透发不快。
【一般用量】3~9g。常用方剂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适应证】感冒风寒,怕冷发热,无汗,咳嗽气喘。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白术。
【功效】解表祛湿。
【适应证】寒湿在表、身体烦痛。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功效】解表祛湿。
【适应证】风湿在表,发热,身体疼痛。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适应证】风寒表实证兼有里热烦躁,风水身肿。越婢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发汗,利水退肿。
【适应证】风水身肿。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适应证】外感风寒,营卫不和,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时寒时热,脉缓,舌苔薄白。桂枝加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附子。
【功效】温阳解表。
【适应证】感冒风寒,汗出肢冷。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厚朴、杏仁。
【功效】解表平喘。
【适应证】感冒风寒,汗出而喘。葛根汤(《伤寒论》)
【组成】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
【功效】发汗解肌。
【适应证】外感风寒,怕冷发热,项背牵强。葱豉汤(《肘后方》)
【组成】葱白、豆豉。
【功效】通阳发汗。
【适应证】感冒初起,头痛,怕冷,发热,无汗。葱姜红糖汤
【组成】葱白、生姜、红糖。
【功效】发汗解表。
【适应证】感冒,受冷,腹痛。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
【功效】解表邪,祛风湿,止疼痛。
【适应证】流感或感冒初起,怕冷,发热,无汗,头痛,肌肉酸痛。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人参、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扶正,祛风解表。
【适应证】流感或感冒而兼有气虚。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防风、白芷、细辛、川芎、苍术、黄芩、地黄、甘草。
【功效】解表祛湿,兼清里热。
【适应证】外感风湿邪,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苦而渴。参苏饮(《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紫苏、陈皮、甘草、葛根、前胡、半夏、茯苓、枳壳、桔梗、木香。
【功效】益气解表,和胃化痰。
【适应证】身体虚弱,外感风寒,内有痰饮,怕冷发热,咳嗽痰多。再造散(《伤寒六书》)
【组成】党参、黄芪、附子、桂枝、细辛、川芎、羌活、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助阳,益气,解表。
【适应证】气虚阳衰,感受风寒。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功效】助阳解表。
【适应证】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恶寒较甚,微发热,脉不浮而反沉者。香薷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实用方药证治类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