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经典名方实践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章 高热辨治心法
第二章 诊治变态反应性疾病经验
第三章 治疗难治性心衰病案
第四章 辨治肠胃病经验
第五章 诊治肝病经验
第六章 治疗肾脏相关疾病验案
第七章 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验案
第八章 SARS——“肺毒疫”诊治经验
第九章 其他验案集萃
第一章 高热辨治心法
导读要点:仝小林教授辨治各种高热如病毒性高热、中枢性高热、不明原因的高热等独有心得。其辨证要点为:辨初证,定伤寒温病;辨气色,定卫气营血;辨疾病,定伏气新感;辨热势,定退热治法;辨汗出,定表里虚实;辨舌质,定津伤阴伤;辨脉象,定热之进退;辨体质,定舌脉之取舍。治疗原则为:新感外邪宜用常规之法,伏气温病必须直捣其穴,因势利导,给邪出路;盘踞中焦必须开畅气机;老年温病重在顾护阴液。
一、病案分析
1.安宫牛黄丸合犀角地黄汤治疗多发性脑梗死引起中枢性发热症
王某,男,61岁。病案号:980706。
主因“头晕1天,昏迷12小时”而收入神经内科住院。入院后第4天颅脑MRI示:双侧小脑大面积梗死,双侧丘脑及脑桥梗死,脑白质病,脑萎缩。给予脱水、降颅压、抗凝及对症治疗,患者仍处于浅昏迷状态,发病10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8.0~39.5℃波动。发病第23天颅脑CT示: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脑梗死,左侧枕部、左小脑脑出血并溃入第四脑室。发病第26天患者体温39.3℃,查血常规未见异常;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1~3个/HP,白细胞20~30个/HP。患者为多发性脑梗死,日前又出现梗死后出血,故考虑为中枢性发热,给予药物降温及物理降温,效果均不理想,特邀仝医生会诊。午后及夜间患者体温39.5℃,意识朦胧,大声呼之能应,面红赤,大便数日未行,体查:压眶反射存在,双瞳孔不等大,右侧直径约3mm,左侧直径约2.5mm,四肢肌张力低,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舌干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诊断】中风。
【辨证】闭证。
【治法】清热醒神开窍。
【处方】安宫牛黄丸合犀角地黄汤。
*安宫牛黄丸1丸,2次/日(当日下午17时,次日上午8时各1次),温开水化开后胃管注入。
*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60g(先煎),生地黄60g,牡丹皮30g,赤芍30g,羚羊角粉1g(分冲),生石膏60g,生大黄9g,金银花30g,败酱草30g,野菊花30g,紫花地丁30g,2剂,水煎服,每剂煎至300ml,于当日晚20时、凌晨1时、次日早7时分别服用150ml。次日早8时体温降至38.0℃,大便3次,下午16时服用150ml,晚20时体温为37.1℃,连续观察2日体温均正常。
【按】本案为多发性脑梗死引起的中枢性发热,用药体会如下:
(1)重用生石膏、生地黄两清气营:张锡纯谓“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高热时体内积热太多,散发不出,生石膏在此处用之以清泻郁热、打开玄府,内热清,玄府开,自然汗出而热解。亦可仿效张锡纯生石膏配阿司匹林之意,加服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辅之。生石膏一般用60~120g,最多可用至300g,且不用先煎。用生石膏时,有是证即可用是药,关键在于把握“度”,中病即止。
在气营两燔,热毒转重时,生石膏可配大剂量生地黄30~60g,甚或120g,两清气营,气分阶段即可配伍用之,以防伤阴。气分热很重时亦可用三石汤(滑石、生石膏、寒水石)以清泄内热。
(2)巧用大黄以泻热:大黄既可导热下行,又可化瘀止血,加强凉营凉血的作用。大黄的使用不要拘于痞满燥实,只要有热需从肠道排泄即可用之,给邪以出路。若大便干,欲使大便快下,则大黄宜后下,服药后4~6小时大便即可排出;若要使大便在服药后6~8小时排出,则大黄需与其他药同煎。
(3)安宫牛黄丸使用不必拘泥于是否昏迷: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开窍,主治高热烦躁神昏,痰热蒙蔽清窍之证。方中牛黄味苦而凉,功能清心解毒,息风豁痰;麝香辛温,长于开窍;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配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是一凉开之剂。现代研究本方还可降温、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局部循环、治疗昏迷。对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中枢性高热患者宜尽早用之,应用指标为高热、脑水肿、神昏抽搐,但不必拘泥于是否昏迷。每次1~2丸,每日2次,连用不超过3天。昏迷患者可用温水化开后胃管注入。小儿可酌情减量。
2.安宫牛黄丸救治化脓性脑膜炎高热症
关某,女,5个月。1997年10月1日初诊。
1997年10月1日,一位母亲携5个月大的危重婴儿从广东惠州来京,经朋友介绍找仝小林医生诊治,婴儿已间断高热4月余,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曾在惠州、广州等地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医药费总计已过4万元,每日持续高热39~40℃3~4个小时,间断抽搐(颅内压增高所致),囟门高凸,须抽脑脊液减压。孩子是从孤儿院抱养的,西医已建议放弃治疗,认为即便高热退后孩子智力仍会受影响,陪同姥姥也认为放弃治疗为佳,可是妈妈不同意,一直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治疗。
【诊断】热证。
【辨证】热闭。
【治法】清热醒神开窍。
【处方】安宫牛黄丸。
20世纪80年代仝小林教授在江苏读博士时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经常使用安宫牛黄丸,屡起沉疴,有位患者治愈后为表感谢将剩余的3丸赠之,嘱用其救他人之命。于是仝小林教授嘱孩子母亲每次用1/8丸,研末用水化开喂服,每日3次,服后第3日体温降至37.5℃,抽搐停止,共服用2丸后热退抽止,痊愈出院。6年后孩子上学正常,她母亲曾打电话报其可爱、活泼、聪颖,尽表感谢之情。
【按】患者为化脓性脑膜炎病人,高热、间断抽搐,中医证属热陷心包,痰热上蒙清窍,安宫牛黄丸为中医凉开“三宝”之一,方中以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息风解痉;水牛角咸寒,清营凉血,安神定惊;麝香芳香,通达经络,开窍醒神,共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栀子苦寒泄降,泻火解毒以助牛黄、水牛角清泄心包之热;雄黄解毒豁痰;冰片、郁金通窍醒神,化痰开郁;朱砂、珍珠、金箔清心镇静安神,息风止痉定惊,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仝小林经典名方实践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