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李遇春
宁夏人民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李遇春主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11
ISBN 7-227-03969-3
Ⅰ未.... Ⅱ.李... Ⅳ.R24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 )第 号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
出版人 杨宏峰
地址 银川市北京东路139 号出版大厦(750001)
网址 www.nxcbn.com
电子信箱 nxcbmail@126.com
邮购电话 0951-5044614
经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刷装订 宁夏雅昌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 1/16
印张
字数
版次 2008年11月第1版
印次 2008年11月第1次印刷
定价 32.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扉页
版权页
前言
原书序
温热病
温邪
暑病
发热
风疹
疟疾
内科病
咳嗽
哮喘
肺痈
痰饮
脘闷
脘痹
脘胀
腹胀
水胀[1]
瘅胀
吞酸[1]
不运
知饥少纳
不饥妨食
噫气
呕吐呃逆[1]
下利
痢疾
便秘
噎膈
关格[1]
黄疸
头痛
胃痛
腹痛
胁痛
腰痛
背痛
身痛
肢痹
肢麻
胸痹
胸闷
咳血
失血
吐血
便血
鼻衄
尿血
头胀
头重头蒙
眩晕
不寐
多寐
心悸
自汗盗汗
中风
痉厥
痫厥
浮肿
淋浊
消渴
遗精阳痿
虚损
症(癓)瘕
妇科病
月经病
白带
妊娠病
产后病
乳岩
五官科病
咽痛
失音
口齿痛
鼻病
耳病
目病
其它
论病制方
依法制方
论脉制方
凭苔制方
连续病案数则
文轩人气书店
[点击链接]
——————2014年畅销TOP——————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推理圣经
(套装共3册)
[点击链接]
前言
清代名医叶桂(1667—1745),字天士,号香岩。不仅名著当时,而且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可惜由于叶氏终日忙于诊务,平生很少著述,使我们发掘整理叶氏的学术思想有很大的难度。《未刻本叶氏医案》(以下简称“原书”)1963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原书是1944年程门雪发现整理的民间手抄本,为叶天士门人周仲升随诊时所抄录,内容未经修饰,浑朴可珍,处方精细,运用古法,变化尤妙;但由于本医案为门人所逐日随诊抄录,未加分门别类,系统性不强,其学术思想与用药规律若非细细揣摩实难掌握。这不但使初学中医者难以卒读,而且给学者研究叶氏的学术思想带来很大困难。笔者从便于阅读及研究本书的角度出发,将原书医案编为1180条,并打乱重新编排,把治疗相同病证的条文归纳在一起,分为72种中医病名,分列在温热病、内科病、妇科病、五官科病、外科病项下,又将讨论病机、治法、脉象、舌苔的条文归纳为“论病制方”“依法制方”“论脉制方”“凭苔制方”各节,还将为数不多的连续病案放在最后。全书共79节,每节均分【原文】、【注释】、【按语】几项。【注释】是为初学者而设,对文中一些较生僻的字词及不常用方剂进行了简单明了的注释,以减少初学者阅读本书的“拦路虎”。【按语】是本书的精华,重点阐述了作者对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对叶氏对某一疾病的用药规律、学术特点较深入的探讨。本书是作者对《未刻本叶氏医案》多年的研究成果,既适合初学中医者阅读,又可供研究、喜好叶天士的同道参考,从这层意义上说,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
原书序
闻之士生斯世,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盖以良相良医皆可救斯人之疲癃残疾,而不忍坐视其颠连而莫告也。然非识学兼到,相固不能济世,即医亦不能济人。吾考古之名相,无识何以旌别淑慝,求贤以辅治;无学何以本仁祖义,鉴古以善今。古之名医,无识何以审病源之虚实,而调剂得其平;无学何以明脉理之精微,而制治有其要。是可知医国医人,初无二理,为相良固难,为医良亦不易也。无怪乎求良医于当代,不少概见。惟吴中天士叶老先生庶名克副实,不愧为良欤。粤稽叶老先生精通脉理,洞见病源,用药尤能心小胆大,当日之无远无近染疴求治者,日不暇给,症多怪异,而方亦新奇,每授汤丸,无不效验。所谓不笏而饶相业,有枢以转天心者,舍先生其谁属?所以仲升周子日侍左右,每见方案,无不汇而集之,积成卷帙。虽人之致病各殊,投剂亦异,未可以张冠戴李,致有毫厘千里之失。然读书临症之余,备以广博览,亦未始无旁通之益焉。其年顾亲翁,世业岐黄,亦有见及此,因即假周子原本,细心抄录,持以示余,乞余为序。余于披览之下,见叶先生按症酌方,各有因心之妙吴中天士叶老先生方案序用。子夏云: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良不诬也。后之学者,苟勿视为古人糟粕,而能深求其精义,无负叶老先生揆方之精心,与周子汇集之苦志,则识学虽未必兼到,而亦稍稍有合乎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遗意,岂不大有功于斯世哉。余不揣固陋,冒昧为序,望勿以言之不文而姗笑之,幸甚。
时
乾隆己丑孟夏,洵愚氏朱周燮书于存古堂之邀月轩。
朱周燮不知何如人,文亦未甚高,但因此序而知此册实先生门人所抄录,甚可信也。周仲升虽署名于下,未言门人,他处亦未见之,苟无此序,无可征矣。顾其年既世业岐黄,其子侄辈自有承家学者,顾氏既假周本而抄录之,其侄辈又假顾本而重抄焉,则此本是矣。周氏原本无此序,朱君为顾作序,纪年乾隆己丑,册末抄者手记亦署己丑,虽无名字可以悬揣,所谓假叔父本者,必属顾其年之子侄无疑矣。时去叶氏未远,流传有绪,真确不疑,虽系寻常门诊之作,寥寥数语,而处方之妙,选药之精严,有非他人所能望其项背者。玩读再三,爱不忍释,耀卿同道得此见假,不私所宝,惠我多矣,因略为校正讹字,而记于端。
甲申九月程门雪
温热病
温邪
【原文】
阴弱[1]
,温邪上侵,发热咽痛,治以轻剂。(92)
薄荷 象贝 桔梗 连翘 花粉 生草温邪未净。(32)
玉竹 桑叶 川贝母 花粉 茯神 南沙参脉微形痹,正气已亏,温邪未净,症势不轻。(70)
玉竹 白沙参 北梨肉 川贝 南花粉 霍石斛[2]
温邪脉小,怕其内闭[3]
。(119)
枇杷叶 杏仁 淡豉 瓜蒌皮 枳壳 橘红暂清上焦温邪。(166)
桑叶 玉竹 川贝 南参 花粉 茯神温邪伏于肺卫。(264)
桑叶 川贝 南参 花粉 杏仁 橘红湿[4]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