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之美 承孝相的建筑旅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古老之美:承孝相的建筑旅行 / (韩) 承孝相著 ; 李金花译. ——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1

ISBN 978‒7‒5086‒4886‒6

Ⅰ. ①古… Ⅱ. ①承… ②李… Ⅲ. ①古建筑-建筑-艺术-世界 Ⅳ. ①TU-091.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44285号

古老之美——承孝相的建筑旅行
著者:[韩]承孝相

译者:李金花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桥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电子书排版:张明霞
序诗
古老之美
朴劳解
时间刮走一切的风雨
无情地摧残美女的玉肤
熄灭年轻狂热之心的审判者
但,时间是雕刻美丽的大师之手
就像上帝让偏爱的人
坠入时间的磨炼之中
经过时间洗礼的都有耀眼的表情
悠悠岁月顺命地活着
逆流而上正直地变旧
时间的洗礼中不断重生
古老之美
那边旧砖头和裂缝的水泥
成了不知从何处飘来的草籽和苔藓的家
连那褪色、风化的塑胶
也披上了一丝丝色感
经由太阳和月亮之手的抚摸
风吹雨打、霜雪的飘落
变得温润、谦逊和醇厚的
这些是在显露出深藏的面庞
并进行激烈的缄默精进中
满身留下时代的风霜
坚持走在正道之上的人
经历无数的磨难和孤军奋战
前进中倒下去成就新梦想的人
古老之美
由衷地感谢朴诗人允许我将这首让我感受到无比平静的诗作为这本小书的序诗。一想起他,始终有一个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他原来是默默无闻的诗人,但是1991年3月以“反国家组织——南韩社会主义劳动者联盟头目”的罪名被捕,当他戴着手铐咆哮、愤怒的脸填满新闻头版时,我拿着报纸愣住了。那炯炯有神的眼神像匕首一样插入我的心,我感到了无比的疼痛,直到现在。
01
真相在现场
建筑设计是组织我们生活的工作,
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
对要画出生活实相的建筑师而言,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最近出现了不少建筑学院或建筑大学等独立的建筑教育大学,而在不久前,建筑专业仅仅作为一个系,隶属于工科大学或美术大学的情况居多。这种制度意味着当今社会将建筑视为工程或艺术的一部分,让人遗憾的是都到了21世纪,社会对建筑的认识依然丝毫没有改观。可见,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形象方面。但是,仅从建筑的尺寸大小、形状的漂亮与否等外观形式是难以真正理解建筑的。
那么怎样看待建筑,才能了解其本质呢?简而言之,应具有看到“空间组织”的眼光。建筑的外观只是围住内部空间的结果而已,是次要的。空间组织意味着我们“生活的方式”。换句话说,根据客厅、厨房、卧室等的大小、布局的不同,生活的方式也会不同。所以,建筑设计是组织我们生活的工作,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工学是实现其空间所需的背景技术,将建筑归类到艺术的范畴是因为将围住其空间的外观表视为造型物的结果,但这些都只是建筑的部分属性,并不是建筑的本质。人类历史上,肯定是先有建筑,而不是先有艺术或工学。不要忘记没有艺术或工学的年代,房子依然存在。
建筑设计就是给别人组织生活的工作,所以建筑师要设计好的房子,就当然要对居住在这房子里的人的生活怀有爱心和尊敬,这只有以对我们的生活怀有极大的关心为基础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要了解别人的生活,就需要通过文学和电影等方式熟悉别人的生活,为了知道他们过去是怎么生活的,就不得不翻出他们的历史,进一步要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正确的,就需要研习哲学,所以执意要把建筑归类到某个学科的话,那应该是人文学。
但是,这种对人文学的研习基本都是来自书本的知识,只能依赖于推论和想象。对要画出生活实相的建筑师而言,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旅行过程中遇见的他人的生活景象,就是建筑设计的具体结果以及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么什么是旅行呢?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1969~)在《旅行的艺术》中写道︰“旅行的目的是为了摆脱现实中遇到的愤怒和肤浅的欲望”,但是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如果他说的是对的,那么旅行只是一种逃避的手段,只能让我们更憎恨日常的生活,所以这种想法是不健康的。
我通过旅行获得的第一大好处是“发现真相”。我们的内心会有日常生活中有意或无意积累的幻想。我们未曾到达过的远方,关于那里生活的人们和他们的环境都是道听途说的,或者是以阅读书本获得的知识为基础产生的想象,但这都是加工过的,容易失真,所以没有生命力。建筑屹立在现实的土地之上。我通过旅行身临其境,感受其建筑的实体,在此过程中我经历过无数次内心幻想破灭,重新获得力量的体验。真相就在现场,真实体验才有动力。所以说,旅途归来的人,脸上始终有光彩。
旅行给我们带来的第二大好处是我们不得不置身于“旁观者”的立场。作为旁观者的异邦人不管是否乐意,都会与现实保持距离,对现实进行不断的比较、评价和掂量,使自己陷入深思之中。将自己驱逐出制度圈之外,目睹境界里的现实,批判和反思现实的人,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Edward W.Said, 1935~2003)将这类人定义为“知识分子”。作为其结果,旅行让我们摆脱宗派主义错误的偏见和虚荣的爱国心的束缚。所以说,经常在旅途中的人,虽然没有拥有很多,但看起来非常丰盛。
我经常以职业为借口踏上旅途,对创新的迫切愿望始终推动着我踏上旅途。既然我知道建筑是刻在大地上的生活记录,那我就得看遍刻在大地上的千千万万个记录。如果不看土地,留下的只有幻想,所以如果不看现场,岁月留在建筑上的痕迹是无法体会到的。
只要做一天建筑设计,我就会经常在旅途上。我会在旅途中始终体会幻想和真相之间的鸿沟,会沉浸在作为异邦人的快乐之中。旅行带来的魅力是致命的,因此我这一生绝不会放弃旅行。
02
完成灵性成熟的建筑 ............

书籍插图:
书籍《古老之美 承孝相的建筑旅行》 - 插图1
书籍《古老之美 承孝相的建筑旅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古老之美 承孝相的建筑旅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