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美]奇普·希思 丹·希思 著
姜奕晖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关于封面设计的故事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基于各行各业的改变难题,总结了成功的改变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理智、情感和情境。调整这三个要素,便能不费成本,轻松引发改变。
封面正是基于这一逻辑,设计出一个关键词为“零成本改变”的操控界面,将理智、情感和情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项,演化成视觉上可以控制的旋钮。将三个旋钮的数值调到最高值,上部的数值条,即九个助推改变的策略的显性表现,就可达到最大化,如此便实现了行为的设计。行为设计学是人类行为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改变工具,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行之有效。而这个界面设计想要给读者传递的是,它尽管是一个新学科,但践行起来,并不难。所以,封面使用的手势是轻松的“赞”。
周滕家二郎
本书设计师
容器越大=食量越大
2000年的某个星期六,影迷如同往常一样来到芝加哥市郊一家电影院,打算观看下午1:05开映的午后电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动作片《危险人物》。入场时,工作人员递给每个人一杯汽水和一桶免费的爆米花,同时请他们在电影结束后留一会儿,回答几个有关小卖部的问题。这批观众浑然不知,自己已然成了一项非理性进食行为的研究对象。
观众拿到的爆米花不同寻常。它的味道可真不怎么样。事实上,这种难吃透顶的爆米花还经过了精心设计:爆好后放了整整5天,不但不新鲜,咬起来还会吱吱作响。有位观众后来抱怨说,爆米花嚼起来就像是裹着花生仁的泡沫塑料;另外两名观众忘了爆米花是免费送的,还要求电影院退钱。
一部分观众领到的免费爆米花是中桶,另一部分人则拿到了大桶。因为每位观众人手一桶,所以不会出现多人分吃一桶的情形。研究人员想要弄清一个简单的问题:拿到大桶爆米花的观众是不是会吃得比较多呢?
两种爆米花分量都很足,观众不可能把自己的那一桶全部吃完。那么,还可以把上面这个问题表述得更加确切一些:假如不用担心爆米花会吃完,那么是不是拿得越多,吃得就越多?
研究人员分别在电影开始前和结束后偷偷称了每桶爆米花的重量,从而精确地得到每位观众吃掉了多少爆米花的数据。实验结果相当令人吃惊:拿到大桶的观众比拿到中桶的观众多吃了53%。多吃的爆米花可以折合成173卡路里热量,也相当于从桶里抓了差不多21把。
康奈尔大学“食物与品牌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布赖恩·万辛克主持开展了这项研究。万辛克教授在《瞎吃》一书中描述了实验结果:“我们还进行过其他爆米花实验,无论实验细节怎么调整,结果始终都不变。不管电影院在宾夕法尼亚州、伊利诺伊州,还是艾奥瓦州,也不管放映的电影是哪种类型,所有爆米花实验都得出了一样的结论——食物容器越大,观众的进食量也就越大。就是这样。”[1]
没有其他理论能够解释这种行为。观众不是为了好吃才吃个不停(爆米花既不新鲜,又很难嚼),也没有觉得非要吃完整桶不可(无论是哪种分量,爆米花都绝对吃不完)。观众肚子是饿还是饱,对实验结果也没有什么影响。结论永不动摇:容量越大=食量越大。
最有意思的是,受试者往往拒绝接受这样的实验结果。电影散场后,研究人员告诉观众,其实有两种不同规格的爆米花桶,并且介绍了他们以往的研究结果。接着,研究人员询问受试者:“拿到的桶越大,吃得越多,你会同意这个结论吗?”大部分人都很不以为然,回答说“想骗我没那么容易”,或者“有没有吃饱,我自己心里有数”。
好吧!
设想一下,你从别人那里获得了这次实验的数据,但是并不知道受试者拿到的爆米花桶大小有别。根据这些汇总数据,再大致看一眼结果,很快就能看出不同受试者的食用量:有些人吃得不多,有些人吃了又吃,还有些人似乎在挑战人类胃部的物理极限。手头备着这样一份数据,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有些人是理性进食者,有些人则是超级“大胃王”。
公共卫生专家要是也看到这份数据,多半会为这些“大胃王”而感到忧心忡忡:我们必须让这帮人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这帮人认识到暴饮暴食的危害!
不过,请等一下。要想劝人少吃一点儿爆米花,办法很简单。不用顾虑对方是否能理解,也不用关心他们态度怎么样。该怎么做呢?只要拿小一点儿的桶来装爆米花就好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用简单的改变(缩小容器规格)来实现很难的改变(扭转他人的观念),其实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这也正是你所不知道的第一个关于改变的事实:看似是人的问题,实则为情境问题。
[1]如欲了解更多有关进食习惯的精彩实验,参见Brian Wansink (2006), Mindless Eating, New York: Bantam Dell。爆米花实验位于第16~19页。
人人都有精神分裂症
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完成改变,无论是针对个人、组织,还是社会层面的改变方法,书中一应俱全。或许你想帮助自家兄弟戒除赌瘾,或许你希望带领工作团队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更加精打细算,又或许你希望更多的街坊邻居骑自行车上班。
这三个层面的改变通常被当作不同的议题区别对待。对于公司主管来说,他们应该学习“管理变革”;对于个人来说,应该考虑“励志自助”;对于社会活动人士来说,则应该研究“改变世界”。这种泾渭分明的界定实在多此一举,因为所有为了改变而付出的努力都有共同之处:改变,意味着行为模式的转变。你的兄弟必须远离赌场,你的员工也只能改订经济舱机票。总而言之,所有的努力都将殊途同归:你能否改变他人的行为?
你心里一定在想,对于改变这件事,人们多半都会抗拒。不过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每天都有许多新生儿呱呱坠地,而父母总是莫名其妙地就欢迎这种改变——试想一下,这是多么颠倒乾坤的巨变啊。假如老板三更半夜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醒你两次,还大喊大叫(或者你只要换了套新衣服,老板就摆出一副作呕的表情),那还有谁愿意替他们干活呢?这样的改变并不算小,可人们不但不抗拒,反倒甘愿接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拥抱各种重大的改变。除了家中添了孩子,我们还迎接婚姻,迎接新房,迎接新科技,迎接新的工作职责。与此同时,有些行为却禀性难移,令人恼火:烟鬼 ............

书籍插图:
书籍《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 插图1
书籍《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