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关于封面设计的故事
找到你的核心想法,让它变得简单而且深刻,然后分享它。希思兄弟在《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中“简单而且深刻”地分享了他们让创意、想法被理解、被记住,进而行之有效的六个纲领性原则”——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
“黏性”界面意在具体化和视觉化地表达这六个原则,事实上,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是这六大原则的践行。六大原则演化成界面的六个可控参数,通过合理参数的配置,产生界面中心的“勾搭”手势——创造脱颖而出的想法,增强用户黏性。
周滕家二郎
本书设计师
前言何为创意黏性?
电影院爆米花的真相
阿特·西尔弗曼(Art Silverman)盯着一包电影院爆米花。这种东西放在办公桌上显得格格不入,整间办公室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人造黄油味。西尔弗曼所在机构的研究结果证明,桌上的爆米花并不健康。不,实际上是极度不健康。西尔弗曼的职责就是想方设法地把这则信息传达给美国电影院里毫不知情的观众。
西尔弗曼效力于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简称CSPI),该中心是一所旨在向社会大众传授营养知识的非营利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收集来自3座大城市共计10余家电影院的爆米花,并将其送到实验室进行营养分析。实验结果让每个人都大吃一惊。
美国农业部(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简称USDA)建议成人每日正常饮食摄入的饱和脂肪不超过20克。然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显示,每包爆米花平均含有的饱和脂肪高达37克。
其罪魁祸首是电影院用来爆玉米的椰子油。与其他油类相比,椰子油具有几项突出优势:既能让爆米花更漂亮、更光滑,又能让它散发出的香气更怡人、更自然。但遗憾的是,实验结果表明,椰子油富含饱和脂肪。
西尔弗曼桌上那包爆米花的分量不大——可以将其当成两餐之间的点心一扫而光——其含有的饱和脂肪却将近达到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两倍。中等包装的爆米花就含饱和脂肪37克,那电影院售卖的大桶装爆米花的饱和脂肪含量无疑会暴涨到3位数。
西尔弗曼意识到,这项工作面临的挑战在于,鲜有人知道“37克饱和脂肪”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也不会把美国农业部的每日营养建议牢记于心。37克脂肪到底好还是不好呢?即使直觉告诉我们那是不好的,我们还会想知道,究竟是“很坏的不好”(比如抽烟),还是“普通的不好”(比如吃饼干或者喝奶昔)呢?
老实说,“37克饱和脂肪”这个表述容易让人感到乏味。西尔弗曼解释说:“饱和脂肪四个字的吸引力为零,这字眼儿枯燥又学术,谁会去关注呢?”
其实,西尔弗曼可以借助视觉对照的手段,比如把爆米花所含的饱和脂肪量与美国农业部推荐的每日摄入量做成对比宣传广告。试想一幅柱状图,一根柱是另一根的两倍那么高。
这样做显得太过深奥,也太过理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针对爆米花含有饱和脂肪的指责并不合理,应该是荒谬可笑才对。公共利益科学中心需要一种方法来充分传递这条荒谬的信息。
对此,西尔弗曼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 * *
1992年9月27日,公共利益科学中心召开记者会,发布了如下信息:“城市普通电影院出售的‘黄油’爆米花所含的饱和脂肪可能导致动脉血管阻塞,一份中号爆米花的饱和脂肪含量比一份培根加鸡蛋的早餐、一份巨无霸加薯条的午餐和一份充满配菜的牛排晚餐加起来还要高!”
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专家也没有忽略视觉效应,他们在电视摄像机前展示了电影院中的全套油腻大餐。人们一整天摄入的不健康食物悉数摆在桌上,而其中所有的饱和脂肪,才刚刚匹敌一小包爆米花。
这则新闻旋即轰动一时,迅速跻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各大媒体头条;登上《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头版,以及《华盛顿邮报》时尚版面;就连知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杰伊·莱诺和戴维·莱特曼也都编了段子来调侃充满饱和脂肪的爆米花;妙趣横生的新闻标题更是层出不穷,比如“爆米花获评为限制级”“灯光!开始!胆固醇!”和“电影院爆米花是脂肪的两片连映”等等。
就这样,这个创意产生了“黏性”。电影院的观众被这些研究结论弄得惶惶不安,一窝蜂地开始远离爆米花,爆米花销量也随之大跌。一天到晚都有顾客询问爆米花是不是用“劣等”黄油爆出来的,这类问题服务员都听得耳朵起茧了。不久后,包括联美影业、美国多厅影院和洛伊斯在内的美国各大连锁院线都宣布停用椰子油。[1]
关于黏性
这是一个创意获得成功的故事。更棒的是,这是个创意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公共利益科学中心希望向世界分享一些必要信息,于是想出了这种传播理念的方式,试图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关注。最后,这个创意产生了黏性。
坦白说,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胜算”本来颇为渺茫。“电影院爆米花饱和脂肪过多”的故事缺乏一种骇人的吸引力。这个故事并不危言耸听,也不是特别富有娱乐性。此外,这则新闻还缺少天然的受众,我们很少会花时间对“爆米花新闻”穷追不舍。新闻里既没有当红的明星、模特,也没有可爱的宠物。
简而言之,有关爆米花的观念就像我们每天生活中的诸多想法一样——有趣但不惊人,真实但不震撼,重要但不关乎生死。除非从事广告或者公关行业,否则你可能不会有太多资源来助推你的创意。你并没有数百万美元的广告预算,也没有专业的炒作团队,你的创意要成功,还得靠它自身的本事。
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把自己的创意变得富有黏性。所谓“黏性”,是指你的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换言之,它们能够改变受众的思想或行为。)
谈到这一点,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为什么需要让自己的创意产生黏性呢?毕竟,我们的日常交流不太需要黏性,类似“请把调味汁递给我”的这种对白一样也不必被牢牢记住。我们向朋友倾诉自己的感情问题,也并非希望这些话产生“持久的影响”。
所以说,并不是每个想法都需要黏性。笔者曾询问别人多长时间需要一个有黏性的想法,他们答复说频率通常是每月一次到每周一次之间,也就是每年12~52次。比如,经理希望员工记住有关新战略方向和 ............

书籍插图:
书籍《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 - 插图1
书籍《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