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民间借贷纠纷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
编者:郭丁铭 刘峰 李睿
排版:何以解忧
ISBN:9787509383940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前言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但不包括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的行为。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间借贷的传统。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民间社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也出现了巨大的融资需求。为了财富的保值增值,加之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财产所有人遂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而融资人鉴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高融资门槛和复杂冗长的审批程序,也频频以民间借贷的方式吸收民间资金。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呈烈火蔓延之势,各个社会阶层、各行各业的人群都卷入了民间借贷的大潮。但是,因民众风险意识和法律知识的缺乏,我国每年爆发众多的民间借贷纠纷。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11年全国法院审结民间借贷纠纷案件59.4万件;2012年审结72.9万件,同比增长22.68%;2013年审结85.5万件,同比增长17.27%;2014年审结102.4万件,同比增长19.89%;2015年审结民间借贷案件142万件,同比增长39%,涉案标的额高达8207.5亿元。伴随着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民间借贷纠纷数量激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日益频发。比如轰动全国的“e租宝”案,金易融(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其运营的网络借贷平台“e租宝”,捏造大量虚假融资项目,并提供虚假担保,以高息为诱饵,大肆吸收公众资金,涉案金额高达500亿元,受害民众超50万人。“e租宝”只是我国众多发生问题的P2P平台之一。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5年底,P2P平台共有3858家,其中问题平台1263家。进入2016年问题平台数量迅速增多,截至2016年2月29日,问题平台共2133家,占总平台数比例高达55.6%。民间借贷纠纷的逐年猛增在制造大量诉讼案件的同时,也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人民法院一直以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法民〔1991〕21号)作为民间借贷纠纷审理的主要依据。但是,1991年的司法解释是对当时的民间借贷纠纷审理经验的总结,距今已有15年,这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该司法解释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规定了全新的规则。值此新旧司法解释交替之际,迅速准确地把握最新司法解释的内容和精神成为每一个法律工作者的新任务。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1841年~1935年)曾言:“法律的生命并非逻辑而系经验。”案例正是审判经验的重要体现,案例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法学学习方法。秉此精神,本书以真实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例的精选和评析的方式进行编撰,以浙沪闽粤徽京等地的案例为主,同时兼顾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案例;以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案例为主,同时选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经典案例。本书选取的一百个典型案例分为八类:民间借贷诉讼时效纠纷、民间借贷合同效力纠纷、民间借贷事实纠纷、民间借贷责任主体纠纷、民间借贷本金和利息纠纷、民间借贷担保纠纷、民间借贷刑民交叉纠纷、民间借贷诉讼程序纠纷。另外,每一个案例提取一个核心问题,在案例评析部分以核心问题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兼顾相关的争议焦点。最后,为了方便读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特在附录部分附上了《合同法》第十二章借款合同的条文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答记者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法民〔1991〕21号)四个文件。
漫道雄关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民间借贷领域爆发了众多问题,但这已成事实,当务之急应当是如何准确地处理纠纷,恢复权利,实现公平和正义,这对法官、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都是重大挑战。另外,提高普通民众对民间借贷的风险意识,扩展其法律知识,也是预防和减少民间借贷纠纷的重要方法。本书作为一本典型案例评析书,希望能为我国民间借贷领域的规范和民间借贷纠纷的公平解决贡献绵薄之力!
CHAPTER 1
第一章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纠纷
导言
民间借贷纠纷首先应当审查出借人的债权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其胜诉权归于消灭的制度,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诉讼时效涉及起算、中断和中止等问题。诉讼时效的起算是指从哪个时点开始计算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法定事由的发生,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就民间借贷纠纷而言,作为债权人的出借人因各种原因可能在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后才向法院起诉借款人,此时,其债权成为自然债权,无法通过诉讼程序获得保护。因此,审查出借人的债权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是司法程序继续进行的前提。本章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借贷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借贷双方未约定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间借贷纠纷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