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陈瑞华著.—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ISBN 978-7-300-18270-4
Ⅰ.①刑… Ⅱ.①陈… Ⅲ.①刑事诉讼—中国—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Ⅳ.①D92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49051号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第二版)
陈瑞华 著
Xingshisusong zhong de Wenti yu Zhuyi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宏伟双华印刷有限公司
规 格
170mm×250mm 16开本
印 张
20 插页3
字 数
396000
版 次
2011年6月第1版
2013年11月第2版
印 次
2013年1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45.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作者简介
陈瑞华,
1967年2月生于中国山东。目前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任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2010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学术兴趣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和程序法理学。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其中代表作有:
《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3);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2011,2013);
《看得见的正义》(2000,2013);
《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2011);
《程序性制裁理论》(2005,2010);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8,2011);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
《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
《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
《程序正义理论》(2010);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1);
《刑事证据法学》(2012);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2012)。
第二版序言
本书是《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的姊妹篇。作为一部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材,本书对刑事诉讼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展示了对这些观点的论证过程。在这次修订过程中,笔者撤除了部分章节,并将最新发表的几篇论文编入本书。这些新增加的章节体现了笔者对检察监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卷笔录移送、彻底的事实审、留有余地的裁判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属于最新的研究成果。
从早先的《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第一版,到即将面世的《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第二版,本书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这些不同的版本都不再像是同一本书了。在某种意义上,本书的第二版已经相当于一部崭新的著作。之所以要对本书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修订,主要是考虑到本书的书名《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已经为读者所广为接受,并充分地体现了笔者的学术志趣。这种志趣用那句著名的论断表达出来,就是“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同时,作为一部研究生使用的教材,本书试图不断地吸收一些最新的学术成果,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理念,使后来的研究生可以获得不同于学长的学术体验。在某种意义上,本书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需要不断地被修正裁剪和去伪存真,如此才能使其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陈瑞华
2013年10月27日于北京大学中关园
徘徊在问题与主义之间(初版序言)
本书是笔者近十年来研究刑事诉讼问题的成果总结。早在2003年,笔者出版了一部题为《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的著作,对刑事诉讼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2008年,经过大规模的修订后,该书的第二版面世。时至今日,随着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和笔者研究方法的转型,该书提出的不少观点和所做的论证都显得不合时宜了。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笔者感到有必要对该书进行全面的修订,以便给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并尽量避免读者不必要的重复阅读。本来,笔者打算遵循《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一书的成例,推出该书的第三版。但是,鉴于原书的书名尽管有些标新立异,却也略显拖沓冗长,在接受策划编辑的建议之后,将书名最终改为《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
鉴于笔者已经有专门的比较法学著作问世,本书撤除了原来涉及美、意两国刑事特别程序和美国刑事诉讼中权利救济问题的两篇文章,也没有再收录《比较法视野下的未决羁押制度》一文。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颁行的两部刑事证据规则的正式实施,原来的《刑事证据规则之初步考察》一文的不少内容需要作出全面的更新,对于中国的刑事证据问题需要有专门的著作加以研究,因此,本书也不再保留这篇涉及证据问题分析的文章。不仅如此,笔者以前对审判委员会制度曾做过专门研究,将此制度与法院的内部独立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笔者还曾将回避与变更管辖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过研究,并将其统一到“裁判者的中立性”这一理论问题之下;笔者也曾从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会见权问题入手,对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权利救济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讨论。特别是在最近的研究中,笔者曾以2007年律师法的实施问题为范例,对中国制度变革中的“立法推动主义”模式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对那种自下而上的“司法推动主义”变更道路进行了理论上的评析。这一涉及中国法制发展道路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辐射力,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都是富有启迪价值的。借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