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规则实证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引言: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全国性刑事证据规则的文本分析
一、现行全国性刑事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
二、现行全国性刑事证据规则的评价
第二章 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的实证考察
一、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的现状
二、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的特征
三、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存在的问题
四、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的成因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实施现状
一、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潜规则”
二、刑事证据规则实施状况的调研分析
第四章 对刑事证据规则现状的反思
一、打击犯罪的社会态势
二、“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三、执行程序的异化
四、地方性证据规则的改造
第五章 对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立法的考量
一、对一项刑事证据规则文本的分析
二、刑事证据规则立法与刑事诉讼立法的关系
三、如何科学构建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
第六章 刑事证据规则的理论定位
一、刑事证据规则的性质
二、刑事证据规则的功能
三、刑事证据规则与刑事诉讼模式的关系
四、刑事诉讼制度对证据规则的影响
第七章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完善
一、刑事证据规则的体系构造
二、程序正义的刑事证据法功能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四、不被强迫自证其罪与自白任意规则
五、传闻证据规则
六、证人特权规则
七、最佳证据规则
八、补强证据规则
九、证明责任分配规则
十、质证程序规则
十一、刑事证明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刑事证据规则实证研究/房保国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法律科学文库/曾宪义总主编)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ISBN 978-7-300-11667-9
Ⅰ.①刑…
Ⅱ.①房…
Ⅲ.①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
Ⅳ.①D925.21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32844号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法律科学文库
总主编 曾宪义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刑事证据规则实证研究
房保国 著
Xingshi Zhengju Guize Shizheng Yanjiu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 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 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涿州星河印刷有限公司
规 格 170mm×228mm 16开本
版 次 2010年3月第1版
印 张 16插页2
印 次 2010年3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258000
定 价 36.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法律科学文库
编委会
总主编
曾宪义
副总主编
赵秉志(常务) 王利明 史际春 刘 志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利明 史际春 吕世伦 孙国华 江 伟
刘文华 刘 志 刘春田 许崇德 杨大文
杨春洗 陈光中 何家弘 郑成思 赵中孚
赵秉志 高铭暄 郭燕红 曾宪义 程荣斌
总序
曾宪义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这一论断不仅已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制,依靠法治而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的例证,可以说俯拾即是。而翻开古今中外东西各民族的历史,完全摒弃法律制度而能够保持国家昌隆、社会繁荣进步的例子,却是绝难寻觅。盖因在摆脱了原始和蒙昧以后,人类社会开始以一种“重力加速度”飞速发展,人的心智日渐开放,人们的利益和追求也日益多元化。面对日益纷纭复杂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而在建立和维持一定秩序的各种可选择方案(暴力的、伦理的、宗教的和制度的)中,制定一套法律制度,并以国家的名义予以实施、推行,无疑是一种最为简捷明快、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为人类重要精神成果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嬗变演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境界,逐渐成为维持一定社会秩序、支撑社会架构的重要支柱。17世纪以后,数次发生的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中叶发生的电子讯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直接改变了讯息交换的规模和速度,而且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生活进入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全新境界。在这种背景下,宗教、道德等维系社会人心的传统方式,在新的形势面前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而理想和实际的选择,似乎是透过建立一套理性和完善的法律体制,给多元化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一套合理而可行的共同的行为规则,在保障社会共同利益的前提下,给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这样,既能维持社会整体的大原则、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和谐和稳定,又能在此基础上充分保障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创造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唯有如此,方能达到稳定与发展、整体与个人、精神文明与物质进步皆能并行不悖的目的。正因为如此,近代以来的数百年间,在东西方各主要国家里,伴随着社会变革的大潮,法律改革的运动也一直呈方兴未艾之势。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在数千年传承不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法、重法的精神也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古代社会法律文化的精神旨趣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内容博大、义理精微的中国传统法律体系无法与近现代社会观念相融,故而在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最终解体,中国的法制也由此开始了极其艰难的近现代化的过程。如果以20世纪初叶清代的变法修律为起点的话,中国近代以来的法制变革活动已经进行了近一个世纪。在这将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一直充斥着各种矛盾和斗争,道路选择、主义争执、民族救亡以及路线斗争等等,使整个中国一直处于一种骚动和不安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刑事证据规则实证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