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管理变革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华为管理变革
作者:吴晓波等
ISBN:9787508679457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序一
自18世纪工业文明以降,基于“工厂制度”的“企业”迅速成为各国经济博弈大舞台上的主角。在中国,自1865年9月成立江南制造局以来,历经150多年的奋斗: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买办、公私合营、156个苏联援建项目和苏联专家、大炼钢铁、“大跃进”、鞍钢宪法、工业学大庆、自力更生……学英国、学日本、学德国、学美国、学苏联、靠自己……改革开放,学遍了地球上的先进企业,历经了非凡的曲折,国人奋起直追!中国制造的规模从60年前并不成功的“超英赶美”,到真正超过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直至越过日本、美国。在曲折中有那么一股劲儿,那么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追赶到追赶超越,终于有一批能与世界企业领袖齐肩的中国企业站起来了!
在今天的书店和图书馆所陈列的图书中,在更多的网络平台、纷杂迷眼的自媒体平台上,众多生动的“企业故事”异彩纷呈,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作为学者,当我们回首过去,回味着从追赶到追赶超越的成就时,在兴奋之余,仍不禁要问:成功追赶背后的“之所以然”是什么?
当工业文明源起英国之时,有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和“劳动分工理论”;在法国,有亨利·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和“十四项管理原则”;到了德国,有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和“官僚组织理论”;在美国,有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德鲁克的“现代管理理论”、波特的“竞争战略”等;在日本有威廉·大内的《Z理论》(1981)和美国人基于日本企业的管理实践而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等。亦有那些基于著名的企业管理实践总结分析而成的影响世界的管理书籍,如:美国斯隆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1963)、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1977)、日本藤本隆宏教授的《丰田制造体系的演进》(1999)……这些影响工业文明进程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之所以然”之著述不胜枚举。
如今,当我们回首中国企业的崛起之路时,总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回荡:“是时候了!”是学者们用科学的、客观的、抽象的研究方法从中国企业活生生的管理实践中提炼并概括出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规律并影响世界的时候了!
回顾2014年5月与任正非先生和田涛先生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一席畅谈,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之变迁,在令人唏嘘、感叹之中,亦感中国企业的非凡崛起自有一番特别的心得和自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跃升之路,既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科学,又未必走与西方企业类似的寻常路,亦非西方现代管理理论所能完美解释;既深切融会东方传统文明的阴阳辩证和灰度,又未必能明明白白地知行合一,亦非大中华“儒商”说所能恰当地诠释。30年压缩了西方企业百年的历程,中国企业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中后来居上式的崛起,从量变到质变,从削足适履到进入无人区,从追赶到追赶超越,个中自有其科学真理的存在,而这正是当下我辈学人的责任:深入企业,沉到底、顶到天,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揭示真理、诠释真理、普及真理。
秉此初心,在田涛先生和众多华为前任高管的支持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应运而生。本人与田涛先生担任联席所长,一帮志同道合者和学子集聚在一起,开启了华为管理四季论坛,一季一集,坐而论道。华为管理变革的亲历者和推进者与学者们,与更多的企业家共同探讨企业成长之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辨析经验与教训,论证规则和原理,升华理论与方法。
三十而立的华为,已然屹立在众多企业领袖云集的世界顶端舞台之上!让世界看到了“布鞋院士”李小文的认真与执着,布满了伤痕却坚强地伫立着的芭蕾脚,在激流中运用高超技巧捕鱼的、拥有坚定毅力的瓦格尼亚人……在这成功的“厚积薄发”中蕴藏了些什么?
就如以帕累托最优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学,百余年来,管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均衡有效的分工与协作体系。建立和竭力维护稳定的平衡是企业通过管理实现并提升绩效的核心命题。而华为的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当变革成为新常态,当打破平衡成为一种主动的管理行为,当迭代、试错、流动、不确定性、灰度等干扰项不再是管理制度和机制中的例外,当人与物不再是“非黑即白”,我们真得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曾经奉为圭臬的众多管理“圣经”了。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打开华为管理的“黑箱”,而是翻开了用另一种逻辑实现非线性成长的新型企业管理体系的一角。本书只是我们致力于梳理中国企业非线性成长理论,形成“C理论”体系的一个新的开始。
历时三年,通过阅读、访谈、梳理、论证、整理,我们力图从众多事实、忠实而客观的史实描述中,找到客观规律,从时与势、变与稳、建立平衡与打破平衡的动态过程中找到关键的节点,揭示华为成功背后的科学原理。当然,想象着用一本书就能对华为的管理变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揭示其成败的关键,进而上升为完整的理论,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本书远非完美,但是,我们确实想把它写成一部完整论述华为管理变革的严肃意义上的书。总结过去是为了打造更好的未来,但是未来不会是过去的简单重复。正如任正非先生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所说的“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未来的华为将有更多的挑战和更多的重大创新。我们的努力是巨大的,成果则需要由读者来评判。我们相信,揭示所以然背后的“之所以然”才是普适性的、可以被学习的,并且能够被学习者在运用中演绎和发展。长期以来,中华文明有着极其悠久的归纳传统,而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基于“之所以然”的演绎能力的形成则是基于“所以然”的归纳所不能及的境界。亦是中国企业从追赶到追赶超越所必须逾越的大坎。这就需要学者为探究“之所以然”而努力奋斗!
随着我们对华为的了解逐步深入,我们在认识、辨析华为的管理体系、机制、结构 ............

书籍插图:
书籍《华为管理变革》 - 插图1
书籍《华为管理变革》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华为管理变革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