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张明楷,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曾为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张明楷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法律解读书系)
ISBN 978-7-301-20547-1
Ⅰ.①行… Ⅱ.①张… Ⅲ.①刑法–法哲学 Ⅳ.①D914.0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70272号
书   名: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著作责任者:张明楷 著
责 任 编 辑:白丽丽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20547-1/D · 3106
出 版 发 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52027 出版部62754962
电 子 邮 箱:law@pup.pku.edu.cn
印 刷 者:三河市博文印刷厂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965毫米×1300毫米 16开本 17.75印张 257千字
 2012年4月第1版 2012年4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5.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目 录
前 言
绪 论
一、语境的选择
二、概念的简释
三、争论的意义
第一章 刑法目的
一、行为无价值论的主要观点
二、结果无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 罪刑法定原则
一、行为无价值论的出发点
二、结果无价值论的出发点
第三章 构成要件论
一、构成要件
二、客观要素
三、主观要素
第四章 违法性论
一、违法性论的基础概念
二、违法性论的哲学基础
三、违法性的判断
四、违法阻却事由
第五章 责任论
一、责任的地位
二、过失犯论
第六章 未遂犯论
一、处罚的根据
二、着手的认定
三、危险的判断
第七章 共犯论
一、共同犯罪的特点
二、共同正犯的本质
三、间接正犯的范围
四、共犯的处罚根据
五、故意的从属性
第八章 刑罚论
一、刑罚的正当化根据
二、刑罚论与犯罪论
三、规范预防论
结 语
法律解读书系
前 言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原本是在违法性领域的争论,但现在已经遍及犯罪论、刑罚论与许多具体犯罪的各个方面。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可谓当今刑法理论中的学派之争。学派之争可以将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刑法理论对诸多具体问题的不同看法,源于基本立场的不同。如果一位研究者没有学派意识,便可能忽视自己的具体观点与基本立场的关系,进而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学派的形成会迫使研究者思考自己采取了何种立场、属于哪种学派,从而保持理论的一致性、协调性。另一方面,学派之争可以使各种观点不断完善。学派之争必然意味着有学术批判。学术批判不仅可以促使对方完善自己的观点乃至放弃不合理的观点,也能促进批判者反思自己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理论。
学派之争离不开学术批判。真正的学术批判,既包括批判对方的观点,也包括自我反思,亦即,应当是批判性思考。根据美国学者文森特 · 鲁吉罗的观点,批判性思考与非批判性思考具有以下不同的特性:(1)批判性思考质疑所有的想法,提出探索性问题,并寻找恰当的答案;非批判性思考接受自己最初的想法和他人陈述的表面价值。(2)批判性思考以诚待己,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认识自己的局限性,能看到自己的缺点;非批判性思考假装自己知道的比做的多,无视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的观点无差错。(3)批判性思考把问题和有争议的议题视为令人兴奋的挑战;非批判性思考把问题和有争议的议题视为对自我的损害或威胁。(4)批判性思考尽力领会复杂性,对其保持好奇心和耐心,并准备花时间去解释难题;非批判性思考对复杂性缺乏耐心,宁可困惑不解也不努力搞明白。(5)批判性思考把判断建立在证据而不是个人喜好上,只要证据不充分就推迟判断,当新证据揭示出错误时,他们就修改判断;非批判性思考把判断建立在第一印象和直觉反应上,不关心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并且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6)批判性思考对他人的思想感兴趣,因而愿意专心地阅读和倾听,即使他们往往不同意他人的观点;非批判性思考只关注自身和自己的观点,因而不愿意关注他人的观点,一看到不同意见,往往会想“我怎么能够反驳它”。(7)批判性思考认识到极端的观点(无论是保守的还是自由派的)很少正确,所以避免极端的观点,践行公正性并且寻求平衡的观点;非批判性思考忽视平衡的必要性,优先考虑支持他们既成观点的看法。(8)批判性思考践行克制,控制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受感情所控制,三思而后行;非批判性思考容易遵从自己的感情和冲动地行动。撰写本书的目的,既是为了理清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分歧,也是为了践行批判性思考,当然很可能是不成功的。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原本是在三阶层体系下展开的,本书在三阶层的语境下进行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讨论,不适用于两阶层体系与四要件体系。三阶层体系与两阶层体系都是以违法和责任为支柱建立起来的。因此,在违法领域,两阶层体系与三阶层体系面临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质言之,两阶层体系中也必然存在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主张两阶层体系的学者与采取三阶层体系的学者,同样可以就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展开争论。在我国传统的四要件体系中,如果采取客观的违法性论,就必然面临着违法性的根据与实质问题,亦即,社会危害性的实质是法益侵害还是规范违反抑或伦理违反?或者说,是因为行为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才具有社会危害性,还是因为行为违反了规范或者伦理才具有社会危害性? ............

书籍插图:
书籍《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 插图1
书籍《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