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热点问题探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国际金融热点问题探析
作者:任康钰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ISBN:9787802574724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篇 国际收支和汇率专题
第一章 对国际收支结构特征研究
[本章引言]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绝大多数经济体都要或多或少地与外部世界进行各种经济交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过程,本身也是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国际收支,是对一国与外部世界的各种经济所进行交往的系统记录,为我们理解相关经济现象提供了基础。
在国际收支所包含和揭示的各种经济现象中,结构和平衡问题可以说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而且,国际收支平衡本身也是开放经济环境下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国经济政策当局的最终目标之一。
因此,这一章就是从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入手,首先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提出了对国际收支进行的几种结构分类,以此来表示不同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然后确定观察的样本国家,进而对其国际收支结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分别探讨了不同经济背景下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从而得出一些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结构特征
一、关于国际收支结构的理论阐述
如果我们观察国际收支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就会发现,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其结构问题。这里,我们想基于对一些经济体的观察和比较分析,来探讨国际收支结构特征所包含的一些经济意义,从而总结出有关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些规律来;而各个经济体在经济规模上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就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几个差额的方向来反映其结构特征。
1.经常账户差额(CA)
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所有经常转移交易等项目的借贷双方的差额构成经常账户差额。可以利用国民收入核算方程分析经常账户差额。在开放的经济体中,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的总和;这个总和又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相应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来代表;而这些收入最终会分解为私人消费、私人储蓄和政府税收,当然还要扣除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记为R)。所以,可以得到等式:
再从总需求的角度观察国民收入,需求分别来自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开支,以及外部世界对本国产出有需求而形成的净出口(X=EX-IM):
因此:
其中,EX-IM+R就是经常账户差额CA(实际中,通常忽略不计经常转移)。
而根据政府部门的特征可以得到:
于是有:
1-5式反映了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的一个重要差异:在封闭经济情况下,国民储蓄只能通过增加资本存量而形成(S=I);但是,在开放经济情况下,既可以通过增加资本存量来形成国民储蓄,也可以通过经常账户顺差积累的对外净资产来形成国民储蓄。
2.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KFA)
经常账户差额反映的是实际资源的流动,而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则反映的是资金的流动,它是由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等交易的差额构成的。该差额可细分为金融账户差额(FA)和储备资产差额(RT)。前者指该账户中除去储备资产后所有交易的差额,后者则只是储备资产一项上的差额。
3.两大账户的关系
根据国际收支所采用的复式记账原理,两大账户的总差额应该为零:
又因为KFA=FA+RT,所以:
也就是说,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或动用储备资产可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
再利用1-7式,得到:
即:
所以,当国内储蓄(S)的增长不足以支持国内投资(I)的增长时,也就是I > S时,必须有FA+RT > 0;而当国内投资没有充分用尽国内储蓄时(即I < S),必须有FA+RT <0。具体地,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如下一些差额的组合情况:
表1-1 国际收支差额的几种组合
注:XX表示数值XX的绝对值。这里忽略CA、FA、RT中任何一项(或几项)为0的情形,因为这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发生。
以上是可能存在的经常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和储备资产差额的一些组合,其中并没有固定的、单一的因果关系。对各项差额的分析取决于该经济体对外经济交易的具体情况。
4.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分类
以上述的国际收支差额的各种组合为依据,可以将国际收支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而对不同国家在国际收支结构上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表1-2 国际收支结构的分类
注:XX表示数值XX的绝对值。在类型4-6中出现了经常账户的赤字,1、3、5类型中表示该经济体在积累储备,而2、4、6类型则表示该经济体在消耗储备。
二、观察对象的确立和数据的选取
在给出了研究国际收支结构的视角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什么样的经济体进行观察,从而为比较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实证基础。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对全球经济体的分类,基本上可以将所有经济体分为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又因为本研究的立足点应该是中国(大陆地区)这一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结构问题,所以在选取观察对象时既要从全球视角出发,又要考虑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1.工业国
美国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经济体,美元也是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再加上中美密切的经贸关系,因此我们的观察显然不能绕开美国。日本和欧元区也是与中国有着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经济体,但是,如果把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其国际收支状况的话,恐怕会掩盖很多具体国家的特征,而且欧元区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这里不妨选择德国、法国来观察,它们在欧元区中发挥着领导作用。
总的来看,工业国中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将是本研究的观察对象。
2.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这个大的组别下,还存在着一些更细致的分类,比如新兴市场国家、转轨国家、石油出口国等。中国目前的身份是发展中国家,如何从数目庞大的同类型国家(或地区)中选择出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不妨提出三个标准:
(1)在经济发展上与中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2)在拟观察年份里平均有着较好的经济表现。
(3)在拟观察年份里曾经发生过危机(主要是货币或金融危机)。
依据上述标准,我们将要观察的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际金融热点问题探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