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蔡礼旭著.——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4
ISBN 978-7-80769-505-9
Ⅰ.①群… Ⅱ.①蔡… Ⅲ.①《群书治要》—应用—企业管理 Ⅳ.①F27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54789号

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
蔡礼旭/著
出 版 人
 田海明 周殿富
责任编辑 梁 静 特约编辑 张 立 装帧设计 李彦生
出  版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press-mart.co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http://www.bjsdsj.com.cn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6号皇城国际大厦A座8楼 邮编:100011
发  行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图书发行部 (010)64267120 64267397
印  制 北京彩虹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010)89565680
规  格 710mm×1000mm 1/16
印  张 13
字  数 126千字
版  次 2014年5月第1版 2014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80769-505-9
定  价 32.00元
※ 如发现因印装质量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无德无行,人生谈何成功
第二章 经典智慧改变人生命运
第三章 格物修身,去掉身上的坏习气
第四章 贪和逸让人败、家败、业败
第五章 好领导从不发脾气
第六章 迁善改过:给领导加分的领导力
第七章 立志力行,领悟管理大道
第八章 家和才能业兴
第九章 每日三省,让事业更长远
第十章 知人善任,杜绝流言蜚语的干扰
第十一章 心怀“三宝”,让管理走上正道
第十二章 抓住为政的法门
第十三章 心有孝根,事业方能通达
第十四章 人心正了,问题也就正了
第十五章 十二字道德箴言破解人生困局
第十六章 解决21世纪的问题靠中华文化
附录 《群书治要》(节选)
第一章 无德无行,人生谈何成功
无论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商者,道德始终是第一位的。我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一种个人道德乃至社会道德规范的结果。
——李嘉诚
人与人是相互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随时随地在发生着。就比如一个人打瞌睡,旁边的人可能也会提不起精神来;有人若是活力十足,其他人也会精神振奋。
有次,我与一位同事从北京到山东去讲课。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困,很快就睡着了。等我醒过来以后,他突然对我说:“我刚刚觉得好困,几乎都快撑不下去了,可是你一醒过来,我好像就不困了。”
所以,他的感觉就是刚刚的疲劳感是被我“传染”的。结果,我一醒过来,他自己的困意立马就消失了。
其实,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教书育人,抑或是管理企业,都需要正己化人,先端正自己,然后再感化他人。
某天,孩子进入家里的书房玩耍,因为不懂事,所以就把很多书拿下来放在桌上,在那乱翻,弄得很乱。他的母亲走进来,看到这个场面,火气立马就爆发出来了:“翻什么翻,又看不懂,出去出去……”
接着,她自己又把书一本一本地放回去,边放边在那里唠叨。隔天,姑姑刚好在书房看书,拿了两三本书正准备好好来阅读,就看到这个小男孩走进书房说道:“看什么看,翻什么翻,又看不懂。”这根本就不像是两三岁的小孩子讲出来的话,一听就知道是跟他母亲学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确实没有养成这个习惯——“置冠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他们将很多东西随意放置,某天突然要寻找哪一个重要的作业或是书籍,到处找不到,最后还大发脾气,结果弄得全家都不得安宁。
遇到上面这种情况,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母亲把孩子叫过来,说:“这些书是可以翻的,你慢慢地也会看懂,但是要有规矩,看完这些书一定要把它们放回去。”“读看毕,还原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跟家长教育孩子的道理相同,领导若要教育别人也不能发脾气,要发脾气就不要教育他们。只要发脾气了,然后再教育下属,一般不会达到好的结果。一发脾气,员工只记得领导的脾气很大,“哎呀,今天真倒霉,被领导看到了。”最后,领导讲了哪些重要的道理,员工一句也没有记进去。
其实,一个坏的习惯影响很大,不止会殃及全家,甚至有可能损害自身的事业。所以说,良好的德与行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同样的一个情景,会教和不会教差得非常多。假如领导能够在每天发生的事当中,正确引导下属,那么下属的智慧与做事的能力可能每一天都在增长,这个就是机会教育点。
其实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礼记·学记》当中就讲到了这个理论:“当其可之谓时”,这叫及时法;“禁于未发之谓预”,这个叫预防法。
关于这个预防法,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在孩子未出生的时候,就对其进行胎教,到三岁以前就把做人做事的德行给扎稳了,那么到七岁就能看到终身。
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拥有了5000年的智慧、经验和方法,所以才会代代出圣贤,代代出人才。
在清朝末年,国家派出去的第一批公费留学生有120多人。而这120多人学成归国后,几乎每个人都成为了行业的顶尖人物,这个现象非常值得研究。
例如,火车、水利等新式器物和工程,都是这100多人回来之后做成的。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原因就是这些人出国以前,就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德行,拥有了对国家的无限使命与忠诚,所以他们学习或者做事业都有源源不绝的动力。
然而,现在很多到国外去留学的孩子,回国之后真正成为行业顶尖人物的却是少数。不少留学生到了国外,染上了很多坏习惯,把父母的钱和国家的钱都一分一分地挥霍掉了。原因在哪里?因为他们缺少德行,所以往往会在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宝贵的时间之后学无所得,最终泯然众人矣。
如今,许多在学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人,最后能够成为某个行业的顶尖人物的还是少之又少。那为什么他们的成绩最优秀,却无法成为顶尖人物?因为他们只是会考试,但不见得会做人。
以前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是什么情况?下课了,他们都不出去,拿着书一直看一直看,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学生是会做人,会生活,也很会读书。这样 ............

书籍插图:
书籍《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 - 插图1
书籍《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