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马哈之雾:我们是否误读了巴菲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0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奥马哈之雾:我们是否误读了巴菲特
任俊杰 朱晓芸 著
ISBN:978-7-111-31524-7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目录
推荐序 真理越辩越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七层塔
误读一 七层塔
第二部分 倾斜的视角
误读二 安全边际
误读三 暴利
误读四 浮存金
误读五 龟兔赛跑
误读六 今不如昔
误读七 每股税前利润
误读八 内幕消息
误读九 舍近求远
第三部分 残缺的影像
误读十 边界
误读十一 伯克希尔净值
误读十二 递延税负
误读十三 地上走、空中飞、水里游
误读十四 投资伯克希尔
误读十五 光环背后
误读十六 关系投资
误读十七 护城河
误读十八 价值管理
误读十九 简单却不容易
误读二十 快乐投资
误读二十一 摩擦成本
误读二十二 牛顿第四定律
误读二十三 静止的时钟
误读二十四 确定性
误读二十五 推土机前捡硬币
误读二十六 限高板
误读二十七 限制性盈余
误读二十八 透视盈余
误读二十九 伊索寓言
第四部分 “画布”朦胧
误读三十 标尺
误读三十一 称重作业
误读三十二 储蓄账户
误读三十三 大众情人
误读三十四 低级错误
误读三十五 定期体检
误读三十六 高抛低吸
误读三十七 沟槽里的猪
误读三十八 划船
误读三十九 挥杆轴
误读四十 价值投资
误读四十一 绩优股
误读四十二 卡片打洞
误读四十三 可口可乐
误读四十四 流动性陷阱
误读四十五 落袋为安
误读四十六 尾大不掉
误读四十七 5分钟
误读四十八 影响力
误读四十九 中国石油
第五部分 淮南之橘
误读五十 低风险操作
误读五十一 发现的艰难
误读五十二 美国蝙蝠
误读五十三 美国梦
误读五十四 湿雪与长坡
误读五十五 铁公鸡
第六部分 双燕飞来烟雨中
误读五十六 大器晚成
误读五十七 股神巴菲特
误读五十八 管理大师
误读五十九 矛盾体
误读六十 内部记分卡
误读六十一 内在超越
误读六十二 青出于蓝
误读六十三 三面佛
误读六十四 思想者
误读六十五 资本家
误读六十六 查理·芒格
后记 读书名单
推荐序 真理越辩越明
巴菲特在全球各地非常著名,除了因他乃价值投资之泰斗外,还因其投资策略在过去数十年备受考验后仍屹立不摇,更令他跻身世界富豪榜前列。
如今,不少研究他成功投资体系的书籍均非常热卖,皆因全球业余或专业投资者(如基金经理等)争相学习及模仿,也希望能站在这位投资巨人的肩上,令自己的目光更加远大,募集更多的资金,觅得更多的长线投资者。
众所周知,若要在长线投资中取得成功,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拥有同样的观点,犹如同坐一条船,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但现实情况似乎正好相反,如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在其著作《伯格投资》中曾写道:“基金已经成为短期投资的一种工具,这种趋势是因为行业把重点放在了市场营销上。”
现在,一般基金经理持有股票的时间约为400天,中国的基金经理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则更加短暂。过去,国外基金经理持有股票的时间约为6年,基金投资人持有基金的时间约为3年,但如今人们对持有股票和基金似乎越来越没有耐性,我们也似乎正处于寻找长期投资工具的最差时期。
一般职业基金营销人员的目标为扩大基金的规模,如博格所言:出现了营销的问题!加上基金经理的业绩排名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几乎彻底地控制了基金经理的投资准则及行为偏好。
中国香港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为惠理基金的谢清海先生、首域中国基金的刘国杰先生等;赤子之心基金的掌舵人赵丹阳先生、东方港湾投资管理的钟兆民先生等也非常有名;长城基金董事之一的任俊杰先生亦为其中一位佼佼者。
在中国香港或大中华地区进行价值投资特别不容易。惠理基金的谢清海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募集资金时,大部分的资金均源于美国或海外各地,并不是中国香港。惠理基金的规模后来日渐壮大,表现也非常出色,大中华地区的投资者也变得成熟了,所以才从大中华地区募得了较多的资金供基金管理。
将来中国的价值投资基金经理是否需要走同样的模式?即价值投资型基金先在海外募集,然后投资于中国市场,待成名后才在中国本土集资。
任俊杰先生和朱晓芸女士在证券及投资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根据自己在中国的投资体验及参阅非常多的有关巴菲特的资料,他们认为有不少专业与业余人士对巴菲特的投资体系长期存在并还在继续产生着诸多误解。
任俊杰先生及朱晓芸女士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巴菲特的研究心得以及对市场中各种类型误读的长期观察,一起撰写了这本书,找出一般人对巴菲特的66个误读。本人认为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将能更准确地认识及掌握巴菲特的投资精髓,如巴菲特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善用保险公司之浮存金以提供一个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巴菲特的能力边界、有所为及有所不为、内在价值评估方法的实际运用、绩优及质优企业之分别、如何享受巴菲特的快乐投资等。
牛顿的三个定律举世闻名,但从股票投资的角度而言,牛顿的第四个定律——运动有害投资——却与我们失之交臂!尽管这可能只是巴菲特的一句戏言,但其中包含的思想的确发人深省。
此外,本书认为:巴菲特十分注重投资中的风险管理,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投资范围进行严格界定。其实他不是投资于所有的项目,他认为投资必须具有选择性。
本书的作者之一任俊杰先生与本人认识已达十载。本人拜读了他的著作,也十分荣幸地获邀撰写序言。他和朱晓芸女士利用66个误读为引子,然后道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再于每一节利用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例子进行叙述,最后在每节末段把重点重新说明,以加深读者的认识及记忆,让“真理越辩越明”。
本人在此试图跟大家分享一下本书指出的第一个误读:人们对巴菲特的投资框架结构一直没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描绘。
本 ............

书籍插图:
书籍《奥马哈之雾:我们是否误读了巴菲特》 - 插图1
书籍《奥马哈之雾:我们是否误读了巴菲特》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奥马哈之雾:我们是否误读了巴菲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