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狼:金融之王卡尔·伊坎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亿万美元的商业模式初见端倪
第二章 从湾水到普林斯顿:“意义的实践标准”
第三章 我的儿子是个期权交易经纪人
第四章 第一击:“主宰公司的命运”
第五章 说话的时候像个普通人,真干起来却毫不手软
第六章 利用“对上帝之惧”遭遇“顽强抵抗”
第七章 在80年代致富,就如同从小孩手里抢糖吃
第八章 当菲利普石油遇上“来自地狱的野蛮人”
第九章 伊坎对洛伦佐:获得环球航空
第十章 伊坎董事长:模范榜样还是“劫贫济富”?
第十一章 伊坎对战德士古:又是一年,又一个5亿
第十二章 冷钢:美国钢铁马拉松集团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十三章 王的战马和骑士
尾声
译者序
刘骏
198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华尔街》里的主角哥顿·盖柯说过一句话:“我的使命不是创造,而是占有。”这反映了华尔街的实质只是资本再次分配的一个场所。在那个时代中,活跃着大批当时乃至现在都十分有名的投资银行家和金融大鳄,比如布恩·皮肯斯、詹姆斯·戈德史密斯、索尔·斯坦伯格、迈克尔·米尔肯,当然也包括卡尔·伊坎,这些人还有另外一个名称:Corporate Raider,企业掠夺者。20世纪90年代,以米尔肯的坠落和为这些掠夺者们提供资金安排的投资银行德崇证券的关张为标志,“咆哮的80年代”终结了,直到今天,只有卡尔·伊坎一人仍然活跃在资本收购和兼并市场上。
所谓“机构掠夺者”,他们之所以被这么称呼,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收购者,在于他们通常只是把收购作为获利的手段,而对企业经营本身并无太大兴趣(他们也不同于被动投资者,即持有一定股份而不想介入经营的人),正因为此,他们也更容易被认为是“空手套白狼”。他们在认定目标企业的时候往往带有价值投资者的眼光,一旦开始收购,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迫使被收购企业作出回应以获利。这些回应包括但不局限于:高价回购之前被掠夺者们以较低市场价格吸纳的股份以阻止收购;寻求“白衣骑士”施以援助;收购其他“坏”资产以降低掠夺者的收购胃口;法律诉讼等。有些时候,即便企业把该做的都做了,依然无法抵御掠夺者的进攻,那么掠夺者在获取企业以后通过分拆企业的优良资产高价出售也可以获利脱身。我们可以看到,成为掠夺者目标的企业最终不是正常经营被搅乱,就是企业资产支离破碎甚至最后消失。掠夺者似乎是市场的破坏者,可是实际上掠夺者仍然充满争议,这是由于掠夺者有个十分响亮的口号:“为投资者说话和为投资者争取利益。”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美国企业治理机制上,“委托代理”一直是个问题,企业所有者依赖管理者的经验来为自己的财富增值,但企业的管理层很多时候却并不是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而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尤其是当企业所有者是分散的投资者的时候,所有者对管理者的干预能力是相对薄弱的,毕竟所有者和管理者对企业的信息获取是不对称的。于是,分散的股东对一个强大的内部人的管理者是乏力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这个时候,掠夺者的出现恰恰符合了所有者的这一需要,掠夺者可以通过市场收购客观上抬高企业的股价;一旦收购成功便可以更换整个管理层,精简企业运行成本;更重要的是,掠夺者的存在可以随时提醒企业管理层,一旦企业经营不善,缺乏效率,就很可能成为掠夺者的下一目标!最后这一点可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因为这是以一个市场行为来约束和规范另一个市场行为,是值得监管者注意的。
当然,中国和美国的法律基础不同,企业的运行机制有异,投资者的监管也存在差异,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20世纪80年代美国所发生的收购风暴在现在的中国的确也存在其滋长的土壤,这是因为:一,中国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在社会财富急速增加,形成富余资本,这些富余资本为收购家提供了资金保障;二,中国存在一定数量的没有国家背景的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在运行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容易成为收购方的目标;三,涉及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的法律和执行实际案例不多,这就为如何解释和判定造成了不确定。
不可否认,在敌意收购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欺诈行为,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副产品,因此作为政府或者监管者,如何对这样的收购加以鉴别,以鼓励真正的可以改善投资者地位的收购行为,限制打着“改善地位”的幌子而其实损害企业正常经营的收购行为,是个难题。平衡的监管可以促进长期的资本市场繁荣,吸引更多投资者,盘活资金;反之,则会破坏稳定的市场和企业经营!
前言
关于写作本书的一场战役
卡尔·伊坎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是在1992年春天。我曾经在无数新闻报道中听说了他在华尔街的所作所为,但是当我看到这个瘦高个儿在我家乡纽约贝德福德的乡间草坪上走过的时候,突然萌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之情。
我的大脑开始转了起来。
“那个穿着褪色的网球短裤和皱巴巴的上衣,走进乡村酒店的人,就是那个传说中让人畏惧的企业掠夺者,还是只是一个长得像他的人?如果他真的是伊坎本人,他待在如此宁静的贝德福德干什么?”
我想去接近这个人,但是还是犹豫了,因为我想这多半是一个长得像他的本地人,他可能对伊坎没有任何兴趣,或者和他毫无瓜葛。但是,那张脸依然打动了我。回家以后,我给一个对贝德福德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的邻居打了个电话。他立刻做出了回答,正是此人。
“哦,我敢肯定他就是卡尔。你难道不知道他住在这里吗?他的家很大——一两百英亩大,就在郎美度路那边。他穿的衣服看上去是睡衣吧?那就是伊坎的风格。”
于是我的这一段历程就开始了,首先是去郎美度路,一直开车来到他家的生铁大门门口。我对大门后面那个神秘男人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起来,我很想知道他是谁,从哪儿来,到底有多少财富,又是如何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的,我开始翻阅所有和他有关的资料,试图寻找这些答案。
我发现他有点像投机分子,绝对是一个金融天才,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威胁别人的人。他曾经和大企业组织斗过法,迫使他们不得不根据他的要求来做事。实际上在每个案例里,这些行业翘楚都曾经用律师作为防火墙尝试保护自己,但凡能够阻挡伊坎步伐的事情也都做了,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不得不撤退或者听命于他。他的那些财富就是这么来的。在我脑海中,伊坎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华尔街之狼:金融之王卡尔·伊坎传 - (EPUB全文下载)